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佛龕碑》亦稱“三龕記”“龍門三龕碑”“伊闕佛龕之碑”,唐貞觀十五年十一月(641)刻于河南省洛陽龍門石窟壁賓陽洞內。碑文記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為其亡母長孫皇后做功德等事跡。岑文本撰文,褚遂良正書。
此碑為摩崖刻石,字體清秀端莊,寬博古質,筆力挺勁,氣韻廣博,是早期褚書代表作,也是現(xiàn)存褚書字體較大的碑刻。
此本為國家圖書館藏明代何良俊清森閣舊藏宋拓本,此本拓工精致、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編》所載猶多五十余字。此本外框高三十四·五厘米,寬十九·七厘米;內框高二十九·六厘米,寬十四·四厘米。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各種藝術門類,無不是名家輩出,精品迭見,書法更是如此。初唐書法以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最為著名,歐陽詢長虞世南一歲,褚遂良是他們的晚輩,比虞世南小三十九歲,全盤學褚的薛稷則比褚小五十三歲。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褚氏先世本在河南,晉室南遷,徒居江南。其父褚亮,博學能文,入隋曾為東宮學士,太常博士,后歸順秦王,為文學侍從之臣,列名十八學士之中。褚遂良是褚亮第二子,受其家風熏陶,年青時便博涉文史。自武德初年隨父入唐后,在其父政治關系影響下,始終得到魏徵、長孫無忌、虞世南等元老重臣的顧眷。先后做過秦王府鎧曹參軍、秘書郎、起居郎一類小官。
貞觀十二年,虞世南去世,太宗嘆無人與其論書,魏徵便推薦“褚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從此因擅長書法得以侍從太宗左右。清阮元認為魏徵推薦褚遂良,“此乃征知遂良忠直,可任大事,薦其人,非薦其書!保ā稉C經室三集》)可謂洞察魏徵真意。其后十年,褚遂良因為“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于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遂由起居郎逐步擢升為諫議大夫、黃門侍郎,最后位至佐天子而執(zhí)大政的中書令和輔佐太子的顧命大臣。史稱褚遂良“前后諫奏及陳便宜書數(shù)十,上多見采納”。諸如封禪、征戰(zhàn)、太子黜立等諸多重大問題上,皆竭忠盡職,面顏直諫,這都是太宗朝的事情。
李治即位后,褚遂良卻因諫阻立武則天為后,遭到無情貶斥,追削官爵,子孫流配,最后病死嶺南外郡。“古之仁人志士,一言相期,死不言悔,況于君臣之間。受托孤之寄,而以利害禍福,志平生之言哉!”(《舊唐書·史臣傳》)褚遂良忠正剛烈的一生贏得了后人由衷的仰慕,而其書法,風格獨具,廣大教化,也與其名同著青史。
歐虞二人的書法,皆成熟于陳隋之際,晚年適逢盛唐,一并列入“初唐四家”。而褚遂良的書法,已開始脫離陳隋書風的影響,自立門戶,并成為有唐一代楷書成熟的時代標志。褚氏以后的楷書大家如徐浩、顏真卿等人,無不受其影響。所以劉熙載贊其為“唐之廣大教化主”。試觀褚氏平生書跡,不虛此言。
褚遂良的書法碑刻留傳至今的,據(jù)說二十余種,但大多為后人偽托或翻刻,可靠的只有數(shù)種:《伊闕佛龕碑》《孟法師碑》《房玄齡碑》《雁塔圣教序》等。
《伊闕佛龕碑》亦稱“三龕記”“龍門三龕碑”“伊闕佛龕之碑”,唐貞觀十五年(641)十一月刻于河南省洛陽龍門石窟壁賓陽洞內。唐太宗時宮中掌管詔令的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此碑乃磨去北魏造窟碑重新刊刻,現(xiàn)存三十二行,行五十一字,計一千六百余字。碑文記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為其亡母長孫皇后做功德等事跡。全文造句工整,辭風華麗,書法瀟灑,被稱為是文辭家和書法家的“天合之作”。此碑雖名為“碑”,實為摩崖刻石,字體清秀端莊,寬博古質,筆力挺勁,氣韻廣博,是早期褚書代表作,也是現(xiàn)存褚書字體最大的刻石。
傳世《伊闕佛龕碑》的最佳拓本是國家圖書館所藏明代何良俊清森閣舊藏宋拓本,此本拓工精致、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編》所載猶多五十余字。尾有何元朗、畢瀧、張效彬、沈志達、趙烈文等題跋,鈐“靜逸庵書畫印”“蓉初珍藏”“清森閣書畫記”“元和顧子山秘籍之印”等近三十方印。歷經清代畢瀧、沈志達、費念慈等遞藏,此本外框高三十四·五厘米,寬十九·七厘米;內框高二十九·六厘米,寬十四·四厘米。
何良。1506—1573),字元朗,號柘湖居士,華亭柘林(今上海市奉賢區(qū)柘林鎮(zhèn))人。明代戲曲理論家、藏書家。少年苦讀,為時俊才,嘉靖貢生,仕途失意。遂隱居著述,研討戲曲音律。喜藏書,建“清森閣”專藏書籍、名畫和金石拓本。著作有史事性筆記《何氏語林》傳世。(盧芳玉)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唐朝政治家、書法家,杭州錢塘人。唐顯慶三年(658)卒;褚遂良工書法,初學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自成一家,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并稱“初唐四大家”。傳世墨跡有《伊闕佛龕碑》《孟法師碑》《雁塔圣教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