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在文化戰(zhàn)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創(chuàng)新工程)
定 價:128 元
- 作者:盧國龍 主編
- 出版時間:2014/5/1
- ISBN:9787516141656
- 出 版 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B929.2
- 頁碼:839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本書概括介紹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民間宗教在我國的發(fā)展歷史,并根據國家頒布的數據,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這幾大宗教的發(fā)展狀況,包括宗教職業(yè)者和普通信教人數的統(tǒng)計與區(qū)域分布、信教者職業(yè)與文化程度的變化,信仰的狀況,宗教儀式儀軌的變化,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與經濟相對落后地區(qū)宗教信仰表現出的不同特點以及民族地區(qū)宗教信仰的變化等,深入探討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條件下宗教在社會各個層面所起的作用,宗教在國家文化戰(zhàn)略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在文化建設中發(fā)揮宗教的積極作用。
第一編
總報告——變革社會中的宗教角色
一兩種質疑、一條出路
二一種特性、兩重作用
三面向社會、各展所長
四結語
總報告的階段成果及學術梳理
一清代宗教文化及其對當代宗教格局的影響
二宗教生態(tài)話題背后的現實宗教問題
三隆禮以率教邦國之大務
第二編
第一章佛教現代化轉型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一佛教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國特色
。ㄒ唬┳g傳階段(前2-580)
。ǘ﹦(chuàng)造階段(581-998) 第一編
總報告——變革社會中的宗教角色
一兩種質疑、一條出路
二一種特性、兩重作用
三面向社會、各展所長
四結語
總報告的階段成果及學術梳理
一清代宗教文化及其對當代宗教格局的影響
二宗教生態(tài)話題背后的現實宗教問題
三隆禮以率教邦國之大務
第二編
第一章佛教現代化轉型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一佛教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國特色
(一)譯傳階段(前2-580)
。ǘ﹦(chuàng)造階段(581-998)
(三)融合階段(999-1898)
。ㄋ模┏诫A段(1898-)
二佛教的現代化轉型——百年滄桑
。ㄒ唬1911-1948傳統(tǒng)文化批判浪潮中的幸免者
(二)1949-1978海峽兩岸不同取向的現代化歷程
。ㄈ1978-2011從不自覺到自覺的現代化轉型
三佛教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舉足輕重
。ㄒ唬└母镩_放后的大趨勢——落實政策與穩(wěn)健發(fā)展
(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進程中的中國佛教
四佛教在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中的地位與作用——邦國大務
。ㄒ唬┈F代中國是否需要建立具有文化戰(zhàn)略意義的“教體系”?
。ǘ┓鸾淘诂F代中國教化體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是什么?佛教如何適應這個位置和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即加速現代化轉型?
。ㄈ┲袊鸾淘谛率兰o應該樹起“人本佛教”的旗幟
。ㄋ模┓鸾棠芊駷檎涡叛雠c宗教文化取向的并行不悖提供可能性?
第二章中國南傳佛教在文化戰(zhàn)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國南傳佛教文化主體性30年發(fā)展狀況
(一)佛學建設
。ǘ┏霭嫖
。ㄈ⿻h及其主題
。ㄋ模﹥x式活動
(五)宗教教育及信徒文化素質
二中國南傳佛教實體量30年發(fā)展狀況
(一)活動場所的數量及規(guī)模
。ǘ┬磐綌盗考胺植
(三)社會服務、公益等事業(yè)
(四)中國南傳佛教的機構組織及管理模式
。ㄎ澹┲袊蟼鞣鸾探洕鸂顩r
(六)與海內外的社會聯系
……
第三編
第四編
。ㄋ模┮了固m教
伊斯蘭教自唐代傳人中國,隨著僑居的商人使節(jié)等逐漸在中國扎根繁衍,形成一個有著特殊宗教認同的文化群體。這個新生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的方方面面,有著許許多多不同于原生地的東西,他們要生存和發(fā)展,必然面臨著如何適應這個社會,如何與非穆斯林打交道的挑戰(zhàn)。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形成了在全國范圍內“大分散”,但在特定區(qū)域內又是“小聚居”的格局。由于小聚居,信奉伊斯蘭教的群體可以保持其傳統(tǒng)的信仰、禮儀和生活方式;但是“大分散”的格局又使他們始終生活在一個更大的文化共同體內。在此過程中,作為外來宗教的伊斯蘭教,與漢代傳人中國的佛教一樣,也開始經歷其本土化的進程。至明代,隨著“回回”民族的逐漸形成,中國伊斯蘭教的本土化進入新的階段。明清之際,這種本土化的進程又有所加速。從外在的形式說,最突出的代表是建于明清的清真寺大多采取了中國寺廟式的建筑格局,而且巧妙地用中國式的樓亭實現“呼拜”的功能。從教義學說的建設來看,明末“回儒”王岱輿①所開辟的漢文譯著事業(yè),在清代的張中②、伍遵契③、馬注④、劉智⑤、馬德新⑥等人的大力推進下取得顯著成就。他們在其論著譯著中“以儒詮經”,大量引用中國文化中的道、真、一等概念,將伊斯蘭教的“真一”與程朱理學的“太極”結合起來,將儒家“格物致知”的修養(yǎng)學說用于伊斯蘭教“認主獨一”的修道過程,認為回儒“道本同源”,主張穆斯林既要堅守“人道五典”,又要堅守“天道五功”等!皾h文譯著的大批出現,打破了伊斯蘭教與儒佛道長期隔閡的狀態(tài),使它進入中國學術交流渠道之中,一方面推動了伊斯蘭教中國化的過程,另一方面,也促使伊斯蘭教理論超出教內局限,在社會生活的更大范圍內起作用。中華民族多樣性的文化由此而更加豐富和繁榮!雹
伊斯蘭教在清代的另一變化是門宦的興起。伊斯蘭教從唐代傳人中國到明末,既無教派之爭,又無門宦。在信仰與組織活動上屬于遜尼派,即遵循傳統(tǒng)的伊斯蘭教教義教規(guī),在教團組織中實行互不隸屬的單一教坊制(以清真寺為中心,由周圍的穆斯林居民組成地域性的宗教團體)。教務管理上采取教長或阿訇聘請制和“三掌教”制。②隨著“蘇非”(Sufi,伊斯蘭教的神秘主義派別,產生于7世紀末期)的傳人,遜尼派的一統(tǒng)格局被打破。明清之際,一方面是教長的個人財富日益增長,另一方面是蘇非在西北地區(qū)扎下根來,它所倡導的神秘主義、順從和克己學說,使教主具有了無上權威。
這兩種情況的結合,便產生了中國的門宦制度……其特點是各門宦教主兼宗教領袖與大地主,形成高門世家、教權世襲,具有種種封建特權,在宗教等級制下實行封建剝削壓迫;上有教主、道堂,下有清真寺,組織嚴密,各清真寺教長由教主委托[派]和領導,上下是絕對隸屬關系;教徒要絕對服從和崇拜教主認為教主是引導他們進入天堂的人,教主死后在教主墳地建立亭屋,教徒上墳念經,頂禮膜拜。③西北地區(qū)逐漸形成“四大門宦”:①虎非耶,又稱“低聲派”,有20多個支系(主要有花寺、穆夫提、北莊和胡門);②嘎的林耶,又稱格底林耶,其下分大拱北門宦、香源堂、阿門、七門、韭菜坪等支系;③哲赫林耶,又稱“高聲派”;④庫不林耶,亦稱“張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