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照,是返觀自照,它使萬事不離平常心,使繁華不礙轉(zhuǎn)身,使祖師語皆如家常飯。有觀照,你才真能會通世出世間,道器得兼;有觀照,你的知識學(xué)問才真是藥,也才真能役物而不役于物;到此,你才真能荷擔(dān)世間事!
專心做事如何與個人心性的修養(yǎng)相協(xié)調(diào)?討論式社會如何不把概念推到極致,死于句下?如何看待喬布斯給當(dāng)下世界帶來的變化?在什么樣的語境下談?wù)搹U除死刑才有意義?倉央嘉措的詩歌該做圣歌解,還是情詩解?……
一位是華人世界深具影響的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一位是具知識分子敏感、深思、視野開闊特點的記者,林谷芳與孫小寧二人在《十年去來》、《如實生活如是禪》之后,第三度以對談的形式,就時下內(nèi)地知識群體與精英人群最焦慮的議題與最焦灼的話題進(jìn)行叩問與開解。
面對問者的困惑與糾結(jié),答者一一以“觀照”拈提之,提醒應(yīng)該擺脫語言尤其是概念的抽象,回到具體的人與具體的情景,尤其是破除知識帶來的優(yōu)越感與傲慢心,才有可能回到生命的安頓。
為安頓,也為解脫 / 孫小寧 · 2
世出 · 世間
做事與修行
壹 并不是專心做一件事,就叫修行 · 4
貳 當(dāng)修行與職業(yè)規(guī)則有沖突 · 6
叁 救世良藥與心靈雞湯,談價值,就需要檢驗 · 9
肆 微博:我們是否跟群體太過聯(lián)接? · 12
伍 只要成功,什么都可不管,這就是一種魔 · 17
陸 修行是否意味著意義減少? · 20
柒 做事是一種能量,舍也是一種能量 · 24
捌 都舍了,事情誰來做? · 26
玖 是高超的藝人,為什么還不是道人? · 29
公案:喬布斯,真的要從“偉大”看他嗎?
壹 素食、禪與追隨我心 · 34
序 觀照 / 林谷芳 · 1
前言 為安頓,也為解脫 / 孫小寧 · 2
世出 · 世間
做事與修行
壹 并不是專心做一件事,就叫修行 · 4
貳 當(dāng)修行與職業(yè)規(guī)則有沖突 · 6
叁 救世良藥與心靈雞湯,談價值,就需要檢驗 · 9
肆 微博:我們是否跟群體太過聯(lián)接? · 12
伍 只要成功,什么都可不管,這就是一種魔 · 17
陸 修行是否意味著意義減少? · 20
柒 做事是一種能量,舍也是一種能量 · 24
捌 都舍了,事情誰來做? · 26
玖 是高超的藝人,為什么還不是道人? · 29
公案:喬布斯,真的要從“偉大”看他嗎?
壹 素食、禪與追隨我心 · 34
貳 喬布斯,改變了世界什么? · 37
叁 喬布斯和愛迪生,是否可以比肩而論? · 41
肆 喬布斯為什么不是禪者? · 44
公共議題,自我觀照
壹 善惡與容受,以《 少林寺 》與《 趙氏孤兒 》翻拍為例 · 50
貳 不平則鳴,為什么我們更容易和弱者共鳴? · 55
叁 看盡道場亂象而不失道心 · 57
肆 討論式社會,不能把概念推到極致 · 62
伍 自由之辯與普世的迷思 · 66
陸 許多事其實與民主無關(guān) · 70
柒 從個人修行,破邪即顯正;就社會事務(wù),顯正即破邪。 · 75
捌 不是非社會改變,人才能安然 · 76
玖 安樂死,一個禪者的態(tài)度 · 81
公案:死刑,還是廢除死刑?
壹 廢除死刑,佛教的理由存在嗎? · 84
貳 主張廢除死刑,歷史的原因 · 86
叁 廢除死刑:理想主義還是道德優(yōu)越感? · 88
肆 為了抽象正義而犧牲個人,這個正義或理想需要打個問號 · 93
伍 情理法,還是法理情? · 97
陸 當(dāng)下的知識分子思維,是否過度西方人文化? · 100
柒 寬恕,有一種愛我們很陌生? · 104
問禪 · 問佛
義理篇
壹 逃禪就是逃避現(xiàn)實嗎?佛教與現(xiàn)實的真正聯(lián)接 · 110
貳 歷史佛與終極佛:佛教的時空觀與宇宙觀 · 116
叁 共鳴于他的痛苦不安,而沒能如他尋求解脫之路,
對佛陀的這個“看”,本身也有問題 · 118
肆 唯我、自我、無我:佛教如何看“我” · 121
伍 善人尚可得救,何況惡人乎?——救度的觀照 · 125
陸 六祖識不識字——禪宗公案有沒有演繹成分 · 127
柒 禪者無愿,為什么還要“打得凡心死” ? · 130
捌 示現(xiàn)奇跡,水知道答案? · 131
玖 佛門出與入,對法與教的看法 · 136
拾 一個佛教徒對另一種宗教的態(tài)度 · 140
拾壹 整合——所有的宗教都可以一味嗎? · 144
公案:倉央嘉措,參真相?參情詩?
壹 “真相”能否還原一個人? · 152
貳 為什么藏族人拍宗教題材電影,會比漢人拍得自然松弛? · 155
叁 若當(dāng)情詩來看,我們怎么看修行與情愛的關(guān)系? · 156
修行篇
壹 修行,不同宗教的行法 · 162
貳 印度禪與中國禪 · 165
叁 動禪與靜禪 · 168
肆 打坐是共法,但要知道其中的不共 · 171
伍 修行,從理入,從行入? · 173
陸 團體修還是個人修? · 175
柒 修行的異象與實相 · 179
捌 身心受益,也可能有盲點 · 181
玖 師徒相看,如何在封閉中保持開放性? · 185
拾 災(zāi)難可以說是天譴、報應(yīng)嗎? · 187
拾壹 在災(zāi)難中祈福與誦經(jīng):愿力的作用有多大? · 189
拾貳 災(zāi)難中的心理調(diào)適:不同法門的觀照 · 192
拾叁 災(zāi)難中的做與不做——悲心的觀照 · 196
勘情感、論道藝——蘇曼殊、李叔同、胡蘭成公案:
壹 弘一是道人,蘇曼殊是藝術(shù)家 · 204
貳 社會性、個人性的佛教之用 · 207
叁 以情求道、藉色悟空? · 210
肆 蘇曼殊人藝合一,李叔同道藝一體 · 213
伍 胡蘭成:有沒有一個民族集體的修行? · 215
陸 是天道無親,悟道解脫,還是悲心不夠,率性而為? · 217
柒 禪是一枝花? · 220
林谷芳
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臺北書院山長,佛光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研究所所長,
六歲有感于死生。高一見書中句“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無死,不如無生”,有省,遂習(xí)禪。同時間,亦因一段因緣入中國音樂。四十年間,于音樂,始終觀照道藝一體;在修行,則“出入禪、教、密三十年,不惑之后,方知自己是無可救藥的禪子”,遂對向上一路,多所拈提,常以劍刃上事砥礪學(xué)人,標(biāo)舉宗門不共。在禪與藝術(shù)外,1988年后又以海峽開放恰可印證生命所學(xué)之真實與虛妄,頻仍來往兩岸,從事文化觀察與評論。
著有《諦觀有情——中國音樂里的人文世界》、《禪?兩刃相交》、《千峰映月》、《畫禪》、《諸相非相——畫禪二》、《落花尋僧去》、《歸零》、《一個禪者眼中的男女》、《宛然如真——中國樂器的生命性》、《茶與樂的對話》、《生命之歌——從胎教到生命完成》等。
孫小寧:
林谷芳
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臺北書院山長,佛光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研究所所長,
六歲有感于死生。高一見書中句“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無死,不如無生”,有省,遂習(xí)禪。同時間,亦因一段因緣入中國音樂。四十年間,于音樂,始終觀照道藝一體;在修行,則“出入禪、教、密三十年,不惑之后,方知自己是無可救藥的禪子”,遂對向上一路,多所拈提,常以劍刃上事砥礪學(xué)人,標(biāo)舉宗門不共。在禪與藝術(shù)外,1988年后又以海峽開放恰可印證生命所學(xué)之真實與虛妄,頻仍來往兩岸,從事文化觀察與評論。
著有《諦觀有情——中國音樂里的人文世界》、《禪?兩刃相交》、《千峰映月》、《畫禪》、《諸相非相——畫禪二》、《落花尋僧去》、《歸零》、《一個禪者眼中的男女》、《宛然如真——中國樂器的生命性》、《茶與樂的對話》、《生命之歌——從胎教到生命完成》等。
孫小寧:
文化記者,現(xiàn)供職于《北京晚報》。喜歡讀書也喜歡讀人,愿意發(fā)現(xiàn)并挖掘社會浮面下值得尊敬的被遮蔽的存在。1997年介紹林谷芳先生音樂人文著作《諦觀有情——中國音樂里的人文世界》在大陸出版,2003年、2008年分別出版與林谷芳先生的訪談錄《十年去來——一個臺灣文化人眼中的大陸》《如實生活如是禪——一個禪者的生活智慧》。2013年出版電影讀書隨筆集《看得見風(fēng)景,望不見愛情》。
序 觀照 / 林谷芳 · 1
前言 為安頓,也為解脫 / 孫小寧 · 2
世出 · 世間
做事與修行
壹 并不是專心做一件事,就叫修行 · 4
貳 當(dāng)修行與職業(yè)規(guī)則有沖突 · 6
叁 救世良藥與心靈雞湯,談價值,就需要檢驗 · 9
肆 微博:我們是否跟群體太過聯(lián)接? · 12
伍 只要成功,什么都可不管,這就是一種魔 · 17
陸 修行是否意味著意義減少? · 20
柒 做事是一種能量,舍也是一種能量 · 24
捌 都舍了,事情誰來做? · 26
玖 是高超的藝人,為什么還不是道人? · 29
公案:喬布斯,真的要從“偉大”看他嗎?
壹 素食、禪與追隨我心 · 34
序 觀照 / 林谷芳 · 1
前言 為安頓,也為解脫 / 孫小寧 · 2
世出 · 世間
做事與修行
壹 并不是專心做一件事,就叫修行 · 4
貳 當(dāng)修行與職業(yè)規(guī)則有沖突 · 6
叁 救世良藥與心靈雞湯,談價值,就需要檢驗 · 9
肆 微博:我們是否跟群體太過聯(lián)接? · 12
伍 只要成功,什么都可不管,這就是一種魔 · 17
陸 修行是否意味著意義減少? · 20
柒 做事是一種能量,舍也是一種能量 · 24
捌 都舍了,事情誰來做? · 26
玖 是高超的藝人,為什么還不是道人? · 29
公案:喬布斯,真的要從“偉大”看他嗎?
壹 素食、禪與追隨我心 · 34
貳 喬布斯,改變了世界什么? · 37
叁 喬布斯和愛迪生,是否可以比肩而論? · 41
肆 喬布斯為什么不是禪者? · 44
公共議題,自我觀照
壹 善惡與容受,以《 少林寺 》與《 趙氏孤兒 》翻拍為例 · 50
貳 不平則鳴,為什么我們更容易和弱者共鳴? · 55
叁 看盡道場亂象而不失道心 · 57
肆 討論式社會,不能把概念推到極致 · 62
伍 自由之辯與普世的迷思 · 66
陸 許多事其實與民主無關(guān) · 70
柒 從個人修行,破邪即顯正;就社會事務(wù),顯正即破邪。 · 75
捌 不是非社會改變,人才能安然 · 76
玖 安樂死,一個禪者的態(tài)度 · 81
公案:死刑,還是廢除死刑?
壹 廢除死刑,佛教的理由存在嗎? · 84
貳 主張廢除死刑,歷史的原因 · 86
叁 廢除死刑:理想主義還是道德優(yōu)越感? · 88
肆 為了抽象正義而犧牲個人,這個正義或理想需要打個問號 · 93
伍 情理法,還是法理情? · 97
陸 當(dāng)下的知識分子思維,是否過度西方人文化? · 100
柒 寬恕,有一種愛我們很陌生? · 104
問禪 · 問佛
義理篇
壹 逃禪就是逃避現(xiàn)實嗎?佛教與現(xiàn)實的真正聯(lián)接 · 110
貳 歷史佛與終極佛:佛教的時空觀與宇宙觀 · 116
叁 共鳴于他的痛苦不安,而沒能如他尋求解脫之路,
對佛陀的這個“看”,本身也有問題 · 118
肆 唯我、自我、無我:佛教如何看“我” · 121
伍 善人尚可得救,何況惡人乎?——救度的觀照 · 125
陸 六祖識不識字——禪宗公案有沒有演繹成分 · 127
柒 禪者無愿,為什么還要“打得凡心死” ? · 130
捌 示現(xiàn)奇跡,水知道答案? · 131
玖 佛門出與入,對法與教的看法 · 136
拾 一個佛教徒對另一種宗教的態(tài)度 · 140
拾壹 整合——所有的宗教都可以一味嗎? · 144
公案:倉央嘉措,參真相?參情詩?
壹 “真相”能否還原一個人? · 152
貳 為什么藏族人拍宗教題材電影,會比漢人拍得自然松弛? · 155
叁 若當(dāng)情詩來看,我們怎么看修行與情愛的關(guān)系? · 156
修行篇
壹 修行,不同宗教的行法 · 162
貳 印度禪與中國禪 · 165
叁 動禪與靜禪 · 168
肆 打坐是共法,但要知道其中的不共 · 171
伍 修行,從理入,從行入? · 173
陸 團體修還是個人修? · 175
柒 修行的異象與實相 · 179
捌 身心受益,也可能有盲點 · 181
玖 師徒相看,如何在封閉中保持開放性? · 185
拾 災(zāi)難可以說是天譴、報應(yīng)嗎? · 187
拾壹 在災(zāi)難中祈福與誦經(jīng):愿力的作用有多大? · 189
拾貳 災(zāi)難中的心理調(diào)適:不同法門的觀照 · 192
拾叁 災(zāi)難中的做與不做——悲心的觀照 · 196
勘情感、論道藝——蘇曼殊、李叔同、胡蘭成公案:
壹 弘一是道人,蘇曼殊是藝術(shù)家 · 204
貳 社會性、個人性的佛教之用 · 207
叁 以情求道、藉色悟空? · 210
肆 蘇曼殊人藝合一,李叔同道藝一體 · 213
伍 胡蘭成:有沒有一個民族集體的修行? · 215
陸 是天道無親,悟道解脫,還是悲心不夠,率性而為? · 217
柒 禪是一枝花? ·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