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糅與會通:詞匯語義學與修辭的交叉研究》是一部研究詞匯學、詞匯語義學和修辭的跨學科論著。書中討論了詞匯學和詞匯語義學的如下基本內(nèi)容:詞與詞位、詞匯化程度、語素、詞根以及派生法、復合構(gòu)詞法、轉(zhuǎn)類法、縮略法等構(gòu)詞方式;語義場以及同義關系、反義關系、同形或同音異義關系、一詞多義、上下義關系、整體一部分關系六種語義關系;語義泛化、語義縮窄、語義揚升和語義貶降四方面的語義演變;當代隱喻理論、原型理論和銜接理論與詞匯學和詞匯語義學的關系。在知識介紹的過程中,穿插著它們同修辭的關系的活潑描述;在討論“形而下”的應用中處處有“形而上”的或拓殖新荒、或深耕細作的理論挖掘。
劉茁,女,吉林省長春市人,1990年獲吉林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現(xiàn)任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主講英語構(gòu)詞法和高級英語詞匯學等,為研究生講授英語語義學。寫作中服膺“慎恩明辨”與“陳言務去”,務期寫出若千新意,先后發(fā)表《原型理論視域下的漢英語義貶降》、《漢英離合字謎的元語言和語言學多維分析》等多篇論文。
1詞與語素
1.1詞的定義
1.2詞與詞位
1.2.1詞位的定義
1.2.2詞位選擇與修辭
1.3詞匯化程度
1.4實詞與功能詞
1.5開放類和封閉類
1.6語素
1.6.1語素的定義
1.6.2語素與修辭
1.7詞根
2構(gòu)詞和造詞方法
2.1派生法
2.1.1前綴和前綴構(gòu)詞
1詞與語素
1.1詞的定義
1.2詞與詞位
1.2.1詞位的定義
1.2.2詞位選擇與修辭
1.3詞匯化程度
1.4實詞與功能詞
1.5開放類和封閉類
1.6語素
1.6.1語素的定義
1.6.2語素與修辭
1.7詞根
2構(gòu)詞和造詞方法
2.1派生法
2.1.1前綴和前綴構(gòu)詞
2.1.2后綴和后綴構(gòu)詞
2.1.3中綴和中綴構(gòu)詞
2.1.4英語和漢語中鮮明的詞綴化傾向
2.1.5詞綴化的簡潔效應和陌生化效應
2.2復合構(gòu)詞法
2.2.1復合詞構(gòu)成成分之間的語法關系
2.2.1.1復合名詞
2.2.1.2復合形容詞
2.2.1.3復合動詞
2.2.1.4其他類別的復合詞
2.2.2復合詞構(gòu)成成分之間的語義關系
2.2.2.1整體一部分關系
2.2.2.2同義關系
2.2.2.3近義關系
2.2.2.4反義關系
2.2.3漢語復合詞為主的特點
2.2.4復合詞與修辭
2.3轉(zhuǎn)類法
2.3.1轉(zhuǎn)成動詞
2.3.1.1名詞→動詞的轉(zhuǎn)類
2.3.1.2形容詞→動詞的轉(zhuǎn)類
2.3.2轉(zhuǎn)成名詞
2.3.2.1動詞→名詞的轉(zhuǎn)類
2.3.2.2形容詞→名詞的轉(zhuǎn)類
2.3.3轉(zhuǎn)成形容詞
2.3.3.1名詞→形容詞的轉(zhuǎn)類
2.3.3.2動詞→形容詞的轉(zhuǎn)類
2.3.4轉(zhuǎn)類的次要范疇
2.3.4.1封閉詞類→名詞的轉(zhuǎn)類
2.3.4.2詞組→名詞的轉(zhuǎn)類
2.3.4.3詞組→形容詞的轉(zhuǎn)類
2.3.4.4派生詞綴→名詞的轉(zhuǎn)類
2.3.5轉(zhuǎn)類詞與修辭
2.4縮略詞
2.4.1英漢字母詞
2.4.2英漢拼綴詞
2.4.3英漢數(shù)字簡略詞
2.4.3.1數(shù)字+每個詞的首字母或相關字母
2.4.3.2數(shù)字+有代表性的詞
2.4.4漢語縮略詞
2.4.4.1取全稱中每個詞的首字
2.4.4.2首詞的首字+第二個詞的第二個字
2.4.4.3每個詞的首字+具有共性的主體字
2.4.4.4取全稱中的首詞
2.4.4.5取全稱中的最后一個詞
2.4.4.6取全稱中最有代表性的兩個字
2.4.5縮略詞與修辭
2.4.5.1縮略詞的經(jīng)濟化效應
2.4.5.2縮略詞的陌生化效應所導致的新異效應
2.4.5.3縮略詞的諱飾功能
2.4.5.4關于漢語字母詞
2.5外來語
2.5.1音譯詞
2.5.1.1音兼意譯的傾向
2.5.1.2加形符的音譯傾向
2.5.1.3帶有根詞的音譯傾向
2.5.2意譯詞
3詞的語義關系
3.1語義分析和語義場
3.1.1語義場的定義及英漢語義場的差異
3.1.2語義場與修辭
3.1.2.1語義場內(nèi)的修辭選擇
3.1.2.2已有的語義場外的拓展
3.2同義關系
3.2.1“同義關系”的定義
3.2.2“完全同義”詞
3.2.3非完全同義詞以及利奇的七種意義
3.2.4詞項因多義性引發(fā)的不同類別的同義詞
3.2.5同義詞是共時的概念
3.2.6同義詞要區(qū)分“語言”和“言語”的概念
3.2.7同義關系與修辭
3.2.7.1同義選擇
3.2.7.2變換顯異
3.2.7.3變換避復
3.2.7.4同義反復
3.2.7.5委婉語
3.3反義關系
3.3.1反義關系的定義
3.3.2反義詞教學的四個重要觀點
3.3.3反義關系與民族文化特性
3.3.4反義詞與修辭
3.3.4.1英語的“矛盾修辭法”和漢語的“反映”辭格
3.3.4.2英語的irony和漢語的“反語”
3.4同形或同音異義關系
3.4.1同形或同音異義譯名的商榷
3.4.2同形同音異義
3.4.2.1同形同音異義詞的定義
3.4.2.2同形同音異義詞和一詞多義的區(qū)分
3.4.2.3元語言中的詞位同自然語言中的詞位是同形同音異義關系
3.4.2.4同形同音異義詞與修辭
3.4.3同音異形異義
3.4.3.1同音異形異義詞的定義
3.4.3.2修辭心理驅(qū)動下近音詞也屬于同音異形異義詞的范疇
3.4.3.3修辭心理驅(qū)動下同音或近音的詞組也屬于同音異形異義詞的范疇
3.4.3.4同音異形異義詞的消極作用
3.4.3.5同音異形異義詞與修辭
3.4.4同形異音異義
3.4.4.1同形異音異義詞的定義
3.4.4.2同形異音異義詞的錯讀現(xiàn)象
3.4.4.3同形異音異義詞與修辭
3.5一詞多義
3.5.1一詞多義的定義
3.5.2一詞多義與同形同音異義詞的辨異
3.5.3一詞多義與語境
3.5.4一詞多義與修辭
3.6上下義關系
3.6.1定義、漢語譯名以及漢語這方面研究曾有過的滯后
3.6.2上下義劃分中的文化差異
3.6.3上下義與修辭
3.6.3.1上下義詞選用時的常態(tài)
3.6.3.2上下義詞選用時的變異
3.6.3.3漢語使用上義詞的獨特習慣
3.7整體一部分關系
3.7.1整體一部分關系的定義
3.7.2整體一部分關系與修辭
……
4語義的演變
5與詞匯學和詞匯語義學相關度較大的幾個理論
6結(jié)語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