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六年至四十九年(17511784),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往返于北京與江南。滿洲皇帝及扈從,深入帝國*富庶、*重要的地區(qū),上演了一場場長達數(shù)月之久的政治劇。
本書主要闡釋帝國核心與江南之間既充滿張力又持續(xù)博弈的關系。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江南都是漢人無可爭議的中心,它還是反清復明的大本營。清廷如何才能在這一地區(qū)建構權威,合法進行統(tǒng)治?盛清時期清廷統(tǒng)治內地的切實條件和歷史機制又是什么?本書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還探討了盛清統(tǒng)治得以建構以及各種人物競爭于其間的政治文化。作者認為,南巡在十八世紀清朝統(tǒng)治的歷史形成過程中具有核心地位。
乾隆皇帝的南巡,在當時,首先乃政治上非同尋常之事。南巡的消息在整個清帝國以及亞洲沿海和大陸都有反響。日本的德川幕府(16001868),從停靠大阪的中國商船上的水手那里得到情報,了解到了經由江南的乾隆皇帝的長期行程。 朝鮮使臣在他們的日記和官方報告中對南巡有記載。 內亞的首領和高僧包括六世班禪羅桑巴丹益西(17371780)自然會了解南巡的情況,因為有時候他們是乾隆南巡時的扈從。時至今日,南巡的景象依然能牽動大眾和歷史的想象。的確,每一位清史(16441911)乃至中國史的研究學者,多少都知道一點17511784年間的乾隆六次南巡。 同樣廣為人知的是康熙皇帝的六次南巡。 然而,正如著名清史專家郭成康所說:對南巡,人人都可以說兩句,但是還沒有人做過深入的研究。我的研究,旨在從一個最基本的層面上,填補這一空白。
讓我們先對乾隆南巡說兩句。南巡曠日持久,乾隆皇帝及相當大規(guī)模的扈從花上三五個月的時間,巡歷帝國最繁榮和最重要的地區(qū)之一長江下游的江南地區(qū)(見圖1和表3.1)。從出巡路線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及扈從走陸路,經直隸、山東、江蘇北部,到達清河縣(今天的清江)的黃河和大運河交匯處。乾隆皇帝視察那里的堤壩塘堰等綜合水利設施。渡黃河后,這一移動的朝廷向南,乘船沿大運河,前往主要的縣、府等治所,如寶應、高郵和揚州。就在揚州以南的地方,御舟過長江并在常州、無錫、蘇州等沿線重要城市停留,之后到達浙江。在浙江,皇帝一行繼續(xù)向南,過嘉興府,接著向省城杭州進發(fā),在那里乾隆皇帝舉行召試,檢閱地方軍隊并游覽城市景點,包括著名的西湖。在后四次南巡期間(1762、1765、1780和1784),乾隆皇帝前往海寧縣視察沿杭州灣的海塘,然后去杭州。1751年,圣駕從杭州出發(fā),渡過錢塘江,這樣乾隆皇帝可以親祭位于紹興府、傳說中的圣君大禹的陵墓,這是皇帝行程的最南端。(1751年后,乾隆皇帝再未前往紹興。)
返程時,皇帝一行北上,沿大運河到長江南岸的鎮(zhèn)江府,然后向西,走陸路至前明的都城江寧(今天的南京)。這里乾隆皇帝又一次舉行召試,檢閱軍隊,參觀該城的歷史古跡。接下來這一移動的朝廷折回鎮(zhèn)江,過長江,繼續(xù)沿大運河北上,到達與黃河的交匯處。從1757年第二次南巡開始,乾隆皇帝及貼身扈從在山東江蘇交界處與皇太后一行分開,走陸路到徐州,視察該地區(qū)的重要水利設施。在返回大運河后,皇帝一行乘船繼續(xù)北上至德州,最后回到北京;侍蟮拇牱稻⿻r常常更為從容,通常比皇帝晚一些日子才回到京郊。
1751年首次南巡,乾隆皇帝在主要城市停留時間很長:杭州九天、蘇州八天、江寧四天。除參加上述精心編排的大眾歡慶儀式外,他還做了許多事情。其中,他視察水利設施、祭祀地方神祇、陟黜地方官員,接見地方名流,予以各種恩賞,招攬學術和文學人才,檢閱軍隊以及參觀景點和歷史名勝。
張勉治,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歷史與藝術史系副教授。加州大學圣迭哥分校歷史學博士,師從周錫瑞、高彥頤等中國史研究名家。主要研究領域為16至19世紀中國的政治、社會、文化和經濟,目前主要關注盛清時期的政治文化和物質文化。
董建中,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清代政治史,譯有《州縣官的銀兩》《自貢商人》《君主與大臣》等。
致 謝。
緒 論 1
家產官僚制帝國:前近代國家形成的一種模式。
嵌入了民族意義(意識形態(tài))的家產制 12
清民族王朝國家的系譜。保
巡幸與清朝統(tǒng)治的形成。玻
第一章 巡幸的歷史與多重意義 28
上古的出巡、狩獵與戰(zhàn)爭 31
戰(zhàn)國時期巡狩的開化。常
作為君主官僚間緊張關系突出表現(xiàn)的巡狩。常
帝制官僚與對巡幸的貶斥。常
帝制聯(lián)盟與執(zhí)著于季節(jié)性遷移。矗
明朝的巡幸 51
結論。担
第二章 法祖:巡幸乃民族王朝原則(1680年代和1740年代) 57
進諫與因應之一:康熙皇帝最初的南巡(16681671) 59
康熙皇帝恢復巡幸(1680年代):經典模式? 62
乾隆皇帝恢復巡幸(1740年代):家族的傳奇故事。叮
進諫與因應之二:漢御史的抗議(1758年12月)。福
乾隆皇帝評論妥 帖睦爾(1767年):歷史的回響 84
結論。福
第三章 將朝廷置于馬上:移動朝廷的后勤與政治。福
皇帝的扈從與巡幸路線。福
安排駐蹕事宜:一種旗務。梗
作為武力象征的營帳。梗
以戰(zhàn)爭規(guī)模動員各省 106
應對大眾的南巡認識。保埃
結論 119
第四章 安不忘危與帝國政治:戰(zhàn)爭、巡幸、武備。保玻
乾隆皇帝推崇軍事價值(1785年) 123
憂懼八旗衰落(1670年代1730年代)。保玻
乾隆初年的軍事危機(1730年代1740年代) 130
作為滿洲人尚武習慣的巡幸。保常
領導層危機與八旗持續(xù)衰。ǎ保罚担澳甏。保矗
南巡與準噶爾問題(1750年代)。保担
帝國與南巡中的耀武揚威(1762年) 157
結論。保叮
第五章 還淳返樸:南巡與商業(yè)化時代精英內部競爭 168
培植商業(yè)財富。保叮
乾隆皇帝抑制奢靡的話語。保福
士人的焦慮與皇帝話語的為我所用 189
結論。保梗
第六章 南巡的文化包容:推崇詩歌與迎合漢學 199
召試。保梗
推崇詩畫以籠絡精英 203
蘇州的文化經紀人沈德潛。玻埃
蘇州紫陽書院與迎合漢學 214
模棱兩可的迎合。玻玻
結論 231
第七章 乾隆皇帝巡幸江南的詩歌寫作與政治。玻常
愉悅在前:皇帝的矛盾態(tài)度。玻常
精英文化內部的緊張:十八世紀對抒情論的貶斥 241
解讀乾隆皇帝南巡詩作。玻矗
初相遇:在江北厘定江南意。玻矗
與金山相遇(一):引出景致與否認欲望。玻担
與金山相遇(二):調和并抒懷月下長江。玻担
日益深入:宣稱勤政,拒斥愉悅。玻叮
正統(tǒng)話語:馬上觀民。玻罚
結論 278
第八章 大眾認識與民族王朝政治至上(17651785)。玻福
乾隆皇帝水利認識的再考察 281
政治至上(1770年代)。玻福
對民族王朝合法性的侵蝕(17651778)。玻梗
民族王朝回應之舉:恢復巡幸(17801785)。常保
結論 323
尾 聲 最后的巡幸(18001820)。常玻
民族與清統(tǒng)治的歷史機制。常常
附錄 A 乾隆南巡的地方備辦情況。常常
附錄 B 乾隆南巡全部支出的估算。常矗
附錄 C 南巡召試的量化分析 358
征引文獻。常叮
索 引。常梗
譯后記。矗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