本書在以《個人知識》為核心的基礎上對波蘭尼的其它專著進行了一體化研究,分別研究了波蘭尼提出意會認知論的動因,意會認知論對科學劃界和科學活動的人性化視角,意會認知論的客觀觀、信托知識觀和形而上學特性,意會認知的結構模型和認知運作路徑,意會知識的言述化途徑,知識生成從主觀到客觀的意會歷程,以及波蘭尼哲學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李永樂,中國人民大學科學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認識哲學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在《北京社會科學》、《甘肅社會科學》、《江蘇社會科學》、《人大復印資料》等刊物發(fā)表過學術文章10余篇;
目 錄
第 1章 批判與解構——意會認知論的哲學背景… ………………………… 1
1.1 對客觀主義的質疑… …………………………………………………… 2
1.1.1 開放的客觀性… …………………………………………………… 6
1.1.2 人文的客觀性… …………………………………………………… 11
1.1.3 注重知識生成過程的客觀… ……………………………………… 16
1.2 對懷疑論的批判… ……………………………………………………… 22
1.2.1 哲學史上重要的懷疑論思想… …………………………………… 22
1.2.2 對懷疑論的批判… ………………………………………………… 24
1.2.3 信托哲學的懷疑觀… ……………………………………………… 28
1.3 信托哲學的真髓… ……………………………………………………… 36
1.3.1 信托哲學… ………………………………………………………… 37
1.3.2 信托哲學的信念觀… ……………………………………………… 41
1.3.3 信托哲學的寄托觀… ……………………………………………… 43
第 2章 人性化——意會認知的新視角………………………………………… 50
2.1 科學劃界的人性化視角… ……………………………………………… 50
2.1.1 近現(xiàn)代科學劃界標準… …………………………………………… 51
2.1.2 科學與非科學劃界的一個新視角… ……………………………… 52
2.2 意蘊——意會認知論對科學活動的人性化考察… ……………… 63
2.2.1 意會認知論對科學知識社會學的影響考證… …………………… 63
2.2.2 波蘭尼的哲學思想與 SSK思想同異辨析 … ……………………… 66
2.2.3 波蘭尼的科學知識社會學思想… ………………………………… 67
2.3 意會認知論形而上學的人性化主張… ………………………………… 72
2.3.1 哲學史上的形而上學… …………………………………………… 72
2.3.2 科學與形而上學… ………………………………………………… 74
2.3.3 意會認知論的形而上學… ………………………………………… 75
第 3章 “三位一體”——意會認知的結構模型與運作邏輯 ………………… 82
3.1 意會認知論的主要概念… ……………………………………………… 82
3.1.1 意會認知論的核心概念… ………………………………………… 82
3.1.2 意會認知論的中間概念… ………………………………………… 85
3.1.3 意會認知論的邊緣概念… ………………………………………… 86
3.2 “三位一體”結構模型…………………………………………………… 89
3.2.1 意會認知的模型結構——“三位一體”…………………………… 90
3.2.2 焦點意知與附帶意知的區(qū)別… …………………………………… 92
3.2.3 焦點意知與附帶意知的對立統(tǒng)一… ……………………………… 93
3.3 意會認知的運作邏輯圖解… …………………………………………… 96
3.3.1 意會認知中人的三種存在模式… ………………………………… 97
3.3.2 附帶意知與焦點意知的整合… …………………………………… 98
3.3.3 “三位一體”結構的意知運作 …………………………………… 100
3.3.4 意會認知的三種運作邏輯圖辨析… …………………………… 104
第 4章 隱喻——意會知識言述化的最佳途徑… ………………………… 111
4.1 意會認知與隱喻認知… ……………………………………………… 111
4.1.1 中西隱喻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 ………………………………… 111
4.1.2 意會認知與隱喻認知的共同基礎… …………………………… 114
4.1.3 意會認知與隱喻認知對“真”的觀點… ……………………… 119
4.2 意會認知與隱喻認知的差異… ……………………………………… 128
4.2.1 認知主張背后的層次差異… …………………………………… 128
4.2.2 映射與散射… …………………………………………………… 129
4.2.3 語境與場(情)境… …………………………………………… 132
4.3 意會認知與隱喻認知的互解… ……………………………………… 136
4.3.1 策略和本能——再加工與原生態(tài)… …………………………… 136
4.3.2 意會認知是隱喻認知的支持理論… …………………………… 140
4.3.3 隱喻是意會知識言述化的最佳途徑… ………………………… 143
第 5章 從言述到意會——知識生成的意會歷程… ……………………… 147
5.1 哲學史上的知識觀述評… …………………………………………… 147
5.1.1 西方前現(xiàn)代知識觀… …………………………………………… 148
5.1.2 西方現(xiàn)代知識觀… ……………………………………………… 152
5.1.3 中國哲學史上的知行觀… ……………………………………… 155
5.2…中西哲學史上關于意會理念的評論… ……………………………… 159
5.2.1 中國哲學史上對意會的認識… ………………………………… 159
5.2.2 西方哲學史上關于意會的背景理論… ………………………… 166
5.3 知識生成的意會歷程… ……………………………………………… 171
5.3.1 依賴意會認知的三類學習… …………………………………… 172
5.3.2 語言的意會成分與個人參與… ………………………………… 177
5.3.3 知識生成的意會歷程… ………………………………………… 182
第 6章 革命性影響——認識論與知識生成焦點的歷史性轉換… ……… 202
6.1…認識論的歷史性轉換… ……………………………………………… 202
6.1.1 認識論史上的笛卡爾革命和康德革命… ……………………… 202
6.1.2 波蘭尼的認識論革命… ………………………………………… 206
6.1.3 對波蘭尼認識論革命的再認識… ……………………………… 213
6.2…知識生成焦點的歷史性轉換… ……………………………………… 216
6.2.1 知識生成焦點的轉換… ………………………………………… 217
6.2.2 發(fā)展?jié)摽茖W的認識論… ………………………………………… 221
6.2.3 面向隱性知識——知識管理的焦點轉換… …………………… 227
參考文獻… ……………………………………………………………………… 232
主要中文著作… …………………………………………………… 232
二、主要中文期刊文獻… ……………………………………………… 234
三、主要英文著作文獻… ………………………………………………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