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科學經(jīng)典名著:昆蟲記》是法國著名博物學家法布爾的科學名著,其中部分章節(jié)被選入我國中小學語文教材,文章兼具科學性和文學性。這部作品的巨大成功,主要得益于法布爾將其具有親和力的教學能力與“現(xiàn)場直播”式的生動寫作能力完美結(jié)合。1875年,法布爾滿懷“對科學真理的熱情”,遠離了城市的喧囂,舉家遷往鄉(xiāng)間小鎮(zhèn)塞里尼昂。1880年,法布爾又在當?shù)刂棉k了一處“荒石園”,在那里開始不知疲倦地從事獨具特色的昆蟲研究,把勞動成果寫進一卷又一卷的《昆蟲記》,孤獨、歡欣、清苦、平靜地度過了35年。法布爾用自己獨有的“法布爾風格”,真實生動地展現(xiàn)了他對昆蟲生活的細致觀察,征服了全世界讀者。他將昆蟲的生活以及為繁衍種族進行的斗爭和人性世界相聯(lián)系,通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將昆蟲世界化作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傳世佳作。這是“蟲蟲世界”中的荷馬史詩,更是文字的舞蹈、生命的呼喊、童年的重現(xiàn)。《昆蟲記》共有十卷,本書精選其中的經(jīng)典部分,配以原版精美彩色插圖,將法布爾對科學真理的摯愛、將其對自然的獨到理解原汁原味地呈現(xiàn)給讀者。
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法國著名博物學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以其巨著《昆蟲記》聞名于世。該書在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具重要地位,被翻譯成多種不同語言,風靡全球。法布爾自幼家境貧寒,基本上是自學成才,憑著自己“對科學真理的熱情”慢慢走上科學之路。他一生涉獵廣泛,不但有“現(xiàn)代昆蟲學之父”的美譽,在物理學、化學、植物學領(lǐng)域也是碩果累累,同時還是一位廣受歡迎的教師。
第一章 我的工作和我的工作室
第二章 圣甲蟲
第三章 蟬
第四章 螳螂
第五章 螢火蟲
第六章 泥水匠蜂
第七章 被管蟲
第八章 西班牙蜣螂的自我奉獻
第九章 兩種稀奇的蚱蜢
第十章 黃蜂
第十一章 蠐螬歷險記
第十二章 蟋蟀
第十三章 西西斯
第十四章 天牛
第十五章 蝗蟲
第十六章 炭疽蠅
第一章 我的工作和我的工作室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獨特的天賦。有時這些天賦似乎來自祖先的遺傳,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很難追溯其來源。一個牧羊人數(shù)著小石子取樂兒,用石子做做計算。他后來成了一位神奇的速算者,最終成為一名數(shù)學教授。另一個小孩,剛好是貪玩的年紀,他卻離開做游戲的小伙伴們,獨自傾聽著一場想象中神秘音樂會的管風琴演奏。他有音樂方面的天賦。第三個孩子—他還很小,或許吃面包時還常常“不可避免”地把果醬抹在臉上,但卻癡迷于捏泥巴,那些泥巴作品還真是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呢。如果幸運的話,他將來會成為一位著名的雕塑家。
我知道議論別人是件招人討厭的事兒,但請允許我在此做這樣一個鋪墊,以便介紹下我自己和我的研究工作。我從小就沉迷于自然萬物,但是如果認為我觀察植物和昆蟲的喜好繼承自祖先,就未免有些可笑了。因為我的祖輩都是沒有受過教育的、見識不多的鄉(xiāng)下人,他們關(guān)注的就只有自己養(yǎng)的牛羊。我的四位祖輩中唯一一個翻過書的,也認不得幾個字?梢哉f,我沒有受過任何系統(tǒng)的科學訓練。在沒有老師、沒有指導者、常常沒有書可讀的情況下,我一直不停地追尋著前方的目標:為人類研究昆蟲的科學史增添幾頁我的見解。
回想起我的童年—唉,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那時瘦小的我最為驕傲的兩件事是:擁有第一條背帶褲和學習識字入門的字母表。我還清楚地記得找到第一個鳥巢、采到第一朵蘑菇時那份喜悅的心情。記得有一天,我去攀登離我家很近的一座山。那座山的山頂上有一排樹木,很早以前我就對它們起了濃厚的興趣。從我家的小窗望去,那排樹木頭頂著藍天,或隨風擺動,或在雪中狂舞,真想湊近看看它們。那次“探樹”之旅相當漫長……是啊,那時我的腿還很短。整個登山過程十分緩慢,單調(diào)而沉悶,那長滿草的山坡就像尖屋頂那樣陡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