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之謎
都說武夷山是個謎,就連在這片大山中跑了幾十年,搞植物分類的劉初鈿也說:“我能了解這里三分之一的植物,就很滿意了!
神奇得如謎一般的武夷山,當然吸引了眾多的游客,他們流連于大王峰、玉女峰、船棺,以及九曲溪的竹筏漂流。其實,那只是方圓五百多平方千米的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的大門外。
風雨黃崗山
4月14日清晨,山已起云?疾禳S崗山的計劃不變,只能祈求老天行個方便。
我們乘的是卡車,車到一居民點時停了下來。護林員小吳正端碗吃飯,兩只眼腫得只剩下一條縫,臉上還大包小包的。
“跟誰打架了?”劉工問。
“哪里,昨天傍晚有群野蜜蜂飛到后園,是分群出來的。我去收,沒收成,還給蜇了。它們野性太大了!
“你不如黑熊,經(jīng)得住蜂子蜇!贝蠹叶茧S劉工笑了。
小吳上了車,我們繼續(xù)前行。不一會兒,路邊出現(xiàn)了一樹銀花,花形如懸吊小鐘,劉工說這是銀鐘花。過桐木關,小吳說,這已是江西地界了。劉工說,后面的路程就在閩、贛兩省跳來跳去了。
車將我們送到一山脊處。濃云在層疊的大山中奔涌。左邊為黃崗山主峰,海拔約二千一百六十米,是華東地區(qū)高峰。前方為傾斜的山谷,谷中霧氣繚繞。
劉工說,今天的考察路線,是從這個坡下到溝谷地帶,然后再轉向左,爬山,看矮曲林和黃山松林。這里有幾千畝純黃山松林,奇特,壯觀。
在保護區(qū)工作的李榮祿在前領路,他正巧在福州辦事,于是就領我們來到武夷山。他身材瘦小,干練果斷,平易近人。
云隨山風在身邊飄蕩。茅草、山芒、長得如掃帚的毛竿玉山竹成片,其間夾雜幼松。又是下坡,看似好走;但厚厚的草甸下滿是小坑、水凼,我剛想提醒李老師,她已撲通一聲跌了下去,幸而沒有大礙。
我們追隨一條不斷壯大的山溪,來到溝谷,進入了茂密的鐵杉林。鐵杉為中國特有樹種,是第四紀冰川期幸存的古老植物。越向深處走,鐵杉的樹干越粗壯,樹干上擠滿了各種寄生的蕨類植物,有兩棵樹干上還盛開著寄生者的艷麗花朵。黝黑蒼勁的枝條,如鐵線勾勒出無數(shù)幅奇特的圖案。盛開的云錦杜鵑一片燦爛。
劉工個子不高,壯實,臉色黧黑,行動非常靈活。此時他像尋寶似的,不時采集標本、拍照。紛繁的植物世界讓我們眼花繚亂。這不,一棵橫架山溪的枯木上,竟然生出五六棵杜鵑……
溪邊一串新鮮的野獸足跡驚醒了大家。
小吳說:“可能是黑熊的!
劉工說:“去年有只黑熊吃豆梨吃出了甜頭,等會兒我指那棵豆梨樹給你們看!
李榮祿告誡大家不要分散。這時,雨滴愈來愈大。我和李老師未帶雨具,只好拉起風衣上的帽子。
李老師說:“吃點干糧吧!”在溪水錚錚作鳴、松濤陣陣中,大家站著,狼吞虎咽地吃起了饅頭、雞蛋。
該向矮曲林方向轉了,我們艱難地爬上了陡峭的溝谷,眼前一亮——
啊!云霧中、雨中,一樹潔白晶瑩的黃山木蘭開得正盛。木蘭素以未葉先花驚人,那樹像擎起無數(shù)玉琢的酒杯,正在承接玉液瓊漿……大家在雨中佇立,久久不愿離去。天也有情,忽地有了日色,天宇云層中有偌大一片日暈,木蘭更顯光彩照人。
看來天氣可能會好轉,似是天亦有情。劉工說:“別高興得太早,它們正在對將,太陽勝了,能有幾個好天;云勝了,要淋幾天!
向矮曲林走不多遠,日暈閉合,云雨又緊。劉工說:“看樣子是太陽未犟過來,這雨有得下了。”李榮祿和他商量了幾句,決定返回。這樣的天氣,攀登黃崗山太冒險了。
小貼士:
從山麓到山頂,武夷山的自然帶分布順序是怎樣的?
武夷山地處我國東南丘陵地區(qū),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山麓海拔低,自然條件較為優(yōu)越,應以農耕地為主;隨著海拔的升高,熱量逐漸減小,自然帶將逐漸更替為闊葉林帶、針闊混交林帶、草甸帶等。
不可思議的植物王國
觀山還得從下往上看,才能看出韻味、氣勢。微微起伏的無際的山坡,猶如傾斜的草原,東一棵西一棵的矮樹別具一格。
劉工說:“我們說武夷山有中山原生草甸,可有人認為在中亞熱帶是不可能有的,眼前的就是。正因為武夷山?jīng)]有經(jīng)過第四紀冰川期,是古熱帶與泛北極植物區(qū)系的交匯帶,存在著特殊的多種生境,所以才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舉個例子,日本人一直認為寬距蘭是只有日本才有的特有品種,我們卻在黃崗發(fā)現(xiàn)了它,采到了標本。還有落葉闊葉林帶——寬近二百米,長有五千米,難以想象,是1996年發(fā)現(xiàn)的,多次考察后,1997年才后確定。然而,一般都認為,北亞熱帶和溫帶才有落葉闊葉林,中亞熱帶不可能有,但我們武夷山就有。它在中山地帶,海拔一千六七百米,建群樹種是光葉水青岡,幾乎是純林。這些樹的胸徑多在八九十厘米,樹高不超過二十米,森林群落很受看。這些年來,植物方面已有四十七個新種被發(fā)現(xiàn)?梢源竽憯喽ǎ弘S著科研工作的深入,還會有新種發(fā)現(xiàn)!”
雨稍疏,李榮祿要大家再吃點干糧。看似緩緩的山坡,走起來很費勁,迎頭的下坡風很大。
正吃著干糧,劉工說:“差點忘了,你們看那棵豆梨樹——”約三十米遠處有三四棵豆梨,其中一棵特別扎眼,枝條東倒西歪。劉工介紹說,這是黑熊去年干的。晚秋,樹上結滿了酸甜的豆梨。黑熊貪甜,爬上去左折右扳,吃夠了才離開!昂谛苓@家伙喜歡甜食;厝r我再讓你們看看它的杰作。”
“難怪它一片葉子都沒有,旁邊那棵卻是新綠滿樹!蔽艺f。
劉工說:“你錯怪它了。新綠滿樹是告訴你,它今年不結果,休整。今年要結果的正蓄積力量,葉才遲出!
我們只能感嘆大自然的奧妙。
在風雨中行走了幾小時,才到達山脊,大家都很累。李老師一直走在前面,她在山野間行走有個習慣,無論是上山、下山或長途跋涉,絕不落在后面;說是越在后面,就越走不動。不知是因海拔高了,還是因為老天體諒我們的艱難,直到這時,雨滴才變大變密。幸好不遠處有間空屋可以躲雨。
回程時雨稍小了些。在一拐彎處,劉工要車停下,指著路旁一棵粗大的鐵杉,問我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細看樹皮上有爪痕,大片被啃嚙。
“難道是華南虎的爬掛?”我說。
“華南虎不到這里來,你們走下去轉到背面看看!眲⒐ふf。
我們下去了,側面有個樹洞。
“是野蜜蜂窩?”我說。
劉工樂得像個孩子,還看了一眼小吳紅腫的臉:“對了,黑熊連續(xù)兩年來偷蜜,又抓又啃,想把樹洞揭開,可惜白費勁。你信吧,它今年還要來!”
小貼士:
武夷山脈東西兩側自然帶分布海拔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武夷山山地東側是東南季風的迎風坡,形成地形雨,降水量多于山地西側,導致同一自然帶東部高于西部。
桐木村:以竹護林
雨整整下了一夜,住所三港門前的小溪已是浪花翻涌、濤聲陣陣。云遮霧繞的山巒,秀色溢滿山谷。
老李準時到達,今天我們要去20世紀即聞名于世的掛墩。
行四五里,有一處依稀可見的房基。老李說,這是下掛墩,是塊小盆地。再上行二三里,是中掛墩,也是廢墟一片,只是搶占了山坡邊的一小塊平地。再上數(shù)里,云霧中忽見依山而建的房舍連成片,即到上掛墩。后排的三四幢房舍,真如掛在山崖一般,村名因此而得。嚴格地說,這里只是峽谷口的一塊坡地,街道兩旁幾乎全是保護區(qū)幫助建立的竹器加工廠。
細雨霏霏,正在這里搞鳥類研究的小鄭領我們去觀鳥。紅尾水鴝在小溪上飛起落下,兩三只八哥拍著美麗的翅膀匆匆飛走。小鄭說,他是去年和一位同伴來這里進行課題研究的,至今只觀察到四十多種鳥,與歷史紀錄差距很大,正在尋找原因。
雨滴大了起來,云也從山坡向谷地飛涌,小鄭說,雨天鳥也不活躍。冒雨下山,心中怏怏。次探訪這片勝地,卻是如此毫無色彩。我暗暗決定:再上掛墩。
到達下掛墩時,老李說:當年上、中、下三掛墩,每處都只有三五戶人家。1823年,法國神父來這里建立了天主教堂。后來教堂失火,又在桐木村新建了教堂。教堂門前至今還掛著一口大銅鐘。他們?yōu)楹我诔缟骄䦷X中的小山村興建教堂呢?掛墩在世界生物學界響亮的名頭,與這座教堂關系密切。
下午,我們去桐木村參觀保護區(qū)扶助建立的竹器加工廠。武夷山在社區(qū)共管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經(jīng)驗。山民們歷來“靠山吃山”,建立保護區(qū)后,再不能砍伐林木,向誰討生活?不能很好地解決群眾的生活問題,保護工作便難以有效地開展。保護區(qū)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決定從竹子方面做文章。這里有大片竹林,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八,歷史上盛產(chǎn)筍干、毛竹,甚至燒竹熬堿。竹是可再生資源,且生長周期短。于是保護區(qū)先研究竹的豐產(chǎn)、推廣,再對竹進行深加工。一根毛竹價值十元,加工后價值三四十元,以此為龍頭,帶動茶葉、菌菇等種植加工。桐木村的綠洲竹業(yè)開發(fā)公司已具相當規(guī)模。群眾富裕了,從自然保護中嘗到了甜頭,便積極投入到保護事業(yè)中。可以說這里用百分之八的竹,保護了百分之九十二的森林。
大雨如注,沒有雷聲,只有雨聲和溪水的潺潺聲。長夜難眠,思緒翻涌……
小貼士:
桐木村因地制宜發(fā)展鄉(xiāng)村經(jīng)濟、推動綠色發(fā)展采取的具體措施是什么?
這里自然環(huán)境好,農產(chǎn)品品質好,但附加值不高,因此當?shù)貞脙?yōu)勢資源,發(fā)展竹器加工業(yè),延長產(chǎn)業(yè)鏈,對竹進行深加工,增加產(chǎn)品附加值;同時,當?shù)厣指采w率高,環(huán)境優(yōu)美,可以充分利用生態(tài)優(yōu)勢,整合資源,發(fā)展休閑農業(yè)和鄉(xiāng)村旅游業(yè)。
旅行筆記:法國傳教士戴維的發(fā)現(xiàn)之旅
個讓世人關注掛墩的,是法國傳教士戴維。
戴維的動植物學家、博物學家等稱號,不是教會給的,而是科學界授予的。
他次來中國,就想方設法搞到了北京南苑的麋鹿——四不像,中國特有的動物。后來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將麋鹿搶光、殺光,以至在中國絕跡。直到20世紀80年代,英國才送了一個種群返回中國,現(xiàn)生活在蘇北濱海的保護區(qū)。
戴維第二次來中國,在四川寶興發(fā)現(xiàn)了一大批珍貴的動物,如大熊貓、小熊貓等。這在他1869年3月11日和1871年4月的日記中都有詳細的記載。我曾于1986年6月和胡錦矗教授一起在鄧池溝中急行軍數(shù)十里,特意去探訪了當年戴維任職的教堂,那教堂也隱藏在深山中。拙文《初探鄧池溝》記錄了那次行程。
之后,1873年,戴維來到了掛墩,在下掛墩的教堂任職。是什么又將他由川西吸引到東南之地呢?憑著淵博的知識和對動物學的熱愛,不久,他就采到了珍貴的標本,主要是哺乳類和鳥類?茖W家們很快就從他的標本中發(fā)現(xiàn)了新的物種,如掛墩鴉雀、黃腹角雉、白額山鷓鴣等。這些發(fā)現(xiàn)驚動了生物學界。
戴維是個將中國的大批珍貴動物,如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黃腹角雉等介紹給世界的人。之后英國人、美國人、德國人紛紛前來采集標本。我國著名鳥類學家鄭作新先生也曾來這里研究鳥類。我曾于1981年與鄭老先生有交往,當談到掛墩時,他那神采飛揚的神情,至今還歷歷在目。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僅從掛墩采集到的鳥類標本,就已發(fā)現(xiàn)了六十五個新種(包括亞種)!動物學家們以“鳥類天堂”來贊美掛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