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學理論視角下的張愛玲小說研究》對張愛玲的作品做了深層分析,從而透視出她思考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依據(jù)格雷馬斯敘事理論解讀張愛玲作品中愛情和欲望的故事,挖掘了作品中的人物及其功能。勾畫了張愛玲在作品中呈現(xiàn)的隱含作者形象,隱含作者是真實作者張愛玲的理想的、文學的和第二自我的幻象,是在不同作品中的隱含形象。對張愛玲敘事時間策略和敘事時間維度進行分析,闡釋了故事時間和文本時間,時間敘事和空間敘事,敘事時間的維度;世界時間、作品時間、作者時間和讀者時間之間的關系。對張愛玲的敘事空間和空間維度進行分析,提出關于張愛玲空間研究的幾個緯度:故事空間和話語空間,故事空間和敘述視角,故事空間與情節(jié)的發(fā)展,敘事空間的層次等。同時對張愛玲作品呈現(xiàn)出的持久魅力,多樣性的主題,豐富多彩的藝術性,對張愛玲研究的角度、關于張愛玲的經(jīng)典評價、當下張愛玲研究的狀況和研究的潛力以及張愛玲研究的新方向進行了總結(jié)和概括。
歲月如歌,芳華凝香,由宋慶齡、何香凝、蔡暢、鄧穎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輩于1949年創(chuàng)設的“新中國婦女職業(yè)學校”發(fā)展而來的中華女子學院,已經(jīng)建設成為一所獨具特色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積極承擔高等學校職能,秉承引領先進性別文化、推進男女平等、服務婦女發(fā)展、服務婦女國際交流與政府外交的重要使命,堅持走“學科立校、科研強校、特色興校”之路,正在為建成一流女子大學和婦女教育研究中心、婦女理論研究中心、婦女干部培訓中心、國際婦女教育交流中心而奮發(fā)努力。
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以來,性別研究和社會性別主流化在國內(nèi)方興未艾,我校抓住機會,積極組織開展婦女/性別研究,努力在此領域打造優(yōu)勢和特色,已取得顯著成效。我校在大陸第一個設立女性學系、設立中國婦女發(fā)展研究中心、中國婦女人權(quán)研究中心,建設中國女性圖書館,率先招收女性學專業(yè)本科生和以婦女服務、婦女維權(quán)為研究方向的社會工作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我校還首批人選全國婦聯(lián)與中國婦女研究會批準的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成為中國婦女研究會婦女教育專業(yè)委員會、中國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秘書處單位。
長期以來,我校教師承接了諸多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和國務院婦兒工委、全國婦聯(lián)等部門委托的研究任務,在婦女/性別基礎理論、婦女與法律、婦女與教育、婦女與參與決策和管理、婦女與經(jīng)濟、婦女與社會保障、婦女與健康等多個領域做出了頗有建樹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推進實現(xiàn)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步伐、推動社會性別主流化、促進婦女兒童發(fā)展與權(quán)益保障做出了積極努力。
作為一所普通高等學校,我校也著力加強法學、管理學、教育學、經(jīng)濟學、藝術學、文學等學科和專業(yè)建設,鼓勵教師將社會性別視角引入不同學科的研究,大力支持教師開展各自所在學科和專業(yè)的研究。特別是近年來,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我校教師的科研能力與學術水平有了較好的提升,在不同學科領域,不少教師都做出了可喜的科研成果,值得鼓勵和支持。
我校組織編撰的“婦女教育發(fā)展藍皮書”系列已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并獲得良好反響。為展示和推廣我校教師在婦女/性別領域和其他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學校特組織編撰《中華女子學院性別研究叢書》和《中華女子學院學術文庫》兩套系列叢書,并委托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統(tǒng)一出版發(fā)行。性別研究叢書將集中出版我校教師在婦女/性別理論、婦女發(fā)展的重大問題、跨學科、多學科研究婦女/性別問題等多個方面的著作;學術文庫將收錄我校教師在法學、管理學、教育學、經(jīng)濟學、藝術學、文學等學科領域有代表性的論著。入選叢書的著作,都經(jīng)過校內(nèi)外專家評審,有的是教師承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或者專項委托課題的研究成果,有的是作者在修改、完善博士學位論文基礎上而形成的成果,均具有一定的學術水準和質(zhì)量。
楊春,女,中華女子學院副編審。在女性文學和性別研究領域已有十多年的積累,現(xiàn)已獨立出版了兩本專著《性別語言研究》和《現(xiàn)代漢語異形詞研究》,在性別研究領域等研究中獲得了社會上的好評,特別是《現(xiàn)代漢語異形詞研究》一書成為異形詞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著作。還參與教材《新編女性學》的編寫工作等。發(fā)表學術論文40多篇。
緒論
第一章 張愛玲小說研究綜述
第一節(jié) 張愛玲小說研究現(xiàn)狀
第二節(jié) 張愛玲小說研究的經(jīng)典評價
第二章 張愛玲小說的深層結(jié)構(gòu)
第一節(jié) 格雷馬斯的語義方陣
第二節(jié) 張愛玲的二元對立分析
第三節(jié) 張愛玲的語義矩陣分析
第四節(jié) 《花凋》的深層結(jié)構(gòu)
第五節(jié) 《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深層結(jié)構(gòu)
第六節(jié) 張愛玲其他小說的深層結(jié)構(gòu)
第三章 張愛玲小說的人物及其功能
第一節(jié) 格雷馬斯敘事理論及張愛玲小說的人物功能
第二節(jié) 張愛玲小說的人物與義素分析法
第四章 張愛玲小說的敘事交流模式與隱含作者
第一節(jié) 敘事交流模式
第二節(jié) 張愛玲小說的隱含作者
第三節(jié) 張愛玲小說的隱含作者形象
第五章 張愛玲小說的敘述視角
第六章 張愛玲小說的敘事時間和時間維度
第七章 張愛玲小說的敘事空間和空間維度
第八章 張愛玲小說的女性主義敘事
第九章 張愛玲小說敘事聲音的權(quán)威性
第十章 張愛玲深藏不露的“隱含文本”
第十一章 敘事學理論下的張愛玲修辭學研究
第一節(jié) 前景化背景下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第二節(jié) 張愛玲的顏色與通感
第三節(jié) 張愛玲的意象與語體風格
第四節(jié) 互文背景下的審視:《愛》與“人面桃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