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指南》(《行走》雜志、《往西,寧靜的方向》主編 費勇帶你上路,陳坤大力推薦)
定 價:36 元
- 作者:費勇 著
- 出版時間:2013/10/1
- ISBN:9787539965260
- 出 版 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I267
- 頁碼:237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32開
《行走指南》是一本反游記的游記。這是一次思想上的行走。
《行走指南》是一本關于路上的書,這里討論的是路上的各種可能性。作者費勇時而在城市里游弋,時而在田園里懷想,此時徜徉在山水中,彼時又迷失在游的烏托邦里。他踏遍歧異的道路,走過那些從前的遺跡、他臨摹行者的姿與影,探討車站的結構與韻味,聆聽路上的那些偶遇,尋找隱藏在旅館里的另一種夜色……
作者費勇用本雅明式的寫作手法,帶領我們從“行走”出發(fā),在閱讀路上各種場景的可能性后,讓我們從充斥商業(yè)與浮夸色彩的“旅游”里剝離出來,重回“行走”最原初的意義。
《行走指南》的主要篇章曾在《天涯》、《花城》、《香港文學》等雜志刊出,獲得好評。評者認為費勇透過旅行,詮釋的是“現(xiàn)代人的精神生活狀態(tài)”,而費勇文字的魅力“得力于敏銳觀察和富于智慧的思辨,在我們這個一派浮華之聲的時代,顯示出難得的沉入生命的努力!
我們把門一關,一腳跨出去,家就在后面了,固定的、可靠的就留在了后面。前面呢,是可能性、道路、相遇、離別,諸如此類,是一個流動的世界,一層一層地徐徐展開! ⌒凶撸巧囊环N狀態(tài),是一種隨時隨地的動作,包含著生命內在的渴望、掙扎、喜悅、痛苦…… 一方面人們總是在尋求安定的家,但安定必然意味著束縛,于是,另一方面人們又想著要飛,要流浪,要自由自在……我們從自己家的窗外望著遠方,憧憬著漫游的愉快與激情;我們在黃昏的路上凝望著回家的路標,渴盼著家的溫暖與安寧。 為生命找到一種新的感覺,對那些冒險的人而言,比什么都重要。只是重復庸常的生活,生如同死,而轟轟烈烈、徹底的一搏,即使一敗涂地,也算是活過一回! ‖F(xiàn)在我們在這里,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像戰(zhàn)場一樣的人為世界里,在囚縛、算計里耗費生命,當累了,厭倦了,還會偶爾想起陽光下的坦坦蕩蕩、一無掛牽,因而會想著回到那山與水之間。
費勇,1965年生于浙江,1980年入讀大學,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曾任暨南大學中文系主任、第48屆萊比錫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F(xiàn)為《行走》主編、暨南大學教授、文藝學博導。主要著作有《張愛玲傳奇》、《言無言—空白的詩學》、《不焦慮的活法:金剛經(jīng)修心課》等,另有譯著《時尚的哲學》。
2011年8月,著名演員陳坤發(fā)起“行走的力量”,帶著大學生徒步西藏。2012年11月,陳坤宣布擔任“行走”系列圖書的出品人,他對記者說“這套書由費勇老師擔任主編,費勇老師寫過解讀佛經(jīng)的書,我自己從他的書里獲得很多教益,我很高興能夠和他攜手一起做行走系列的圖書。”行走系列的第一本《往西,寧靜的方向》、第二本《呼喚潔凈的世界》、第三本《在遠方遇見自己》相繼出版,成為別具一格的心靈讀物。這本《行走指南》是費勇對于行走獨特的思考,不僅洋溢著文字的美,更充滿著實驗性的思路和寫法。
寫在出版之前
序/上路
行者
前方是不可知的未來,而留在后面的只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驛站。既沒有目標的召喚,也沒有故鄉(xiāng)的牽引。他們只是在浪游,從一個空間到另一個空間,不為什么的,為浪游而浪游。
流浪者——游客——冒險家——漫游者——信徒
車站
車站是活動著的——幾乎是永遠地活動著的——并置詩學。當你站在出口處的人潮里往旁邊一看,發(fā)現(xiàn)不遠處就是售票處、候車大廳,無數(shù)的人正在買票,正在進入。出發(fā)與到達如此緊密地同時顯現(xiàn)。車站在出口處終止時,它已經(jīng)成就了一種結構,一種將生活中出發(fā)與到達這一對本原性元素高度融合的結構。
月臺——候車室——出口處——廣場——地鐵車站——小站
旅館
寫在出版之前
序/上路
行者
前方是不可知的未來,而留在后面的只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驛站。既沒有目標的召喚,也沒有故鄉(xiāng)的牽引。他們只是在浪游,從一個空間到另一個空間,不為什么的,為浪游而浪游。
流浪者——游客——冒險家——漫游者——信徒
車站
車站是活動著的——幾乎是永遠地活動著的——并置詩學。當你站在出口處的人潮里往旁邊一看,發(fā)現(xiàn)不遠處就是售票處、候車大廳,無數(shù)的人正在買票,正在進入。出發(fā)與到達如此緊密地同時顯現(xiàn)。車站在出口處終止時,它已經(jīng)成就了一種結構,一種將生活中出發(fā)與到達這一對本原性元素高度融合的結構。
月臺——候車室——出口處——廣場——地鐵車站——小站
旅館
你所預料到的,以及你所沒有預料到的,在我們親歷其間或置身其外的旅館,像推理小說一樣,隨著一個又一個陌生男女的腳步,懸疑漸漸展開。一切的進與出都在旅館的夜色里錯落有致,而陽光稍稍蘇醒,就戛然轉換成另一種節(jié)奏。
夜色——小旅店——大飯店——房間
山水
作為媒介的山與作為媒介的水有著深刻的共同點:借視角的轉換把人引向深邃與廣闊,或者說,把人從日常的有限性中解放出來趨于終極的無限性。也就是說,它們自然地具有一種返回原初的功能。
這里/那里——遠望/仰望——攀爬/徜徉——山之巔——水之湄——在風景區(qū)里/外
樂園
它是虛假的,因為它是建造出來的,它隨時可以消失;它是真的,因為你真的能夠身處其間,而且像在日常生活里那樣行動,卻又完全不受日常中的各種界限束縛,你在樂園里,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在它的內部,你可以飛翔,沒有邊界。
模仿/虛構——迪斯尼樂園——世界之窗——賭場——園林
遺跡
遺跡的魅力正在于向我們敞開無數(shù)細微的細節(jié)。宏大的歷史或傳奇,在如此細微生動的線索中,再次復活了它們本來的質感。你在落日里孤獨凝視,或在講解員的抑揚頓挫里顧目四盼,飛翔著的是那些故事與意象,但是,誰能說出那些故事與意象呢?
記憶——現(xiàn)場——線索——化石——廢墟
道路
道路不論以何種形式顯現(xiàn),都是一種痕跡,一種體現(xiàn)著意志和欲望的痕跡,也是力量和技藝的痕跡。道路的滄桑,恰恰是存在的滄桑。道路即我們的生活方式,或者說,是我們與世界、與他人連接的方式。
林中路——古道——速度——邊界
路遇
最好不要說,至少不要說下去。讓故事只是個開始。就懸在開始的那個瞬間。在路上的很多地方,我們遇到了,僅僅遇到而已。無非是擦肩而過,無非是眉來眼去,無非是一夜風流,無非是沒完沒了……結果千篇一律,但細節(jié)卻千差萬別。
當一個男人/女人遇到一個女人/男人——那是如何溯源回流的執(zhí)著啊——別一樣的人別一樣的地方——在路上看別人過年——充滿水霧的早晨,在渡輪上——一轉身,就走了
城市
這是在城市,你看過去,對面走來的,身后走過的,擦肩而過的,都是陌生人,不知道他們是誰,他們也不知道你是誰。何況你是一個路人,即使居于這座城市,在你居住的街道上,你見到的仍是陌生的臉孔。一切都是不確定的,連你自己,都常常忘了你自己是什么人。在什么都標示得清清楚楚的街道上,我們竟然常常失去了方向。
穿行——游蕩——迷亂——標志物——路燈——商場
田園
如果在路上,有一輛開往春天的地鐵,我愿意它開往油菜地。有什么地方比油菜地更春天呢?蜜蜂,花的香味,鮮艷的黃色、綠色,還有附近的紅色,這就是春天了。
池塘——四季——野菜——文學中國
跋/路上
序/上路
為什么要上路呢?億萬年前,我們洞穴里的那些祖先,是哪一個最初離開了他(她)的族群,獨自走向遙遠的未知的遠方?是因為覓食時迷失了方向?還是因為受到了族人的排擠?或者,只是為著一種神秘的好奇心?那時候,其實并沒有路。那個上路的人在濃密的叢林里摸索。他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野獸與植物,一個他從未見到過的世界隨著他艱難的跋涉漸漸展開,他時而會恐懼,時而會驚喜。無法想象他第一次見到陌生事物時的表情是怎樣的,尤其是無法想象他與另一個人或另一群人相遇時的情景是怎樣的。我不知道如何讓時間回溯到地球上人與人第一次在路上相遇的那一時刻。從那一時刻以后,有多少人開始在路上來來往往,或者為了尋找,或者為了逃避,或者是出去,或者是回來,或者是為著一個明確的目的,或者是為著一個朦朧的希望。
在鄉(xiāng)村的雪夜,夜行人的足音清冷地飄進那些入夢者的枕邊。然后,在雪后初晴的早晨,你解開系在柳樹上的纜繩,一艘小船帶你上路。那時候很小,喜歡坐在城市的街邊,看著人來人往,車去車來。很久以后,在9點10分,你進入車站,離開這個城市,上路。每天有多少人開始第一次的遠行?有多少人在路上?我們把門一關,一腳跨出去,家就在后面了,固定的、可靠的就留在了后面。前面呢,是可能性、道路、相遇、離別,諸如此類,是一個流動的世界,一層一層地徐徐展開。前面的一切,全部從上路的那一時刻開始,已經(jīng)注定的或可以改變的,回歸或永遠漂泊,即將發(fā)生或不會發(fā)生,所有的懸念都在你的腳步聲里,在星空下回蕩。
我的出發(fā)從某一個字的音節(jié)開始。然后,在一種旋律里,我讓自己的想象與感覺,在風中變得有形,可以觸摸。好像是托德?阿揚1990年一幅畫的題目:游客是丑陋的存在。與游客有關的一切都在摧毀著最深刻與最自然的韻味,把一切美好的詞語,例如風景、行走、山水等等,收編為一種時尚的調味劑,一種生活方式的符號,一種情調的標志,一種消費的層級。在如此墮落的年代,居然有那么多人宣稱自己熱愛自然、熱愛旅游,看起來是如此荒謬。
我的出發(fā)從一個字的音節(jié)開始。然后,在一種旋律里,我想透過文字,讓這個美好的詞語“行走”不再輕佻,不再浮華,而是回到它原初的意義。行走,是生命的一種狀態(tài),是一種隨時隨地的動作,包含著生命內在的渴望、掙扎、喜悅、痛苦……與行走有關的詞語:出發(fā)、到達、方向、歧異、激情、原點等等,是一些還沒有被污染的詞,保持著鮮活的力量和色彩,它們不會引導我們到此一游到處一游,然后用情調包裹一些浮光掠影,它們所指向的,只是日常生活以及日常生活所隱藏著的曲折和廣闊。
所以,這不是一本游記。這里的文字與旅游沒有任何關系。與什么有關,以及這是一本什么類型的書呢?這正是我自己要詢問的。
流浪者
許多被認為或自以為是“流浪者”的人,其實并不是真正的流浪者。例如,那位寫了“為什么流浪”“為了夢中的橄欖樹”之類魅惑性句子的三毛,與流浪沒有任何關系。她把旅行當作了流浪(那位漫畫中的三毛倒是可以以“流浪者”稱之)。一位真正的流浪者,沒有家鄉(xiāng),如果他(她)選擇自殺,只會死在路邊的樹上,或者路上的河畔。最為重要的是,真正的流浪者沒有身份,就像《詩經(jīng)》中說的: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這個在天地之間行走的人是誰呢?沒有人會知道,甚至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缎氯A字典》解釋“流浪”一詞:漂泊無定。也許說出了流浪者內在與外在最鮮明的特征。如果你真的想做一個流浪者,那么,首先你必須放棄你的固定居所和固定身份。換一種說法,流浪者所有的色彩都來源于他們的不確定性,他們今天在這里,明天就可能到了那里;他們今天做這個,明天就可能去做別的什么。他們總是在路上。前方是不可知的未來,而留在后面的只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驛站。既沒有目標的召喚,也沒有故鄉(xiāng)的牽引。他們只是在浪游,從一個空間到另一個空間,不為什么的,為浪游而浪游。
流浪者有時會在某地停留,這時,他們就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陌生人,成為某一個固定社區(qū)的邊緣。在我從前生活過的鄉(xiāng)村,在村東面的桑樹地里,有一間小小的茅屋,那里面住著一個中年的剃頭匠。誰都不知道他從哪里來。他在某一天經(jīng)過這里時,發(fā)現(xiàn)了這么一塊美麗的桑樹地,還有這么一間不知是誰留下的茅草屋,剛好,那個時節(jié),他感到累了,他想停下來。而剛好,這個村需要一個剃頭匠。于是,他就在此地住了下來。人們開始時還會對他的過去好奇,但漸漸地,只知道頭發(fā)長了就去東邊。然后,可能是過了兩年或三年,某一天的午后,當有人穿過一片開滿著白色花朵的梨樹林去東邊的茅屋想要剃頭時,發(fā)現(xiàn)那個據(jù)他自己說姓張的男子已經(jīng)不知去向了。然后,漸漸地,他從人們的記憶中徹底消失。誰也不知道他最終去了哪里。又是很久以后,村上的某個人從很遠的外地回來,告訴大家一個驚人的消息,他在什么什么地方什么什么場合見到了那個剃頭的老張。全村人又想起在他們的生活中還曾經(jīng)有過這么一個人,在接下來的幾天或幾個星期,他們會談論這個老張從前的種種,猜測他現(xiàn)在的境遇,諸如此類。
而在另一個村莊,我聽到的版本是這樣的:外來的流浪者老張與本村的一個姑娘戀愛了,然后他就永遠地成了這個村的人。千篇一律地,那些女孩子們的愛情一次一次地把一個一個的流浪者收編為本地的居民。我們在電影中甚至見過美麗的貴族女孩愛上一個流浪漢。這種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幾千年都遇不上一次的故事,在電影中的結局也只能是一個悲劇。事實上,與流浪者的愛情大抵以悲劇收場。這是典型的絕望的愛情。愛得越深,絕望也就越深。一個要繼續(xù)向前,一個難舍家園。關于流浪的愛情,我記憶中最悲哀的小說是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在山間旅行的男孩子,深深地被流浪的戲班子里的一個女孩子所吸引。但是,除了分離,似乎沒有別的可能。
說到戲班子,我想起那些終年流浪的族群,例如吉普賽人、馬戲團等等。流浪不一定是獨來獨往,還可以以群體的面貌出現(xiàn)。從前有一個戲班子,經(jīng)過我們村時停了下來,搭起了戲臺子。他們中有幾個男孩子與女孩子,不到一天就和我們混熟了。但是,幾天后就要相互道別,F(xiàn)在還清晰地記得,我們在黃昏里目送他們向著村的西面漸漸消失,他們中的兩個孩子在很遠處還回頭向我們張望。那時候我們還是孩童,不懂得離別的悲哀,只是有一點迷茫的惆悵而已,不明白何以他們必須要走,而我們只能留在此地。
大都會里到處充斥著成群結隊的流浪者,從市區(qū)的人行天橋、火車站,到城鄉(xiāng)交界處的許多角落。與城市的繁華并行地存在著一個流浪者的國度。但奇怪的是,大多數(shù)城市人對此視而不見。你每天要從豪華的寫字樓進進出出,你必經(jīng)的立交橋上總是坐著兩三個衣衫襤褸的人,你有沒有注視過他們10秒鐘以上?有沒有想過他們到底是職業(yè)的乞丐,還是真正無家可歸的流浪者?有沒有想過他們到底從何而來?這是城市有趣的景觀:那些邊緣性的、外來的、底層的個體或族群可以棲居在城市來來往往的喧嘩中心,而只是像靜默的不存在似的透明存在,幾乎引不起人們任何的注意。這與鄉(xiāng)村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任何一個外來的人都會在鄉(xiāng)村引起騷動。城市是各種相異因素的大雜燴,人們在紛亂的音與色中已經(jīng)變得麻木不仁(另一種說法:城市是民主的、寬容的)。
流浪者常常讓我們驚覺生存中悲慘的一面。讀一讀狄更斯、雨果等人的小說,可以看到工業(yè)革命時代在倫敦、巴黎這樣的大都會流浪兒的凄楚生活。大多數(shù)流浪者都是被家庭拋棄了的孩子,或者是離家出走的孩子、殘疾人、精神病人、失業(yè)者,諸如此類。如果我們追尋街邊流浪者的淵源,也許,關于流浪的浪漫想象就會徹底破碎。其實,只要想一想在寒冷的深夜蜷縮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誰還會羨慕流浪者呢?
但是,流浪依然是極具蠱惑性的詞語。我們在網(wǎng)上或時尚雜志上,常?吹健半S風流浪的女孩”“今年夏天我們一起去流浪”之類的句子。荷蘭的一家旅游公司推出了“像倫敦的流浪漢那樣生活”的旅游項目,不少人報名參加。在日常中常常聽到這樣的感嘆:真想去流浪。有人真的走了,走到很遠的地方,走了很多年。然而,一旦心中的創(chuàng)傷已經(jīng)被歲月與異鄉(xiāng)的風撫平,他(她)最終仍然會回到自己的故鄉(xiāng)。許多人的流浪其實只不過是一種短暫的逃避,或者不過是從塵網(wǎng)中暫時的抽身而出。我把這些基于想象與逃遁的漂泊看作是模擬的流浪,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漫游”。
人們面對流浪者既有居高臨下的同情,又有羅曼蒂克的向往與羨慕。這反映出人類內心永恒的矛盾:一方面人們總是在尋求安定的家,但安定必然意味著束縛,于是,另一方面人們又想著要飛,要流浪,要自由自在;而無牽無掛的代價是不安與寂寞,于是,又要回家。就這樣周而復始。我們從自己家的窗外望著遠方,憧憬著漫游的愉快與激情;我們在黃昏的路上凝望著回家的路標,渴盼著家的溫暖與安寧。
我自己看著那些永遠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在同情或羨慕之外,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人類恒在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與生存狀態(tài)。流浪者仿佛一尊時間的雕像,如同那些與我們同在的原始部落,是時間的殘余物。從流浪者的姿態(tài)里,你是否讀出了游牧時代的紋路,以及人類從開始到今天從來沒有消失過的內在激情?尤其繁華都市里的流浪者,似乎是烙在現(xiàn)代、時尚、進步這些語匯深處的洪荒記憶。
當流浪者在微明的晨曦里睜開惺忪的眼睛去看我們這個世界時,全世界從他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人類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