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紅書高贊視覺筆記博主曼魚,教你如何用視覺筆記升級認知、逆襲人生。
2.以簡單有趣的視覺化的形式講述抽象的理論,讓讀者可以迅速掌握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思維工具,極大地提升讀者的思考能力,從而快速找到自我成長的方法和管道。
3. 目標管理、習慣養(yǎng)成、時間管理、思維方式、學習方法、解決問題,40篇視覺筆記 + 6大維度,助您實現(xiàn)人生破局。
4. 極簡手繪師林小白、暢銷書作者粥左羅 傾情推薦
圖像打破了線性文字的沉悶,讓信息的全景圖和邏輯關系可以清晰地展現(xiàn)在眼前,實在太神奇了!——極簡手繪師 林小白
我相信做任何事都是有方法的,掌握更多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一定能讓我們更有效的去思考!獣充N書作者 粥左羅
自 序
視覺的力量
有一天,我上三年級的兒子放學回來,說老師布置課后閱讀《七色花》,還需要復述出來。兒子的閱讀基礎比較差,這篇《七色花》的原文對他來說難度較大,他讀完后面就忘了前面。讀完后,每個花瓣到底讓女孩實現(xiàn)了什么愿望,兒子都混成了一團糨糊。我試圖用語言幫助他厘清順序和主題,但效果也不明顯。于是我畫了一朵七個花瓣的花,每個花瓣按故事里的順序涂上對應的顏色,再在每個花瓣的旁邊畫一個視覺元素提示這個事件的主題。沒想到一張圖打破了文字或者語言的線性邏輯,很清晰地印在了兒子的腦子里,讓他厘清了故事的線索,還輕松地把故事復述了出來。這件事讓我感受到了視覺化的力量,之后也經(jīng)常在親子互動中用到視覺化的方法。
人類自古以來就是視覺動物
事實上,人類作為視覺動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0年。翻開任何一本系統(tǒng)的美術史著作,開端總會提到位于法國西南部的一個叫拉斯科洞穴的地方。在那個古老的洞穴里,至今還保留了一些原始的壁畫,上面有野牛、馬、鹿等或許是和當時人類共同生活的動物。看到這些畫,我特別感慨,因為一萬多年前的人類還過著原始的狩獵采集的生活,日子艱苦勞累不說,還面臨各種各樣的危險,如猛獸的攻擊、惡劣的氣候等。然而在某些時候,當卸下了白天的重擔和勞苦,回到洞穴里,他們產(chǎn)生了一種欲望和沖動,想要把自己眼中的世界記錄下來,把他們熟悉的動物和生活場景用線條的方式凝固在石壁上。這些畫作,讓我們可以跨越萬年的時光隧道,去一窺他們想要表達的事物和情感。
拉斯科洞穴的壁畫或許可以稱為人類最早的涂鴉。盡管今天的人類已經(jīng)習慣用抽象的語言文字進行日常交流或記錄,但用歷史的眼光來看,人類在更漫長的時間里一直依靠的是更加視覺化的方式傳遞信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這四大文明古國,最早的符號系統(tǒng)其實也都是象形文字。圣書體作為古埃及的正式書寫體系擁有1000多個單獨的圖形文字,至今還能在埃及的神殿、墓穴、石碑以及雕像上看到。在公元前20世紀,古印度也有一套自己的符號體系——印章文字,包含了圖像、符號,展現(xiàn)了一些常見的動物,還有當時的生活場景。它們被刻在石頭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故稱為“印章文字”。再說古巴比倫,大家都知道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之所以叫作“楔形文字”,是因為書寫者是用削尖的蘆葦稈或木棒在軟泥板上刻寫出的,形狀酷似數(shù)學里的楔形。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楔形文字也是象形文字演變過來的。中國的甲骨文也是典型的象形文字,當年龜甲上那些像圖畫一樣的文字,在今天的漢字中依然能找到某些出處。盡管今天人類的文字經(jīng)過不斷演化,已經(jīng)高度抽象了,但從源頭上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是高度視覺化的動物,圖像也是人類最直接的傳遞信息的手段。
大腦的雙重編碼
認知心理學有一個叫“大腦的雙重編碼”的理論,是由加拿大心理學家艾倫·派維奧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來的。艾倫教授認為在我們學習或者認知的過程中,圖像信息和文字信息應該是同等重要的。我們從外界獲取到的圖像信息和文字信息會被分別存儲在大腦的不同位置。如果想把外界信息從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我們需要把圖像信息和文字信息做一些連接。這個過程相當于同時調動了左右半腦,就像攪拌機一樣,把視覺信息和語言信息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所謂的雙重編碼,這會加深對概念的記憶和理解。
視覺思維能力相較于邏輯思維能力,是大腦賦予我們更原始、更強大的能力。隨著近代腦科學的發(fā)展,科學的數(shù)據(jù)也讓人驚訝地發(fā)現(xiàn)我們大腦里的視覺體系是多么發(fā)達。首先,大腦處理圖像信息的速度非常快,只需要13毫秒,也就是0.013秒。大腦處理視覺內容的速度比文字內容快60000倍。此外,50%以上的大腦皮層都是用來處理視覺信息的。這說明我們管理視覺的神經(jīng)元是異;钴S的。研究表明,在人群中,65%的人是視覺學習者,雖然這個數(shù)字不一定完全準確,但你只要留心觀察,隨著視頻的普及,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通過視頻獲取信息,而非文字,這也從某種角度說明了大多數(shù)人都是視覺學習者。
回想一下我們從小受教育的過程,卻似乎是一個視覺思維能力漸漸弱化的過程。在幼兒園階段,老師會教我們簡單的數(shù)數(shù)或者兒歌,但會有很多的時間讓我們去涂鴉、做手工。在這個時期,我們的左右腦都是充分調動起來的,可以說思維處于非;钴S的階段。而進入小學甚至到大學階段,基本上我們的學習模式就以語言邏輯思維為主了,視覺學習、視覺教育的部分慢慢淡出了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很多人小時候畫畫明明很自信,但他們長大后,某些場合要求他們隨便畫幾筆,他們卻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好意思,我不會畫畫!边@其實只是長期以來,他的大腦負責視覺思維的某個區(qū)域沒有得到充分調動和練習,從而讓他誤以為自己沒有了畫畫的能力。
視覺筆記讓我重新找到學習的樂趣
在接觸視覺筆記前,我也是一貫用傳統(tǒng)的方式做筆記和學習。筆記是那種典型的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線性模式,內容以摘抄為主。每次寫完一篇密密麻麻的筆記還很有成就感,但隨后便束之高閣,再也沒有翻閱的機會。如果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我也不想去閱讀那些無趣的東西。2021年,我偶然接觸到了視覺筆記這種記錄和學習的方式,看到很多國外的視覺筆記達人把信息轉化成有趣的圖像信息。之前的我從未想過筆記可以和涂鴉聯(lián)系在一起,學習的過程竟然可以像涂涂畫畫一樣變得很快樂。我一邊羨慕的同時又遺憾自己沒有繪畫基礎,不可能畫出那么好看的筆記。但當我更加深入地去研究這些視覺筆記達人的著作后,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觀念,就是“涂鴉是一種表達,而非藝術”。也就是說,畫視覺筆記并不一定要有美術基礎,比起畫畫技巧,拋棄自己不會畫畫的偏見更為重要!锻盔f影響力》的作者桑妮·布朗說,成年人有一個最大的謊言,那就是“我,不會,畫畫”。成年人原本可以擁有像運用文字那樣,既可以輸入又可以輸出的雙向能力,但因為深信“我不會畫畫”這個謊言,他們的視覺能力就僅僅停留在辨識和理解圖像上,而無法輸出視覺信息進行表達和交流。而這原本是我們身上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成年后卻被我們無情拋棄,這無疑是非?上У囊患。
在認識到自己其實是“會畫畫的”之后,我重新拿起畫筆,一邊學習一邊輸出,把一些跟思維認知有關的知識用視覺化的方式重新梳理并公開分享出來,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大家覺得這樣的方式讓知識變得清晰可見,一目了然。這個過程不僅使我自己快速成長,也讓讀者觀眾受益良多,再次讓我感受到視覺化的力量。希望大家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因為有視覺圖像的引入,會對里面的知識點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拿起筆,用視覺化的方式來學習和表達,也許會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
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