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民編*的《隨想錄論稿(精)》較為全面地考察了《隨想錄》寫作中的外部和內(nèi)部情況,從外部而言,從作者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到寫作和傳播過程中的各種反響等;就內(nèi)部而言,從作者的思想形成、變化與《隨想錄》的關(guān)系,到“講真話”等核心理念的探討、分析,乃至《隨想錄》手稿的解讀等;并增加了附錄《〈隨想錄〉寫作年表》。
周立民,1973年生于遼寧省莊河縣。復(fù)旦大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博士。2007年進入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工作,現(xiàn)為巴金故居常務(wù)副館長、巴金研究會常務(wù)副會長。出版有巴金研究專*和傳記《另一個巴金》《巴金手冊》《巴金評傳》《巴金(隨想錄)論稿》《似水流年說巴金》等;文學評論集《精神探索與文學敘述》《世俗生活與精神**》《人間萬物與精神碎片》等,散文、學術(shù)隨筆集《翻閱時光》《五味子》《簡邊絮語》《槐香入夢》《文人》《甘棠之華》等,編有各類文獻資料多種。
引言
獨立思考的結(jié)果——《隨想錄》的寫作緣起和背景
一、《望鄉(xiāng)》背后的思想交鋒
二、歷史反思中的跨時代回答
三、身份的重新自我認定
四、剝離
青春記憶的喚醒——《隨想錄》寫作的精神資源
一、“五四”精神的回歸
二、《往事與隨想》:反抗專制的精神導引
三、懷念親友:“五四”精神氛圍的重現(xiàn)
四、創(chuàng)作回憶:恢復(fù)自己的本來面目
五、訪問法國:精神故鄉(xiāng)的心靈激蕩
六、重識“五四”:回憶是為了未來
“欠債”與“還賬”——《隨想錄》中的道德倫理
一、所謂“債”與“賬”
二、“明哲保身”與“互助”
三、凈化自我
四、重建道德倫理的必要
“真話”與“假話”——《隨想錄》的核心訴求
一、什么是“真話”
二、真話何以不興
三、語言的烏托邦
四、“講真話”的精神源頭
迷魂湯與尋找自我——《隨想錄》中的自我救贖
一、“奴在心者”與迷失自我
二、“迷魂湯”與思想改造
三、“將他們團結(jié)起來,并加以教育”
四、“甘心做工具”
五、為什么“人”會變成“獸”
“理想”與“金錢”——《隨想錄》中的價值觀
一、對著眼前五光十色的景象
二、保得住的是理想同信仰
三、靈魂不能出售
痛感與記憶——不能對象化的《隨想錄》
一、不能被對象化的痛感
二、不能消解的情感記憶
三、不能擺脫的噩夢
四、不能緩解的緊張關(guān)系
另一個文本——《隨想錄》的手稿解讀
一、《隨想錄》的版本情況
二、《隨想錄》手稿中的修改
三、手稿中的“直言”與“曲筆”
四、現(xiàn)實的壓力與“藝術(shù)的良心”
五、“作家的幸!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晚年的冰心、巴金與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精神傳統(tǒng)
一、新時期文學中的“老作家”
二、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劫難
三、失而復(fù)得的“五四”精神
四、重建知識分子精神傳統(tǒng)
五、前輩是一盞長明的燈
附錄:《隨想錄》寫作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
初版后記
修訂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