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以來,中國社會史研究產生了大量卓 有成績的學者和大批重要的學術成果。常建華編著的 《中國社會史經典精讀/現代學術經典精讀》是現代 學術經典精讀之一,《中國社會史經典精讀/現代學 術經典精讀》按照人、 文、事、時的標準,選擇了20多篇能夠大致反映中國 社會史研究進程的論文或經典著作(節(jié)選),并以開 放的視角和批判的的思維,對這些選文進行簡要介紹 和點評,以望對讀者在提高學術鑒別能力、學術素養(yǎng) 和奠定研究基礎等方面提供幫助。
常建華,1957年生,河北張家口人。1978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先后獲得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5年留系任教,現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明清史、社會史。擔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國社會史學會會長、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兼職教授、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獨立著有《宗族志》、《社會生活的歷史學》、《明代宗族研究》、《朝鮮族譜研究》、《乾隆事典》等書,合作編著多種著作,在海內外發(fā)表多篇學術論文。
前言
傅衣凌與《中國傳統(tǒng)社會:多元的結構》
張政娘與《古代中國的十進制氏族組織》
林甘泉與《秦漢帝國的民間社區(qū)和民間組織》
瞿同祖與《漢代社會結構》
何茲全與《中古時代之中國佛教寺院》
唐長孺與《南朝寒人的興起》
周一良與《敦煌寫本書儀中所見的
唐代婚喪禮俗》
伊沛霞與《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
博陵崔氏個案研究》
王曾瑜與《宋朝戶口分類制度略論》
陶晉生與《北宋士族婦女的教育》
陳高華與《論元代的稱謂習俗》
蕭啟慶與《元朝多族士人圈的形成初探》 前言
傅衣凌與《中國傳統(tǒng)社會:多元的結構》
張政娘與《古代中國的十進制氏族組織》
林甘泉與《秦漢帝國的民間社區(qū)和民間組織》
瞿同祖與《漢代社會結構》
何茲全與《中古時代之中國佛教寺院》
唐長孺與《南朝寒人的興起》
周一良與《敦煌寫本書儀中所見的
唐代婚喪禮俗》
伊沛霞與《早期中華帝國的貴族家庭:
博陵崔氏個案研究》
王曾瑜與《宋朝戶口分類制度略論》
陶晉生與《北宋士族婦女的教育》
陳高華與《論元代的稱謂習俗》
蕭啟慶與《元朝多族士人圈的形成初探》
何炳棣與《明清社會史論》
喻松青與《明清時期民間秘密宗教中的女性》
吳晗與《晚明仕宦階級的生活》
劉志琴與《晚明城市風尚初探》
森正夫與《(寇變紀)的世界——李世熊與明末清初
福建省寧化縣的地域社會》
施堅雅與《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
經君健與《試論清代等級制度》
郭松義與《清代人口問題與婚姻狀況的考察》
馮爾康與《十八、十九世紀之際的宗族社會狀態(tài):
以嘉慶朝刑科題本資料為范圍》
張仲禮與《中圍紳士:關于其在19世紀
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
蔡少卿與《關于哥老會的源流問題》
王慶成與《晚清北方寺廟和社會文化》
索 引
出版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