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課·下:經典外國片導讀》遵循世界電影史的發(fā)展脈絡,遴選了50余部在世界電影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優(yōu)秀影片,并以一部影片文本為單位,以導讀的形式對每部影片進行深入的分析,為讀者厘清世界電影史的發(fā)展線索和入門導引。所選片目涵蓋了美國歐洲(法國、德國、西班牙、瑞典等國)、亞洲(日本、伊朗)的影片;既有早期的默片,也有近年來產生較大影響的新作;同時,兼顧不同的影片類型,既有文藝片,也有喜劇片、黑幫片、動作片等。
《電影課·下:經典外國片導讀》為《電影課·上:經典華語片導讀》的下冊。
陳旭光,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影視系主任及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高教影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著有《詩學:理論與批評》等等
1.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瘋狂社會與"威權"崇拜
2. 《戰(zhàn)艦波將金號》:蒙太奇的覺醒
3. 《大都會》:科幻外衣、政治影射與基督教救贖
4. 《公民凱恩》:好萊塢現(xiàn)代電影的"處女作"
5. 《卡薩布蘭卡》:意識形態(tài)焦慮與西部神話
6. 《偷自行車的人》:平凡人的生活
7. 《羅生門》:陰陽兩界,復調人生
8. 《鄉(xiāng)村牧師的日記》:布列松的"電影書寫"
9. 《東京物語》:"禮"的恪守與和諧之美
10. 《雨月物語》:東方傳奇中的時代主題
11. 《野草莓》:影像對哲思開放的可能性
12. 《四百擊》:個人與僵化價值秩序的碰撞
13. 《雁南飛》:硝煙中的薔薇
14. 《廣島之戀》:記憶的維度與創(chuàng)傷的寓言
15. 《精神病患者》:驚悚的精神分析電影 1.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瘋狂社會與"威權"崇拜
2. 《戰(zhàn)艦波將金號》:蒙太奇的覺醒
3. 《大都會》:科幻外衣、政治影射與基督教救贖
4. 《公民凱恩》:好萊塢現(xiàn)代電影的"處女作"
5. 《卡薩布蘭卡》:意識形態(tài)焦慮與西部神話
6. 《偷自行車的人》:平凡人的生活
7. 《羅生門》:陰陽兩界,復調人生
8. 《鄉(xiāng)村牧師的日記》:布列松的"電影書寫"
9. 《東京物語》:"禮"的恪守與和諧之美
10. 《雨月物語》:東方傳奇中的時代主題
11. 《野草莓》:影像對哲思開放的可能性
12. 《四百擊》:個人與僵化價值秩序的碰撞
13. 《雁南飛》:硝煙中的薔薇
14. 《廣島之戀》:記憶的維度與創(chuàng)傷的寓言
15. 《精神病患者》:驚悚的精神分析電影
16. 《青春殘酷物語》:日本"新浪潮"與青春的影像囈語
17. 《八部半》:戲如人生的夢幻隱喻
18. 《紅色沙漠》:內心風景的外化綻現(xiàn)
19. 《2001:太空漫游》:宇宙啟示錄
20. 《魂斷威尼斯》:藝術與生命的挽歌
21. 《教父》:科波拉的美國夢想與家族情懷
22. 《資產階級的審慎魅力》:夢境與現(xiàn)實的荒誕與反諷
23. 《出租車司機》:孤獨者的自我救贖
24. 《鐵皮鼓》:民族的荒誕敘事
25. 《陸上行舟》:著魔的銀幕
26. 《鄉(xiāng)愁》:咫尺時光中的孤獨份量
27. 《德州巴黎》:尋找的旅程
28. 《再見,孩子們》:兒童視角下的戰(zhàn)爭陰影
29. 《天堂電影院》:電影與人生
30. 《薇洛妮卡的雙重生活》:神秘主義的生命追問
31. 《辛德勒的名單》:平凡的救贖
32. 《赤裸裸》:身體的隱喻與赤裸的真實
33. 《天生殺人狂》:風格與暴力的辯證關系
34. 《低俗小說》:獨立電影的一種范式
35. 《這個殺手不太冷》:愛在罪惡都市里的影像表達
36. 《烈日灼人》:大時代的溫暖傷痕
37. 《暴雨將至》:圓型敘事與后殖民話語
38. 《阿甘正傳》:"傻瓜"的美國史詩
39. 《破浪》:反叛者的宣言
40. 《花火》:亦正亦邪的暴力書寫
41. 《櫻桃的滋味》:追問死亡的旅行
42. 《羅拉快跑》:命運的狂奔
43. 《永恒與一天》:文化迷思與鏡頭之美
44. 《兩桿大煙槍》:紅茶掩映下的爵士搖滾
45. 《關于我的母親》:走出男性身份缺失的文化焦慮
46. 《地下》:一個民族的笑淚與狂想
47. 《大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48.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貧民窟里的童話
49. 《入殮師》:小人物的生死物語
50. 《阿凡達》:電影3D新紀元
附錄:外國電影精品編年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