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認同教育本質,應該在理論與實踐兩個維度上,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問題的解決和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建立理論邏輯、構建實踐范式。理論上,尊重并利用認同教育通過“互動”求同識異的規(guī)律、通過價值滿足激發(fā)“歸屬感”的規(guī)律、通過各種影響因素的“共振”明確身份的規(guī)律、通過實踐固化認同成果的規(guī)律,認清并秉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政治原則、一體化原則、協(xié)同原則、比較原則、共情原則、實踐原則;實踐上,在對“什么樣的人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更容易被認同”“講什么內容更容易被認同”“怎么講更容易被認同”“在什么環(huán)境下講更容易被認同”“教學實效性該如何評價”等問題思考和回答中,圍繞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評價等方面,探索構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教育新范式。
本書圍繞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評價等方面,探索構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教育新范式。
當前,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只有回歸課程本質,用認同教育的視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進行審視,才能正本清源,解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的認同教育目標與大學生“學”的一般教育結果錯位的現(xiàn)實問題。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認同教育本質,應該在理論與實踐兩個維度上,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問題的解決和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建立理論邏輯、構建實踐范式。在理論上,;在實踐上,在對“什么樣的人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更容易被認同”“講什么內容更容易被認同”“怎么講更容易被認同”“在什么環(huán)境下講更容易被認同”“教學實效性該如何評價”等問題的思考和回答中,圍繞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評價等方面,探索構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教育新范式。
張妍,海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博士。主持省級以上課題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曾獲第11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yōu)秀個人、2020粵桂瓊贛滇五。▍^(qū))高校思政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海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海南省思政論壇論文一等獎。
目錄
緒論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義
三、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一)國外研究現(xiàn)狀
(二)國內研究現(xiàn)狀
(三)現(xiàn)有研究的局限
四、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創(chuàng)新之處
(一)研究視域新
(二)理論觀點新
(三)本質挖掘深
(四)解決辦法全
第一章認同教育的基礎理論
一、認同的內涵與本質
(一)認同的內涵
(二)認同的本質
二、認同的層次
(一)認知認同
(二)情感認同
(三)行為認同
三、認同教育的內涵、功能與目標
(一)認同教育的內涵
(二)認同教育的功能
(三)認同教育的目標
四、認同教育的影響因素
(一)利益因素
(二)情感因素
(三)環(huán)境因素
(四)認同教育影響因素的“共振”
本章小結
第二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本質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歷史演進
(一)馬列主義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早期設立
(二)“85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初步探索
(三)“98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體系建設
(四)“05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五)新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地位與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地位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要素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評價
本章小結
第三章認同教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成效與問題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取得的積極成效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新亮點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新方法
(三)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認同的新氣象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形式的悖論:“熱鬧”與“冷清”
(二)教學內容的悖論:“熟悉”與“疏離”
(三)教學效果的悖論:“強調”與“弱化”
(四)教學評價的悖論:“高開”與“低走”
三、認同教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問題的成因
(一)教師的能力和素質沒能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認同產生強大磁場
(二)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沒能有效激發(fā)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歸屬意識
(三)教學方法的選用沒能有效促進大學生與馬克思主義的良性互動
(四)教學環(huán)境的營造沒能有效強化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真情實感
(五)教學評價沒能有效反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認同的真實狀況
本章小結
第四章認同教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理論邏輯
一、認同教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要規(guī)律
(一)通過“互動”求同識異的規(guī)律
(二)通過價值滿足激發(fā)“歸屬感”的規(guī)律
(三)通過各種影響因素的“共振”明確身份的規(guī)律
(四)通過長期反復實踐固化認同成果的規(guī)律
二、認同教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原則
(二)政治原則
(三)一體化原則
(四)協(xié)同原則
(五)比較原則
(六)共情原則
(七)實踐原則
本章小結
第五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教育范式
一、教師隊伍建設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
(二)高校黨政領導
(三)高校學生工作隊伍
(四)高校其他專業(yè)課教師
二、教學內容建設
(一)對馬克思主義作為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科學的
價值認同
(二)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理性認同
(三)對“四個選擇”的歷史認同
(四)對馬克思主義的生活化認同
(五)對黨的政策和國內外形勢判斷的認同
三、教學方法探索
(一)認同教育的權威性與課堂教學
(二)認同教育的互動性與情境教學
(三)認同教育的體認性與實踐教學
(四)認同教育的比較性與網絡教學
(五)認同教育的歸屬性與隱性教學
四、教學環(huán)境營造
(一)政策環(huán)境
(二)學校環(huán)境
(三)社會環(huán)境
(四)網絡環(huán)境
五、教學實效性評價
(一)評價核心指標的確立
(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三)評價流程的設定和評價結果的運用
本章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大眾馬克思主義認同的生成機制與培育路徑研究
附錄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前學生認同狀況調查問卷
附錄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后認同教育效果調查問卷
后記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培養(yǎng)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認同為教學目標,以激發(fā)大學生與馬克思主義的“雙向歸屬”為重點教學內容,以“認知認同—情感認同—行為認同”為教學方法論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