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所著一部較為全面的回憶錄,也可說是其晚年的一部自述傳,它詳細記錄了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本書內(nèi)容豐富,涉及面廣,文筆生動流暢,具有較強的可讀性,讀者從中可對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解。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畢生篇幅較大的作品,全書共分四卷,以時間為線,講述了周作人一生所經(jīng)歷的重要事件。文筆平和沖淡,親切而不失幽默,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知堂回想錄》*開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于商報連載,后在1970年于香港出版單行本。書中保留了許多現(xiàn)代文學、社會的重要史料,又在追述往事的過程中節(jié)引了大量作者以前的作品,堪稱反映周作人一生著述旨趣的集大成之作。
1.周作人的自述傳,一部長篇回憶性文集。周作人首次剖白自己,以自我審視的角度,解讀其一生所行之事。周作人后半生飽受輿論爭議之苦,晚年更是遭遇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摧殘,看法和心境與較為和順的前半生相比,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垂暮之年寫《知堂回想錄》,可以說是周作人臨終前對其一生的深刻反思,因其中涉及了當時很多重要歷史事件和當事人,也可見亂世的眾多不幸與無奈。
2.一代文學巨匠的苦心絕唱,以無聲回應(yīng)世人褒貶。一生的起起伏伏,刺激了周作人迸發(fā)對文學更深刻的思考,與早期散淡平和的文風相比,這個時期的周作人,更似一種無聲勝有聲的表達,即是*為普通的白描手法也能包羅萬象,幾乎尋不到刻意創(chuàng)作的痕跡,這無疑是文學創(chuàng)作里程碑式的巨大進步。
3全新精裝重校,排版、設(shè)計皆推陳出新,并結(jié)合當代人的閱讀習慣,既有床頭書般的親和,又不乏作為藏品的精致。
這篇文章,應(yīng)該名叫后記的,但是我查看回想錄的目錄,卻已有一節(jié)后記了,而且這乃是一九六三年的一月所寫,距今是整整的三年,我也不記得里邊說的是些什么了,所以只能把我現(xiàn)在所寫改換一下叫做后序,反正所改換的只是一個名目,里邊所寫的無非我想說的這幾句話。這話可以分作三點來說。關(guān)于三點有個笑話,很值得記錄它一下,以前維新很講究演說這一套的時候,演說者開頭總說所要講的共有幾點,說三點或是五點,而闡說一點的時間往往費的很多,因此聽者很感苦惱,聽說共有幾點就很頭痛。有的講演者知道了這個情形,便來改良一下,說所要講的只有幾點,不說出數(shù)目來,可是這一下卻更糟了,說數(shù)目時使人苦惱,不說時使人恐慌了,因為不知道他所說的究竟共有若干,是十點或是八點呢。不過我所說者很是簡單,干脆就是三點,所費的時間一總不會超過一小時,雖然我這開頭似乎有點拉長的樣子,與回想錄的全體相像,很有些嚕嗦。
且說第一點,我要在這里首先謝謝曹聚仁先生,因為如沒有他的幫忙,這部書是不會得出版的,也可以說是從頭就不會得寫的。當初他說我可以給報紙寫點稿,每月大約十篇,共總一萬字,這個我很愿意,但是題目難找,材料也不易得,覺得有點為難,后來想到寫自己的事,那材料是不會缺乏的,那就比較的容易得多了。我把這個意思告知了他,回信很是贊成,于是我開始寫知堂回想,陸續(xù)以業(yè)余的兩整年的工夫,寫成了三十多萬字,前后寄稿凡有九十次,都是由曹先生經(jīng)手收發(fā)的。這是回想錄的前半的事情,即是它的誕生經(jīng)過。但是還有它的后半,這便是它的出版,更是由于他的苦心經(jīng)營,乃得有成。我于本書毫無敝帚自珍的意思,不過對他那種久要不忘的待人的熱心,辦事的毅力,那是不能不表示感佩的。這大約可以說是蔣畈精神的表現(xiàn)吧。
第二點是說這回想錄寫得太長了。這長乃是事實,沒有法子可以辯解,而且其實如要寫得詳盡,恐怕這還可以加上兩倍,至少有一百萬字,這便是一種辯解。因為年紀活得太多了,所以見聞也就不少,要拉雜的不加選擇的說起來,話就是說不完的。我平?偸沁@么想,人不可太長壽,普通在四十以后死了最是得體,這也不以聽兼好法師的教訓才知道,可是人生不自由,就這一點也不能自己作主,不知道這是怎么干的,一下子就活到八十,(其實現(xiàn)在是實年八十一了,)實在是活得太長了。從前圣王帝堯曾對華封人說道,壽則多辱,這雖是一時對于祝頌的謙抑的回答,其實是不錯的。人多活一年,便多有些錯誤以及恥辱,這在唐堯且是如此,何況我們呢。但是話要說回來,活到古來稀的長壽雖然并不一定是好事,可是也可以有若干的好處。即如我不曾在日軍刺客光臨苦雨齋的那時成為烈士,活到解放以后,得以看見國家飛躍的進步,并且得以參加譯述工作,于一九六二年七月至一九六五年五月這三年中間,譯成了路吉阿諾斯(Loukianos)對話集一卷,凡二十篇,計四十余萬字。這是我四十年來蓄意想做的工作,一直無法實現(xiàn)的,到現(xiàn)在總算成功了。這都是我活到了八十歲,所以才能等到的,前年,《新晚報》上有過我的一篇雜文,叫作八十心情,足以表達我那時的情意。
第三點也是最末的一點,是我關(guān)于自敘傳里的所謂詩與真實的問題的。這真實與詩乃是歌德所作自敘傳的名稱,我覺得這名稱很好,正足以代表自敘傳里所有的兩種成分,所以拿來借用了。真實當然就是事實,詩則是虛構(gòu)部分或是修飾描寫的地方,其因記憶錯誤,與事實有矛盾的地方,當然不算在內(nèi),唯故意造作的這才是,所以說是詩的部分,其實在自敘傳中乃是不可憑信的,應(yīng)該與小說一樣的看法,雖然也可以考見著者的思想,不過認為是實有的事情那總是不可以的了。古代希臘叫詩人為造作者,意思重在創(chuàng)造,哲學者至有人以詩人為說誑的人,加以排斥,這并沒有錯,英國文人王爾德作文云說誑之衰歇(The Decay of Lying),嘆近代詩思的頹廢,便不諱言說誑,日本人翻譯易說誑為架空,這有點近于粉飾,如孔乙己之諱偷書為竊書了。自敘傳總是混合這兩種而成,即如有名的盧梭和托爾斯泰的《懺悔錄》,據(jù)他們研究里邊也有不少的虛假的敘述,這也并不是什么瑕疵,乃是自敘傳性質(zhì)如此,讀者所當注意,取材時應(yīng)當辨別罷了。因為他們文人天性兼?zhèn)湓姴牛詫懴氯サ臅r候,忽然觸動靈機,詩思勃發(fā),便來它一段詩歌的感嘆,小說的描寫,于是這就華實并茂,大著告成了。也有特殊的天才,如伊太利的契利尼者,能夠以徹頭徹尾的誑說作成自敘傳,則是例外不可多得的。我這部回想錄根本不是文人自敘傳,所以夠不上和他們的并論,沒有真實與詩的問題,但是這里說明一聲,里邊并沒有什么詩,乃是完全只憑真實所寫的。這是與我向來寫文章的態(tài)度全是一致,除了偶有記憶不真的以外,并沒有一處有意識的加以詩化,即是說過假話。可是假如有人相信了我的這句話,以為所有的事情都真實的記錄在里邊,想來找得一切疑難事件的說明,那未免是所愿太奢了,恐怕是要失望的。我在上邊說過,如果詳盡的說明,那就非有一百萬字不可,這第一說是沒有這紙面。我寫的事實,雖然不用詩化,即改造和修飾,但也有一種選擇,并不是凡事實即一律都寫的。過去有許多事情,在道德法律上雖然別無問題,然而日后想到,總覺得不很愉快,如有吃到肥皂的感覺,這些便在排除之列,不擬加以記錄了,F(xiàn)在試舉一例。這是民國二年春間的事,其時小兒剛生還不到一周歲,我同了我的妻以及妻妹,抱了小兒到后街咸歡河沿去散步。那時婦女天足還很少,看見者不免少見多怪。在那里一家門口,有兩個少女在那里私語,半大聲的說道,你看,尼姑婆來了。我便對她們搖頭贊嘆說,好小腳呀,好小腳呀!她們便羞的都逃進門去了。這一種本領(lǐng),我還是小時候從小流氓學來的手法,可是學做了覺得后味很是不好,所以覺得不值得記下來。此外關(guān)于家庭眷屬的,也悉不錄,上邊因為舉例,所以說及。其有關(guān)于他人的事,有些雖是事實,而事太離奇,出于情理之外,或者反似《天方夜談》里頭的事情,寫了也令人不相信,這便都從略了。我這里本沒有詩,可是卻叫人當詩去看,或者簡直以為是在講造話了。紹興方言謂說誑曰講造話,造話一語卻正是詩的本原了。但因此使我非本意的得到詩人的頭銜,卻并不是我所希望的。我是一個庸人,就是極普通的中國人,并不是什么文人學士,只因偶然的關(guān)系,活得長了,見聞也就多了些,譬如一個旅人,走了許多路程,經(jīng)歷可以談?wù),有人說講你的故事罷,也就講些,也都是平凡的事情和道理。他本不是水手辛八,寫的不是旅行述異,其實假如他真是遇見過海上老人似的離奇的故事,他也是不會得來講的。
一九六六年一月三日,知堂記于北京。
周作人
原名櫆壽(后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藥堂、獨應(yīng)等,浙江紹興人。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杰出代表。
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運動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編輯。五四運動之后,與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許地山等人發(fā)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并與魯迅、林語堂、孫伏園等創(chuàng)辦《語絲》周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曾經(jīng)擔任北平世界語學會會長。
第一卷
一 緣起/003
二 老人轉(zhuǎn)世/005
三 風暴的前后上/010
四 風暴的前后中/014
五 風暴的前后下/017
六 避難/020
七 關(guān)于娛園/023
八 書房/026
九 三味書屋/029
一○ 父親的病上/033
一一 父親的病中/036
一二 父親的病下/039
一三 煉度/043
一四 杭州/047
一五 花牌樓上/051
一六 花牌樓中/055
一七 花牌樓下/058
一八 四弟/062
一九 縣考/065
二○ 再是縣考/068
二一 縣考的雜碎/071
二二 縣考的雜碎續(xù)/074
二三 義和拳/077
二四 幾乎成為小流氓/080
二五 風暴的余波/084
二六 脫逃/088
二七 夜航船/091
二八 西興渡江/094
二九 拱辰橋/098
三○ 青蓮閣/101
三一 長江輪船/104
三二 路上的吃食/109
三三 南京下關(guān)/113
三四 入學考試/117
三五 學堂大概情形/120
三六 管輪堂/123
三七 上飯廳/126
三八 講堂功課/129
三九 打靶與出操/132
四○ 點名以后/135
四一 老師一/138
四二 老師二/141
四三 風潮一/144
四四 風潮二/148
四五 考先生/151
四六 生病前/155
四七 生病后/158
四八 祖父之喪/163
四九 東湖學堂/167
五〇 東湖逸話/172
五一 我的新書一/176
五二 我的新書二/180
五三 我的筆名/184
五四 秋瑾/188
五五 大通學堂的號手/191
五六 武人的總辦/194
五七 京漢道上/197
五八 在北京一/201
五九 在北京二/204
六〇 北京的戲/207
六一 魚雷堂/210
六二 吳一齋/214
六三 五年間的回顧/218
六四 家里的改變/222
第二卷
六五 往日本去/229
六六 最初的印象/232
六七 日本的衣食住上/237
六八 日本的衣食住中/241
六九 日本的衣食住下/244
七〇 結(jié)論/248
七一 下宿的情形/251
七二 學日本語/254
七三 籌備雜志/258
七四 徐錫麟事件/262
七五 法豪事件/266
七六 中越館/269
七七 翻譯小說上/273
七八 翻譯小說下/276
七九 學俄文/280
八〇 民報社聽講/283
八一 河南新生甲編/287
八二 學希臘文/290
八三 鄔波尼沙陀/293
八四 域外小說集新生乙編/298
八五 蔣抑卮/301
八六 弱小民族文學/304
八七 學日本語續(xù)/307
八八 炭畫與黃薔薇/312
八九 俳諧/316
九〇 大逆事件/320
九一 赤羽橋邊/324
九二 辛亥革命一王金發(fā)/327
九三 辛亥革命二孫德卿/331
九四 辛亥革命三范愛農(nóng)/337
九五 望越篇/344
九六 臥治時代/349
九七 在教育界里/ 353
九八 自己的工作一/357
九九 自己的工作二/360
一〇〇 自己的工作三/365
一〇一 自己的工作四/368
一〇二 金石小品/373
一〇三 故鄉(xiāng)的回顧/377
第三卷
一〇四 去鄉(xiāng)的途中一/385
一〇五 去鄉(xiāng)的途中二/389
一〇六 從上海到北京/394
一〇七 紹興縣館一/398
一〇八 紹興縣館二/402
一〇九 補樹書屋的生活/406
一一〇 北京大學/410
一一一 往來的路/414
一一二 復辟前后一/418
一一三 復辟前后二/423
一一四 復辟前后三/427
一一五 蔡孑民一/431
一一六 蔡孑民二/435
一一七 蔡孑民三/439
一一八 林蔡斗爭文件一/442
一一九 林蔡斗爭文件二/446
一二〇 林蔡斗爭文件三/451
一二一 卯字號的名人一/458
一二二 卯字號的名人二/463
一二三 卯字號的名人三/467
一二四 三沈二馬上/471
一二五 三沈二馬下/475
一二六 二馬之余/479
一二七 五四之前/483
一二八 每周評論上/488
一二九 每周評論下/492
一三〇 小河與新村上/497
一三一 小河與新村中/501
一三二 小河與新村下/505
一三三 文學與宗教/509
一三四 兒童文學與歌謠/514
一三五 在病院中/519
一三六 西山養(yǎng)病/524
一三七 瑣屑的因緣/529
一三八 愛羅先珂上/533
一三九 愛羅先珂下/537
一四〇 不辯解說上/542
一四一 不辯解說下/547
一四二 嗎嘎喇廟/551
一四三 順天時報/556
一四四 順天時報續(xù)/561
一四五 女師大與東吉祥一/567
一四六 女師大與東吉祥二/571
一四七 語絲的成立/576
一四八 五卅/581
一四九 三一八/585
一五〇 中日學院/590
一五一 東方文學系/594
一五二 東方文學系的插話/598
一五三 堅冰至/604
一五四 清黨/609
第四卷
一五五 北大感舊錄一/617
一五六 北大感舊錄二/622
一五七 北大感舊錄三/626
一五八 北大感舊錄四/631
一五九 北大感舊錄五/636
一六〇 北大感舊錄六/640
一六一 北大感舊錄七/644
一六二 北大感舊錄八/649
一六三 北大感舊錄九/654
一六四 北大感舊錄十/659
一六五 北大感舊錄十一/663
一六六 北大感舊錄十二/670
一六七 道路的記憶一/676
一六八 道路的記憶二/682
一六九 女子學院/688
一七〇 在女子學院被囚記/692
一七一 北伐成功/700
一七二 章太炎的北游/705
一七三 打油詩/710
一七四 日本管窺/716
一七五 日本管窺續(xù)/721
一七六 北大的南遷/726
一七七 元旦的刺客/731
一七八 從不說話到說話/737
一七九 反動老作家一/742
一八〇 反動老作家二/749
一八一 先母事略/757
一八二 監(jiān)獄生活/765
一八三 在上海迎接解放/771
一八四 我的工作一/778
一八五 我的工作二/783
一八六 我的工作三/787
一八七 我的工作四/794
一八八 我的工作五/801
一八九 我的工作六/806
一九〇 拾遺甲/813
一九一 拾遺乙/817
一九二 拾遺丙/822
一九三 拾遺丁/829
一九四 拾遺戊/836
一九五 拾遺己/842
一九六 拾遺庚/849
一九七 拾遺辛/855
一九八 拾遺壬/859
一九九 拾遺癸/865
二〇〇 拾遺子/870
二〇一 拾遺丑/875
二〇二 拾遺寅/880
二〇三 拾遺卯/885
二〇四 拾遺辰/891
二〇五 拾遺巳/896
二〇六 拾遺午/903
后 序/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