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傳已飽含激情與想象的筆墨,淋漓酣暢地描述了嚴復為救國救民不斷探索奮進的人生歷程,使這位中國近代杰出的改革家和文化巨人的形象如巍峨高山,屹立在我們面前。 ——文史專家 陶文鵬 一個動蕩變革、風起云涌的時代,呼喚出一個自身充滿激情,也充滿矛盾的偉大思想家。作品以強烈的理性精神和生動的筆觸,展現(xiàn)了一個以家國為重,憂國憂民的先進知識分子思想成長的歷程,塑造了性格獨特、思想獨到的人物形象。 ——文學專家 張陵
第一章 胸中有物,
格格欲吐
清光緒二十年(1894),歲次甲午。小寒大寒又一年,臘月二十五(1895年1月20日),大寒之日,已是小年了,天氣奇冷,滴水成冰。室內雖有暖爐,奈何人的心里冷冰冰的,寒氣逼人。
夜深了,嚴復猶獨坐幾前,反復默誦《擬天馬出西北》詩句:
天馬出西北,磊落精權奇。
聞有圣主求,能為苜蓿羈!
這是不久前寫贈給呂秋樵(增祥)的。他的思緒一向似天馬行空,浮想聯(lián)翩,擬人自況,逾越這局促的“觀我生齋”,在廣袤的天地間馳騁。他想象,他描述,他既是胸有雄兵百萬的將軍,又是追風神駿,“鳴鏑起邊城,羽檄日夜馳”,喜見“天子顧我笑”,“貴在報所知”!
“絳紗諒無有,苜蓿聊可嚼。”古人唐庚得知被委任鳳州教授之職,欣喜地寫下了這詩句。盡管沒有錦衣玉食,生活清苦,但是,究竟是被認可,被授予職位了啊!讀書人最高的要求不就是上報明主嗎?嚴復感同身受。
過了年,嚴復就四十有二了,雖然四年前已被任命為天津北洋水師學堂總辦(校長),但是,終究沒有經(jīng)過科舉,沒有功名,沒有進身,沒有名分,說話沒有分量,“人微言輕”,不被重視。盡管自己一直認定科舉戕害人才,然而,不能不從俗,不能不遷就這百千年來的因襲陳規(guī)。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嚴復屈尊就駕,以三十三歲年長之身,與二十歲的童子一道參加科舉。滿以為可以手到擒來,誰知命運偏偏作怪。竟然連續(xù)四次名落孫山!八年窮經(jīng)皓首,落得個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再執(zhí)拗的嚴復,終于覺悟到不是命運不濟,而是科舉與他無緣。他縱然胸藏錦繡,卻不能與科舉合拍,不能適應科舉的需要,不能討得主持科舉的考官認可,科舉篤定要將他拒之門外!他除了搖頭嘆息,還是搖頭嘆息。自從光緒六年(1880),二十八歲,應李鴻章要求來到天津興辦北洋水師學堂,已經(jīng)有十四年,一晃間,已經(jīng)跨過了中年的門檻,壯志未酬,回首往事,歲月蹉跎,空有滿腹經(jīng)綸,無人賞識。當前,似乎迎來一個轉機,聞聽當今圣上光緒皇帝親政以來,求賢若渴,訪求富國強兵之策。他向摯友傾吐自己的希冀。呂增祥是摯友,又是親家,是長子嚴璩的岳丈,嚴復向他坦露胸襟:只要能夠一展平生抱負,哪怕只有苜蓿菜蔬果腹,那又何妨?不求居廟堂之高,只要圣上能夠眷顧,身處江湖之遠,也當憂國憂民,一展胸襟,向皇帝進言,貢獻赤忱,呈述救國良方。那將是何等愜意,何等快慰?“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果能如愿以償,何異于天馬行空!
突然,窗外傳來隱隱雷聲,嚴復一震,諦聽之下,果然是滾滾雷聲。此時,大寒剛過,驚蟄未到,驚蟄前聞雷,實屬少有。冬日鳴雷,這是征兆,這是天人感應!
想到這里,嚴復掃了一眼書案上的玳瑁書鎮(zhèn)。書鎮(zhèn)是他自制,左下角標明“嚴復清玩”,是他喜愛之物。那上面鐫刻的修、正、仁、和四箴銘,更是他多年修養(yǎng)體會的結晶。“和”的箴銘:“日升月和,乾清坤寧,吉享交泰,天地感應。”
古書屢屢提到上天異常跡象,預示著人世的非常變化,本朝和歷代都有先例,都有應驗。天人感應,不無道理。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下詔征集治國良策,以變古創(chuàng)新。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說:“朕欲問大道之要,至論之極。”他不只是想得到具體方法策略,他謀求的是強國的根本大計,是治世的指導思想。一代大儒董仲舒應運而出。董仲舒主張?zhí)烊撕弦,天與人同類相通,相互感應。天能干預人事,人亦能感應上天。違背天意,不行仁義,天會出現(xiàn)災異,給以譴責和警告;政通人和,天降祥瑞給以鼓勵。他在《春秋繁露》中鼓吹,“天之不可不敬畏,猶主上之不可不謹事”。“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氣正,則天地之化精而萬物之美起;世亂而民乖,志僻而氣逆,則天地之化傷,氣生災害起”。他贏得了漢武帝的賞識,獨尊儒術,鞏固了千百年來的封建統(tǒng)治。
嚴復掃了一眼桌上的茶盞,一蓋、一碗、一托,三件器物成一個完美的組合,缺一不可。這就好比天、地、人和諧統(tǒng)一啊。董仲舒鼓吹天人合一,于中華文化,于維護封建治理,功莫大焉!但是,董仲舒力主尊天、尊君,也窒息了后世對科學的探求,遏制了對民主的探索,實不敢恭維。不過,嚴復眼下向往的是有漢武帝那樣的明君,能夠像賞識董仲舒那樣,采納他的救亡圖強的良策。
甲午之役,堂堂中國敗于蕞爾小國日本,不免令人氣短,叫人沮喪。然而,“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經(jīng)此一事,國人猛醒,變法圖強之聲四起,街坊巷閭,達官士子,談國事,議維新,勢不可擋,中國必將變化,中國不可不變化!“今日中國不變法,則必亡是也!”可惜,眼下,人人以談變法維新為時髦,但是,多數(shù)人只知熱衷于修鐵路,辦工廠,購兵輪,買槍炮,以為這是維新要務,卻不知這只是皮毛,遠非根本?涤袨椤⒘簡⒊叧珜ё兎ňS新,頗為得力,頗有成效。然而,他們有沒有想到,積重難返,牽一發(fā),動全身,變法談何容易?不從根本上變起,怎么能夠成功?“變法之難,一思變甲,即須變乙,至欲變乙,又須變丙。”看不到這些,以其昏昏,何能使人昭昭?“毫厘之差,流入眾生識田,將成千里之謬”!想到這里,嚴復“覺一時胸中有物,格格欲吐”。“不揣淺狹,意欲本之格致新理,溯源竟委,發(fā)明富強之事。”他要以自己的真知灼見,撰寫文章,引起明君、當政者的注目,喚起民眾覺醒。
嚴復卷起袖管,慢慢研墨。古來書家有“磨墨如病夫”的比喻,他先用清水洗凈了宿墨,然后耐心地、輕緩地細細研墨,一面心中打著腹稿。
遠遠的天邊,又一陣雷聲滾滾而來。嚴復再次被深深觸動了。他文思如潮,佳句連涌。文句不期而至,準確說,是長久醞釀于胸,一發(fā)不可收拾。
嚴復用筆飽蘸濃墨,在紙箋上疾書題目,五個大字:“論世變之亟”。一筆一劃,力透紙背。一言一字,發(fā)自肺腑。
啊呀,國人趕快警醒吧,今日中國,面臨自秦朝以來前所未有的危機。日本倭寇已經(jīng)侵占安東、大連、旅順,威海衛(wèi)也危在旦夕,這還不過是一點端倪,一個開頭。俄國、法國、英國、德國虎視眈眈,環(huán)伺待機,隨時都會猛撲過來。他們想要什么,還用說嗎?還忍說嗎?列強要把中國瓜分豆剖了啊!
嚴復展開紙箋,執(zhí)筆蘸墨,字斟句酌,落在紙上:
嗚呼!觀今日之世變,蓋自秦以來,未有若斯之亟也。
噫!今日倭禍特肇端耳。俄、法、英、德,旁午調集,此何為者?此其事尚待深言也哉?尚忍深言也哉!
嚴復揮毫疾書。
好硯,好墨,好筆,好紙,寫來得心應手。唐人孫過庭的《書譜序》,推崇“五合”之說:“神怡務閑,一合也;感惠循知,二合也;時和氣潤,三合也;紙墨相發(fā),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嚴復頗有同感。孫過庭講的是書法,而寫詩做文章也同此一理。有感而發(fā),紙發(fā)墨,墨宜紙,“五合交臻,神融筆暢”。“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眼下,得天地感應,胸中有物要吐,下筆千言,如江河直下。
今天中國遭受日本侵略,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而是由來已久!
嚴復開宗明義,展開議論:“今日中倭之構難,究所由來,夫豈一朝一夕之故也哉!”今日“我四千年文物聲明,已渙然有不終日之慮。逮今日而始知其危,何異齊桓公以見痛之日,為受病之始也哉”。時至今日,中華古國的文明已然如冰遇熱,迅速分解融化,有等不了一天就將不復存在的危險。人們這才知道危亡將至,一如齊桓公初聽到扁鵲告訴他有病,病在肌肉,他不加理會,不往心里去;當扁鵲警告他有病,病已發(fā)展到血脈,他仍然不以為意,掉以輕心;當扁鵲再次警告他有病,病已侵入腸胃,他依然麻木不仁;直到他感覺到病痛的時候,找來扁鵲,扁鵲診視后,惋惜地告訴說:病已深入膏肓,為時已晚,“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嚴重到無可救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