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散文作品集,收錄散文作品100篇,分為古韻跫音、人性雜說、書香靜氣、煙雨核桃山四個部分,主要記錄作者的旅途見聞、生活感悟和讀書心得,表達(dá)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對充滿溫情的生活的熱愛,對靜心讀書、勤于思考的生活態(tài)度的推崇。作品文風(fēng)優(yōu)美,語言簡練,充滿情趣,給人以溫暖和啟迪。主要內(nèi)容包括:《曲水流觴》《春天里》《瓷壇》《歲月流金》等。
曲水流觴
一
走進(jìn)紹興,讓人有點(diǎn)眼花繚亂。這里,歷史的氣息太過熾烈了。
蘭渚山不高,但竹林清幽,古木參天;蘭亭江不泓,但靜謐委婉,清澈潺潺。在鵝池邊,仍能聽到白色的精靈們“曲項(xiàng)向天歌”。伴隨著“歌”聲,是紅掌撥弄出的清波與詩情,承延了歷史的跫音。康熙帝御筆所題的“蘭亭”碑,卻是“蘭”字缺尾,“亭”字缺頭,寫滿了滄桑與苦難。看著修葺過的碑石,禁不住想,歷史深處,其實(shí)真正偉大、永恒的,不是什么帝王將相,而是文化的血脈與光輝。
流觴亭里,看那曲水仍在款款地流淌著,兩岸的石頭犬牙交錯,仿佛讓人看到了公元353年的那場盛會。一群文人雅士,縱情山水,游心翰墨,分坐在曲水之濱。觴自源流處蕩出,一路跌跌撞撞,在曲折的水域里且行且停。觴偶然留駐,瞬間,歡呼喝彩聲響起。坐跪在那里的雅士,慌忙起身作揖,低頭搔首,接著便是吟詩作對,口吐蓮花。作不出詩,那便只好飲酒三觥了。觴就這樣漂漂停停,順著曲曲折折的水流,成就了一個又一個詩文的“驛站”……
那天,王羲之舉觴成詩,興致極高。酒酣之余,他看著十五首即興的新鮮詩作,情不能抑。公推之下,他鋪開了紙卷,潑墨揮毫,即興寫下了《蘭亭集序》,一氣呵成。這看似尋常的舉動,卻撥動了中華文化的一根重要琴弦,刻下了一個永久性的坐標(biāo)原點(diǎn)——神來之筆,開辟了中華書法史的一個新紀(jì)元,成為千古絕唱!
書圣,連同他的蘭亭,就此鑄就了一座高山仰止式的山峰,塑造出了中華文明的一個新骨骼。書法史上的貝多芬,文化世界里的達(dá)·芬奇,在蘭亭!
二
蘭亭共流觴,禹廟爭奉牲。從蘭亭向東看,卻是另一座山峰——會稽山。那里,有大禹的足跡。
從東晉溯源到上古,回望著歷史的光年,不得不讓人感嘆,其實(shí),一部中華文明史,就是一部“曲水流觴”史。文明是水流,歷史是曲渠,自上而下,水韻悠悠。每及流觴結(jié)穴處,就有一個文化的“驛站”出現(xiàn),那里,總會有一位歷史詩篇的“扛鼎人”在等待。中華文明,就因?yàn)橛辛诉@些文化接力者,才有了如此恢宏的格局與氣象。
扛鼎人,王羲之是,大禹更是。并且,大禹是站在曲水流觴的源頭位置的,他寫就了開源性的“詩篇”。
拜謁大禹陵,其實(shí)就是一個朝圣的心靈洗禮的歷程。
這里,地勢開闊,青峰隱隱,水木含秀。大禹的塑像,風(fēng)塵仆仆的,似從上古的時代一路走來,站在了會稽山的峰頂。那深邃的目光和剛毅之軀,讓人感受到了中華“始祖”的那份辛勞、威嚴(yán)與博愛。
禹陵、禹祠、禹廟,逐一地拜謁過去,虔誠與敬畏的心扉,愈加地緊了起來:莽荒的上古,洪水橫流,泛濫成災(zāi),生靈涂炭。當(dāng)治水的接力棒傳到大禹手中時,禹是“思天下溺者如己之溺,勞身焦思,過家門不入,胼手胝足,形體枯槁”。治水,關(guān)鍵是要有效,是要有一勞永逸的功勛。在“疏”的智慧下,大禹終是“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了。
芒芒禹跡,劃為九州。如果僅僅是治水之功,禹就不可能是“禹”了,也談不上“曲水流觴”的首創(chuàng)者了。其實(shí),禹的偉大,治水只居其一,更鮮明的是“精神”,是中華一統(tǒng)的大格局形成!無私與愛民、勤勞與儉樸、不屈與堅(jiān)忍、創(chuàng)新與實(shí)踐……乃禹之本原與精髓,這些都融入了中華的血脈當(dāng)中。禹的精神力量感召了日月,教化了萬民,終使華夷成了華夏民族。涂山大會,防風(fēng)氏問斬,萬德歸心,“四海之內(nèi),舟車所至,莫不賓服”,宣告了中華民族的初始時代來臨!
會稽山祭禹,如今已成了中華兒女每年的一大盛事。其實(shí),這種大祭,不只是一種慎終追遠(yuǎn),更多的是在祭拜一種精神,一種已根植于中華兒女體內(nèi)的共同的精神操守!
三
移目會稽山,再看那流觴往下漂浮,從上古,穿越兩晉,悠蕩而下。站在紹興,毫無疑問,接下來的觴點(diǎn)就是南宋的陸放翁了。
陸放翁的曲水流觴演繹地,當(dāng)然是沈園了——一個感天動地的千古“愛園”,一個詩與情的交融地。
走進(jìn)沈園,滿眼的亭臺樓閣,飛檐垂角,小橋流水——一座精美的宋代園林。陸放翁館展示了他的天才詩歌與跌宕人生,面對那個偏安一隅的南宋軟弱小朝廷,陸游表現(xiàn)出的是“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那份報(bào)國情懷……
只是,這雕梁畫棟的錦繡風(fēng)景里,飄蕩的主題音樂卻不是“沙場秋點(diǎn)兵”的豪放與曠達(dá),而是千回百轉(zhuǎn)的凄婉與哀怨,是“執(zhí)手相看淚眼”的那份無奈。
陸游與唐琬,中華情愛史上一個代表性的符號!
沈園之夜,再現(xiàn)了862年前那個春天的一幕。陸游與唐琬,這對昔日的情深伉儷,在沈園邂逅。但昨是今非,伊人已成他人婦,伴隨夫君,近在咫尺,卻似天涯。看著伊人隔空送來的酒菜,心為之慟,情為之愴,不能自抑。誰之過?棒打鴛鴦的“禮教”,光宗耀祖、無后為大的觀念……
情何以堪?只有一曲《釵頭鳳》在心頭宣泄,赫然上墻: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fēng)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澠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