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文學與智慧人生》旨在引導大學生通過閱讀經(jīng)典原文英語文學作品,學習其中體現(xiàn)的人生觀,感悟人生哲理,品味語言魅力,陶冶情操。《英語文學與智慧人生》收錄了19世紀,20世紀的一些主要英、美文學家的作品,包括詩歌、長篇小說節(jié)選,短篇小說等,對其中的生僻單詞作了注解,便于學生學習。
陳立華,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外語學院教授,研究生院副主任。曾公開出版專著、教材10數(shù)部,公開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數(shù)十篇。
第一講:人生如棋,落子不悔!我選擇,我認命
——讀Robert,F(xiàn)rost的詩
第二講:雞蛋的誘惑,欲望的折磨:誰讓我們變成了畸人?
——讀Sherwood Anderson的小說《雞蛋》
第三講:我是誰?女性的困惑之源在哪里?
——讀詩Babie Doll,小說Hannah
第四講:To Be 0r Not to Be,為何就成了問題?
——哈姆雷特的困境
第五講:借我一雙慧眼吧!李爾王真的看不懂誰在說謊嗎?
第六講:致敬浪漫!不老的青春,不朽的愛情
——英國浪漫主義詩歌賞析
第七講:我是和你一樣獨立的人!
——再讀《簡·愛》
第八講:當死神降臨時
——狄金森詩歌賞析
第九講:我不想說了,也請你閉嘴!
——海明威短篇小說《白象似的群山》賞析
第十講:繁華落盡,何處是歸處?
——《重返巴比倫》賞析
第十一講:那過去了的好時光
——讀馬克·吐溫《湯姆·索亞歷險記》
第十二講:我是誰?我是煙雨南方飄零的玫瑰
——讀《獻給艾米麗的玫瑰》
第十三講:因為愛,所以傷害
——尤金·奧尼爾《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賞析
第十四講:唱念做打,生旦凈丑,看中國人演洋戲
——英語戲劇的中國改編
查看全部↓
《英語文學與智慧人生》:
羅伯特·弗羅斯特是20世紀美國最受歡迎的詩人之一,曾四次獲得普利策獎,被稱為“美國文學中的桂冠詩人”,其代表作《未選擇的路》《雪夜林邊小駐》《補墻》因通俗易懂的語言及引人深思的哲理而廣為流傳。由于詩人獨有的生活經(jīng)歷,其詩歌大多從大自然的鄉(xiāng)村生活中汲取題材,并未帶有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特點。詩人通常運用淡淡的鄉(xiāng)村景色,傳達深刻的人生哲理,正如中國的一句古詩所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與其身處的工業(yè)社會的大環(huán)境、大背景貌似格格不入,但詩人堅持自我,追求大自然的寧靜和純粹,通過與自然、鄉(xiāng)村生活的親密接觸,凈澈靈魂,為飽受塵世喧鬧折磨的身心尋找靜謐的歸宿。人只有將自己回歸到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才能擁有自然的胸懷和純凈,才能擊退壓在肩頭的煩惱,最終使身與心得到安息。
上述三首詩歌都是圍繞“選擇”這一主題展開,包括選擇哪條人生之路,黑夜中是選擇前進還是駐足,鄰里之間的那道圍墻到底是選擇拆掉還是留下等!段催x擇的路》創(chuàng)作于1915年,其實是當時詩人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弗羅斯特不知是應該繼續(xù)經(jīng)營新罕布什爾的一家農(nóng)場還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最終詩人選擇了后者,舉家遷往英國,后來在龐德等意象派詩人的幫助下名聲大噪,隨后全家返回美國。一個深秋的清晨,詩人獨自漫步于林間小路,地上鋪滿枯黃的落葉,途經(jīng)一個岔路口,詩人久久地凝望、徘徊,這似乎是在不經(jīng)意間詢問每個行走在征途上的遠行者,腳下的路到底該如何取舍?我們對未來的態(tài)度是復雜而又矛盾的,無知中充滿期待,焦慮中滿懷向往。那一眼望去看不到終點的樹林代表著漫漫的人生,穿叉于林中的小路代表著人生的選擇,選擇不一樣,人生也會不盡相同,人生的體悟和感知也不同。人的一生中會出現(xiàn)許多個十字路口,我們每個人都在不斷地權(quán)衡著每個選擇的利弊,我們可憐而又可悲地在惴惴不安中度日如年。如何才能牢牢地握緊自己的命運,不被選擇牽著鼻子走呢?唯一的出路就是拼盡全力走好全程,因為當你揮霍時間、消耗體力徘徊在選擇這個關(guān)口時,你身邊的后來者可能在不斷地積蓄著超越你的能量,讓本有相對優(yōu)勢的你,在這種隱形的競爭中無聲無息地落于人后了。這啟發(fā)我們在考慮周全的情況下,應當機立斷做出決定,不應消耗過多,未來路途遙遠,自己的選擇跪著也要走完全程,哪里還有后悔的機會,時不我待。詩人最終選了那條人跡罕至卻充斥著誘惑的路,從此也就決定了人生之路。詩歌飽含人生哲理,引人深思,其中人生感悟娓娓道來:一旦作出抉擇,其他道路皆是陌路,往后憶及,皆已物是人非。反觀,任何不努力奮斗的人,沒有勇氣翻越人生座座高山的人,選擇哪條道路其結(jié)果不是一樣的呢?何必心生怨恨、怨念,只會愁了自己。只要是自己選擇的并真心地付諸努力,結(jié)果上天自有安排,該是你所得的,時間都會給你。
《雪夜林邊小駐》背景置于一個圣誕節(jié)的前夕,弗羅斯特冒著嚴寒將自家農(nóng)場里的雞蛋拿到鎮(zhèn)上去賣,希望能掙到一些給孩子們買圣誕節(jié)禮物的錢,然而事與愿違,希望再一次破滅,詩人帶著失望、抑郁的心緒落寞而歸。在回家的路上,弗羅斯特在小馬兒的陪伴下踽踽前行,抬起頭來映人眼簾的是灌木林、冰湖和紛飛的雪花,這環(huán)繞在身旁的景物是如此的蕭條、冷清,而此時更加荒涼的是飽經(jīng)歲月蹂躪的身心。不堪重負的“我”渴望與自然融為一體,歸于塵土,死亡的念頭縈繞于心頭。這無邊的黑夜、蕭條低垂的灌木林、在寂靜中默默飛舞悄悄融化的雪花、一點點凝固的湖水,都在默默地召喚著飽經(jīng)風霜的一群群趕路人。“我”企盼能化身為自然的某個部分,像這林、這水一般就這樣躺在自然的懷抱里,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背負,就這樣躺著就好。從小馬兒身上傳來的一聲鈴響,瞬間打破了心中的美好,腦海中有兩個聲音在廝殺:前進?休憩?前進?休憩?這是個選擇的問題!拔摇痹诮酉聛淼脑娦兄薪o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要踐行我作為丈夫、父親、詩人的家庭和社會責任,我才有權(quán)利休息。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生存責任和壓力,“我”最終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扛起肩頭重擔,不做生活的懦夫。不管此時此刻的內(nèi)心是多么的無助,多么渴望能夠在自然中沉沉地睡去,但是家、國的牽掛仍是無法割舍,這表明了作者積極樂觀、勇于接受生活重壓的堅強人生態(tài)度,這首詩激勵著千千萬萬個仍生活于水深火熱中的美國人民,給予民眾一劑心靈的安慰良方,具有極強的普世性。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