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義與虛無主義只一線之隔,毛姆一聲的掙扎,在《人生的枷鎖》中回到原點。
一部深刻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通往內心世界的自由之路,毛姆認為自己最好的著作。
毛姆(1874-1965),英國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與劇作家,于1874年1月25日出生在巴黎。毛姆不滿十歲,父母就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國由伯父撫養(yǎng)。毛姆入讀坎特伯雷皇家公學之后,由于身材矮小,且嚴重口吃,經常受到大孩子的欺凌和折磨。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靈上投下了痛苦的陰影,養(yǎng)成他孤僻、敏感、內向的性格。幼年的經歷對他的世界觀和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毛姆的作品取材廣泛,洞悉人性,其本人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作家”。他一生著作甚多,共寫了長篇小說數(shù)十部,短篇小說一百多篇,劇本數(shù)十個,此外尚著有游記、回憶錄、文藝評論多種。他的作品文筆質樸,脈絡清晰,人物性格鮮明,情節(jié)跌宕有致,在各個階層中都擁有相當數(shù)量的讀者群。代表作品有《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刀鋒》《面紗》《尋歡作樂》等。
黃水乞,福建南安市人,1967年畢業(yè)于廈門大學外文系,1978年起在廈門大學從事英語經貿教學與研究,曾于20世紀80年代先后赴羅馬尼亞及美國訪問、進修,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英美長短篇小說研究,現(xiàn)為廈門大學國貿系教授。翻譯作品《世網》《紅字》《呼嘯山莊》《霧都孤兒》《世界心理小說名著選》等,其中《世網》獲1994年福建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輕經典:人生的枷鎖(套裝共2冊)》:
拂曉,天陰沉沉的,烏云密布,陰冷的空氣預示著一場大雪即將來臨。女傭人走進屋里,一個小孩正在里頭酣睡。她拉開窗簾,機械地望了一眼對面的房子——幢有門廊的灰泥房子,然后走到小孩床邊。
“菲利普,醒醒。”她說。
她掀開被窩,把他抱起來,帶他下樓。孩子依然睡眼惺忪。
“你母親找你。”她說。
她打開樓下一個房間的門,把小孩帶到一張床上,床上正躺著個婦人。她就是孩子的母親。她伸開雙臂,小孩緊緊地依偎在她身邊。他沒有問為什么被喊醒。婦人吻著他的眼睛,用一雙瘦削、纖細的手隔著他那件白法蘭絨睡衣?lián)崦麥嘏纳碥|,將他摟得更緊了。
“寶寶,你還困嗎?”她說。
她的聲音很弱,好像是從遙遠的地方傳來似的。小孩沒有回答,但愜意地笑了。在這又大又暖和的床上,還有柔軟的雙臂抱著他,他感到很高興。他蜷著身子,緊貼著母親,想把自己縮得更小一點,并且睡意蒙隴地吻了她一下。不一會兒,他合上眼,又睡著了。大夫走過來,站在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