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中國五代十國時南唐末代國君,史稱李后主,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杰出的詞人,他創(chuàng)作的許多詞句流傳至今。而其中一句“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似乎闡述了李煜一代后主的興衰榮辱。他一心潛沒于詩詞文學的深海,卻不喜關心朝政和國家大事,對于身為一個皇家的他,從無鶴立群雄當皇帝的心思。李煜本人的這種價值取向及性格特征,決定了他人生的悲劇。
本書在盡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礎上,認真吸納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編年為經,以史實為緯,輔以文學手法,把筆力集中在李煜人性糾結處的真性情上。全書架構大氣,史實清晰,人物性格凸顯,故事好看。
全書架構大氣、情節(jié)細膩,人物、故事、詩詞相得益彰,好看。
郭啟宏,男,1940年生。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一級編劇兼北京戲劇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導師,曾任北京市文聯(lián)副主席、北京戲劇家協(xié)會主席等職。主要作品有:話劇“中國文人三部曲”《李白》《天之驕子》《知己》,昆曲《南唐遺事》《司馬相如》,合集《郭啟宏文集》(戲劇編),長篇小說《白玉霜之死》《潮人》等,還出版有文論集、詩集、散文集等。
自序
上卷
第一章 趙宋經略中國
第二章 江南旨在偏安
第三章 蜀妃之死
第四章 一個步步為營,一個節(jié)節(jié)敗
第五章 兵發(fā)江南
第六章 覆巢
下卷
第七章 臣虜詩囚
第八章 燭影斧聲
第九章 日夕只以淚洗面
第十章 七月初七
附錄一 李煜年表
附錄二 李煜詩詞考辨舉隅 自序
上卷
第一章 趙宋經略中國
第二章 江南旨在偏安
第三章 蜀妃之死
第四章 一個步步為營,一個節(jié)節(jié)敗
第五章 兵發(fā)江南
第六章 覆巢
下卷
第七章 臣虜詩囚
第八章 燭影斧聲
第九章 日夕只以淚洗面
第十章 七月初七
附錄一 李煜年表
附錄二 李煜詩詞考辨舉隅
附錄三 重要史料摘抄
附錄四 參考文獻
后記
上卷
第一章 趙宋經略中國
一、立雪
這個冬天,很冷。多少年后,事主趙匡胤、趙普、趙光義回憶起來,年份頗有參差,或曰建隆二年(961),或曰建隆三年(962),或曰乾德元年(963),記憶難免有誤,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雪天,真冷!
雪下了整整一天,還在下,紛紛揚揚,飄飄忽忽,斷斷續(xù)續(xù)。汴梁大內的偏殿里,趙匡胤錦帽貂裘,略無寒意,面前的條案上橫陳著一幅地圖,他的目光停在地圖的某一點上。
內室悄悄走出一個宮女,掌著大紅蠟燭,燭影搖,裙裾動,他瞟了一眼,自家掌過紅燭……
趙匡胤黃袍加身已經幾年了,在朝,在野,諛辭,微辭,多了去,宋代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必理會人言,他的目標是經略中國。他審視著地圖,域中原有十國,前蜀滅于后唐,后唐滅于后晉,后晉滅于契丹,吳為南唐“禪代”,閩與楚相繼被南唐吞并,眼下北方剩下北漢和契丹,卻如芒刺在背,南方則為五國割據,南唐、西蜀、吳越、荊南和南漢,都不肯臣服。他盯著那條長蛇一般的大江,盯著大江以南廣袤的疆土,一個僭竊之國曾經趁著中原多事,北土亂離,雄踞一方,傳承三代,其地東暨衢婺,南及五嶺,西至湖湘,北據長淮,極盛之時凡三十余州,數千里沃野盡為所有,這個最廣大最富庶的僭竊之國,它的名字叫唐,世俗叫南唐。
窗外風雪稍緩。他步出偏殿,庭中積雪厚可盈尺,放眼望去,樓閣臺榭,如披素緞,長松修竹,如臥玉龍,朦朧了阡陌,混沌了溝壑,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在月光的映照下,一片晶瑩,滿天碎影,端的是琉璃世界!趙匡胤獨自走著,走著,走出御苑,走出宮門,自宣德樓南行,御街在望,未雪前街兩旁桃、李、梨、杏,共處相間,這時候,看那霧凇雪掛,竟如瓊枝玉樹般爽心悅目!他無意回頭,新雪上留下一串腳印,他猛然一陣欣喜,多像新開拓的疆土,一步一步踏將出來!他近來尤其喜歡微服私訪,他認定私訪能聽到真話,讓他識得民情,獲取真知。一雙腳不由自主地踏上熟悉的市街。這可忙壞了宮中的侍衛(wèi),他們只好不近不遠地跟著,兩只眼睛警惕著四方,一張臉任憑朔風肆虐。
御街一側,拐個彎兒進坊巷,一個大宅門赫然在目,宰相趙普的府第。
趙普長趙匡胤五歲,趙匡胤每以兄長事之。他們的相識相惜既屬偶然,又復緣分。大約七八年前,歲在周世宗顯德年間(954960),唐中主李命名將皇甫暉提兵十萬扼滁州,趙匡胤時為周世宗殿前都點檢,率周師數千與皇甫暉遇于清流關狹路,周師大敗;矢熣珟熑腠莩窍,準備翌日再戰(zhàn)。趙匡胤兵聚清流關下,正擔心唐軍再至,一時胸無良策,忽然想起村中一學究,便去問計。這村學究微微一笑,果然說出一條奇計來。原來關下有一小路,無人行亦無人知,小路在山后,隔西澗水,直抵城下。村學究說:“唐軍以為我?guī)熂葦,斷斷不敢走險躡其后路;看他解甲息戈,是勝而后驕,放心睡大覺了。果真如此,則我有備而彼無防,可以得志,此所謂因敗為勝,轉禍為福者也!”村學究有點“之乎者也”,趙匡胤從其計,當即誓師,夜行,浮西澗,奪關隘;矢焸}皇披甲接戰(zhàn),戰(zhàn)輒敗,急收兵,且戰(zhàn)且行,欲入滁州,而滁州刺史王紹顏已經棄城逃遁,皇甫暉無所歸,只好斷橋自守。趙匡胤揮師涉水,逾城而入,若神兵天降,一場惡戰(zhàn),皇甫暉終于被擒。史籍《寶訓》評說,趙匡胤“擒皇甫暉于滁州,是受命之端也”。讀者諸君,村學究謂誰?趙普也。
趙普從此入了都點檢幕府,趙匡胤加歸德節(jié)度使,趙普也由幕僚升為掌書記。嗣后,趙匡胤“黃袍加身”,篡周建宋,是歸德掌書記趙普和供奉官都知趙光義所策動;再后,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軍柄在手,也是采用樞密使趙普的計謀。趙匡胤將趙普視作“國之干城”,自有來由。此刻,趙皇帝來到位居同平章事(宰相)的趙普府門前,他叩門數度,無人應聲,大概大風雪淹沒了敲門聲,他又大力叩門……
趙普早已入了夢鄉(xiāng)!說來有個緣故。相府上下都知道,相爺向來晚睡早起,只因皇帝時常夜訪,或日間政事未能決斷,或驟生疑慮無處參詳,以此相爺退朝還府,不到臨寢,不敢脫冠易服。今晚大風雪,老天爺篩寒灑白,漫說天子,便是芝麻官,誰肯犯風沖雪?就連升斗細民,日日風里雨里,此刻也會貓在家里,緊閉門窗,圍著火爐,再來點小菜小酒。趙普料定圣上今晚不會來了,便放心換了便服,招呼門客圍爐小酌,略享清福。這位相爺酒量不大,三杯落肚,睡意襲來,,也便去了黑甜鄉(xiāng)。
“相爺!相爺!”老家丁趙祥慌張的呼叫聲驚醒了趙普,“圣駕到門外了!”
事出意外,趙普急急披衣,倒履沖出房門,只見圣上立于風雪之中,渾身素白,披風雪,載月色,恍若天神下凡。趙普一時說不出話來,猛然跪地,嘴頭喃喃著:“陛下恕罪……”
趙匡胤上前扶起趙普:“哎,該怪朕突如其來,卿何罪之有?快,快進屋,冷死個人了!”
待進屋坐定,趙普更服正冠,再拜:“臣有罪,臣衣冠不整!
“匆忙之間,不必拘禮。”趙匡胤笑著說。
趙普卻正色作答:“陛下說過,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當以禮示天下。”
趙匡胤自然記得自己說過的話,這話其實肇始于禮部尚書竇儀,這里有個典實。前些年,竇儀還是翰林學士,趙皇帝召他草制文稿,竇儀事畢持稿來獻,至苑門,只見皇帝扯開頭巾光著腳,大大咧咧坐著,便站立門前,不肯入內。趙匡胤是個聰明人,初一愣,復醒悟,趕緊為之冠帶,正襟危坐,而后召入。于是,竇儀說道:“陛下創(chuàng)業(yè)垂統(tǒng),宜以禮示天下。”皇帝起身,改容稱謝。自此,皇帝面對臣下,未嘗不冠帶。他以身垂范,于無言中昭告天下,只有暴君,才會不持儀節(jié),不矜細行,將粗鄙作瀟灑,視臣民為無物,此種行徑,明君不為。
趙匡胤一笑:“則平兄!”
趙普急忙跪下:“不敢!不敢!”
趙匡胤“哎”的一聲:“又來了!又來了!今晚破除陳規(guī)舊例,就地鋪墊子,烤肉煮酒如何?哦,朕約好光義……”
話音未落地,庭前已喧呼:“開封尹趙大人到!”
眨眼間,趙光義已到跟前:“皇兄!丞相!我來晚了!”
相府家人早已設茵燃爐,招呼入座,林氏夫人親為斟酒……
“嫂子辛苦了……”
林氏一聽,酒壺差點掉地,她撲通跪下:“陛下不能,不能……”
“聽則平兄說過,當年通清流關那條小路還是你找到的?”
“陛下忘了,還是她帶的路。”趙普話鋒一轉,不聊家常,“陛下約皇弟雪夜親臨寒舍,必有大事。”
“嗯,睡不著呀!”
“睡不著?”趙光義未明就里。
“是睡不著,一榻之外,都是別人家!”
趙普心里明白八九成了,他還是希望趙光義先說話,他看著開封尹。
趙光義沒什么顧慮:“皇兄,齊國平天下,正當其時呀!”
趙匡胤點點頭。
“南征北伐,不知陛下成算所向?”趙普試探著問。
趙匡胤站起身來:“取太原!”
趙普沉吟半晌,腦袋瓜有如田螺殼,早轉過九九八十一道彎兒,他倒地叩拜:“陛下百龍之智,機變如神,微臣魯鈍,不得知。”
“太原?北漢?”趙光義反顧丞相。
“則平兄,當今四圍之敵,數北漢最為強悍,孤意先難而后易,先北而后南,一旦拿下太原,南邊那些小朝廷,金陵、成都、番禺什么的,全都不在話下!你說呢?”
趙普覺得不能再裝聾作啞了,便細謹地建言:“陛下,容愚臣填補一二,未知可否垂聽?”
趙匡胤熟知丞相的秉性,便微笑著點頭。
“陛下,北漢橫亙在契丹與大宋之間,乃緩沖之地,一旦滅了北漢,契丹與我眼瞼相對,邊患我朝獨當,恐無寧日!”
趙光義點點頭。
“你的意思?”
“莫若暫留太原一些時日,等到削平南邊諸國,再來收拾不遲……”
語未終,趙匡胤哈哈大笑:“則平兄,孤意正是這樣!”
“前面的話是試探?”趙光義亦狡黠一笑。
趙皇帝只顧張羅:“來來來,上酒!上肉!噢,有勞林嫂了!”
氣氛頓時活躍,爐火更旺,寒意盡消,大碗酒,大塊肉,大快朵頤。
趙普不嗜酒,只略略沾唇,他近前輕聲一問:“先打哪一國?”
好像煮餃子,一鍋滾開的水,餃子翻騰著,忽然加了一瓢涼水,餃子沉了下去,等待著二回開鍋。
開封尹再追問:“南唐還是西蜀?”
趙皇帝往復踱步:“南唐還是西蜀……”他忽然生出一個可怕的念頭,漢末三國,也有一個都金陵的東吳,也有一個都成都的西蜀,啊,吳蜀結盟,孫劉聯(lián)手,赤壁鏖兵,一蓬火,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他走到窗前,茫然望著庭院,那雪又絲絲縷縷地飄忽著,不是空中撒鹽,不是柳絮因風,呀,雪就是雪,無須比擬,冷得很哩;看那幾個侍衛(wèi),有呵手的,有捂耳朵的,有來回倒腳的,遠處隱隱傳來時斷時續(xù)的梆子聲,帶著幾分凄冷,仔細聽來,正是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