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時空觀并不是超越文化差異的普遍性東西,各種文化一定有其固有的模式。那么,日本文化具有怎樣的時空觀呢?獨特的時空觀使日本文化具有怎樣特征呢?作者憑借豐厚的學識和廣博的閱歷,從古代神話、信仰體系中探求日本文化中的時空觀的原型,并透過這些原型在藝術與文學作品中的具體表現(xiàn),論述了傳統(tǒng)的時空觀對日本人的行為方式所產生的影響。
在日語中,有“將往事付諸流水”這樣的說法。那是說:應該早一點忘記已經(jīng)過去的糾紛,不要老是糾纏過去的事情,那樣有利于個人、集團現(xiàn)在的活動。但是,那在另一方面又意味著個人以及集團都沒有必要對過去的行為負責。當然,這是程度上的問題,不論在哪種文化中,追溯到過去追究責任的做法是有限度的。例如,刑法有時效,這種情況并非只存在于日本。不過,可以說在日本社會,很多人有這樣一種明顯的傾向,那就是:為了順利地過現(xiàn)在的生活而不拘泥于過去;與其在法庭上解決糾紛,不如將過去付諸流水以實現(xiàn)和解。那樣做有時更省事、更實際。但是,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正如人們反復指出的那樣,德國社會沒有將奧斯威辛集中營付諸流水,而日本社會則試圖將“南京大屠殺”付諸流水。其結果是,德國和法國恢復了信賴關系,而日中兩國國民卻沒有建構起信賴關系,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 關于未來,則有“哪知道明天會刮什么風”的說法。那恐怕有雙重的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說:因為未來的狀況不可預測,所以與其為未來的事情操心,不如關注現(xiàn)在的狀況;另一層含義是說:因為不知道風向會怎樣變化,所以到時候根據(jù)情況決定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
加藤周一,1919-2008,評論家、作家、學者。1943年畢業(yè)于東京大學醫(yī)學部,醫(yī)學博士。1946年以長篇文學評論《1946年:文學的考察》受到世人注目。曾任上智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等。他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提出的“混合文化論”廣為人知,其力作《日本文學史序說》是日本文學研究的經(jīng)典著作,他本人則被譽為當代日本“百科全書式”的學者。著有《文學與現(xiàn)實》(中央公論社,1948年)、《美的日本》(角川書店,1951年)、《日本的內與外》(文藝春秋,1969年)、《現(xiàn)代歐洲的精神》(筑摩書房,1975年)、《對我來說的20世紀》(巖波書店,2000年)、《20世紀的白畫像》(筑摩新書,2005年)等。
序言/1 生活在“現(xiàn)在一此處”/1 概念的框架/3 本書的構成/6 第一部 時間 第一章 時間的類型/1 猶太教的時間/1 古希臘的時間/4 古代中國的時間/6 佛教中的時間/8 《古事記》的時間/11 日本文化的三種時間/13 第二章 時間的各種表現(xiàn)/17 日語的特征/17 語句順序/17 時態(tài)/20 日語文學/24 物語的文體/24 抒情詩的形式/31 連歌的“現(xiàn)在一此處”/35 俳句的時間/38 隨筆的特點/43 藝術與時間/44 “音色”與“停頓”的音樂/44 身體表現(xiàn)/47 繪畫中的時間/48 第三章 行為方式/53 從神佛習合到擺脫信仰/53 貫徹順應大勢和內在化/59 第二部 空間 第一章 空間的種類/69 歐洲文明的空間/69 中國文明的空間和東亞世界/72 創(chuàng)世神話的空間認識/75 封閉的空間/78 村落的內與外/80 遠方和村落/84 空間的三種特征/89 第二章 空間的各種表現(xiàn)/95 建筑空間/95 茶室的空間/95 崇尚水平線/98 非對稱的美學/101 繪畫的空間/107 開閉的空間與繪畫/107 主觀主義傾向/112 第三章 行為方式/115 開閉的對外關系/115 共同體的開閉和集體主義/119 第三部 “現(xiàn)在=此處”的文化 第一章 部分和整體/123 第二章 逃脫與超越/127 關于逃脫的愿望/127 逃脫“現(xiàn)在”/129 逃脫“此處”/131 避難這種選擇/133 超越時空間/136 后記/140 譯者后記/143
但是,時間的非可逆性并不是原原本本地被投影在歷史過程中。歷史朝目的地或者目標前進的趨勢存在于長期的框架中,而不是在短期的細部。從埃及逃脫的以色列人集團在紅海擺脫了追趕過來的法老的軍隊,紅海的水一分為二,拯救了他們。這樣的事情只發(fā)生一次,而不可能發(fā)生第二次。他們橫貫沙漠,但等待著他們的是重重困難:沒有水,也沒有食物。因此他們猶豫:到底是前進還是后退,是堅持走到“約定的地點”,還是退回到埃及呢?以色列人不是被動地、順其自然地前進,而是在經(jīng)歷了痛苦思索、迷茫之后,才做出了積極向前的選擇。“流淌著乳汁和蜂蜜的國度”固然是神的承諾,但那并不是無條件的,只有在舍棄其他神、侍奉唯一神的時候那才會出現(xiàn)。那是神與以色列人之間簽訂的雙向性契約,他們前進就是在履行契約,而打退堂鼓回到埃及眾神之下則是違反契約。在后者的情況下,神不受契約的約束。相反,如果神不賜予他們“約定的地方”,也不遵守諾言的話,以色列人大概不會去盡義務侍奉唯一神吧?偠灾,對于他們來說,哪怕在契約很難履行的情況下,也只有兩種選擇即尊重或者不尊重與神的契約。換句話說,也就是在未來要實現(xiàn)的目的(“約定的地方”)和現(xiàn)在要解決的問題(從現(xiàn)在所處的困境中擺脫出來)這兩項中,選擇把哪個放在優(yōu)先位置。 那么如何進行選擇呢?那由集團成員即個人的意志所決定。在做決定的時候,神不會以“神托”的形式介入,巫女所告知的“命運”也不會對之產生影響。另外,領導人摩西不僅不會勸導,甚至還想方設法使集團不要向個人施加壓力?偠灾,個人不論在何種意義上都不會受到外部力量的強制。在這種意義上,他們可以自由地做出決定。個人的自由決斷結集起來形成集團的意志,他們選擇與神簽訂契約,朝目的地前進。因為前進是以色列人的歷史,所以他們創(chuàng)造了他們自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