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是主人公“我”盧易斯•林奇的回憶錄,以美國小鎮(zhèn)托馬斯頓為背景,通過林奇、馬庫尼、伯格和貝弗利等家庭中父母的生活瑣事和日常工作,以及各家子女的成長經(jīng)歷、精神歷程和家境變化,展現(xiàn)了真實的美國生活以及小鎮(zhèn)六十年的變遷。作品還通過“我”與鮑比的友誼,莎拉與鮑比的情愛,父母們的情感歷程,說明了愛、包容和家給人以力量,讓世界和生命得以延續(xù)。
美國當(dāng)代重量級作家傾心打造的力作;全方位、多層次剖析小人物生活的真實況味。
普利策文學(xué)大獎得主,《帝國瀑布》作者理查德•拉索新創(chuàng)佳作;小鎮(zhèn)生活六十年變遷,展現(xiàn)真實的美國生活。
前言
因為很久沒有讀過小說,即虛構(gòu)文學(xué),《嘆息橋》于我,是一次難得的閱讀體驗。閱讀過程中,書中的小鎮(zhèn),讓我時時想起威廉·?思{筆下的杰弗生鎮(zhèn),或者路遙《平凡的世界》中的雙水村。二者都是截取地理位置上的一個點,描述社會不同階層若干家庭幾代人的故事,進而創(chuàng)造出宏大的歷史景觀。不過是?思{采用了意識流、多角度敘事等現(xiàn)代主義文學(xué)手法,而路遙恪守了現(xiàn)實主義的文學(xué)傳統(tǒng),美國作家理查德·拉索的《嘆息橋》則介乎這二者之間。
《嘆息橋》是2007年問世的作品。理查德·拉索出生和成長于美國新英格蘭地區(qū)的小鎮(zhèn),他的作品也多以之為背景,描寫其歷史和生活在那里的小人物的生老病死和喜怒悲歡。在此之前,他的另一部力作《帝國瀑布》曾獲2002年普利策小說獎,奠定了他在美國乃至世界文學(xué)界的地位!兜蹏俨肌犯木帪殡娨曤娪皶r,海報上的宣傳語曾大書特書:“每個小鎮(zhèn)都有一部偉大的傳奇!薄秶@息橋》所寫,又是一個小鎮(zhèn),也可視為一部偉大的傳奇,之所以偉大,皆因其折射出了一個小鎮(zhèn),一個地區(qū),一個國家,乃至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的影像。
書中的托馬斯頓鎮(zhèn),位于紐約上州,是個普通的小鎮(zhèn),有些平凡的百姓,過著寡淡的日子。這里有二十世紀(jì)中葉美國社會面對的種種問題,環(huán)境污染、種族歧視、貧富差距、少年人的反叛、工業(yè)的破壞、商業(yè)的革新、新的生活方式帶來的沖擊……這一切,又圍繞著愛情、友情、親情等等亙古不變的人類倫常徐徐鋪展開,讓人不再覺得那是萬里之外的另一個國度,別一些人的故事,似乎它就發(fā)生在我們的此時和此地。我們可以從書中作為主線的四個家庭——林奇(也即露西)一家,努南(也即鮑比)一家,莎拉一家和貝弗利一家中,看到身邊眾人,甚至我們自己的身影。
書中大部分時候,采用了主人公露西的視角,他與其父老林奇,以及兒子歐文,搭建起一個超穩(wěn)定的結(jié)構(gòu),“連想到變化都讓他(們)憎恨”,一貫以不變的善良和樂觀來應(yīng)對必然到來的變化,讓人不由得去關(guān)注他們的命運,直到故事的終結(jié)。
這就又說到了善與惡,像書中寫的:“他(老林奇)是任性地盲目相信同胞的基本善良,伯格先生是同樣盲目和沒有證據(jù)地相信人的腐敗!边@個性善與性惡的問題,自有人類以來,討論至今,仍然沒有結(jié)果。《嘆息橋》一書,又很奇妙,里面的男女老少,似乎并沒有純粹的惡人,就連露西的叔叔、貌似混混兒的德克蘭,也逐漸展示出了他的開朗、熱心、精明強干,讓人慢慢喜歡上。善與惡,都是人性,善不能戰(zhàn)勝惡,但同樣,惡也不能戰(zhàn)勝善,只是相持,此消彼長,此起彼伏,像莎拉的母親說到,“人是不會變的!贝颂幐袊@的,應(yīng)當(dāng)是抽象的“人”,或者說是人性。非要從人性中,徹底剔除惡,打造全新的人,或許帶來的,卻是更大的惡。
書中作為一種意象而存在的嘆息橋,位于意大利威尼斯圣馬可廣場附近,始建于1603年,橋的一頭連接圣馬克廣場上總督府里的審訊室,另一頭連接監(jiān)獄,死囚通過此橋之時,常是行刑前的一刻,不免會嘆息即將結(jié)束的人生,嘆息橋因此得名。
作者用嘆息橋為此書命名,應(yīng)當(dāng)是有深意的:跨過嘆息橋,就要打開結(jié)局,直面真相,也即人的本質(zhì)。而人們出于種種原因,常常會不由自主地拖延結(jié)局,掩飾真相,這里,就需要作出選擇。正如露西回顧少年人的一場毆斗時感嘆的,“無論如何,在時光和重復(fù)尚未來得及銷蝕存在的神秘感并使之變得平庸之前,鮑比實際上就實現(xiàn)了我們年輕人的夢想。我覺得只有鮑比一個人創(chuàng)造了生活,以及生活中的自我!迸线x擇了出走,去經(jīng)歷更大更廣闊的世界,實現(xiàn)自我。露西則隨遇而安,選擇了不選擇。露西對此倒是有解釋的,他說,“我或許真的可以選擇自己是誰,但別人并不一定記得住我是誰!辈贿x擇不一定出于懦弱,也許根本就是天性,但不選擇到底也還是一種選擇。鎮(zhèn)上生民日復(fù)一日的存在,瑣碎,俚俗,不溫不火,混混沌沌,似乎離這座橋很遠,但他們的一生,都在面對是否踏上這座橋的問題,結(jié)果,有人選擇出走,有人選擇滯留;有人選擇愛情,有人選擇成功;有人選擇忠誠,有人選擇背叛……而不作選擇,到底也還是一種選擇,選擇過后,橋歸橋,路歸路,其后的風(fēng)景如何,也只有“嘆息復(fù)嘆息”了。
行文至此,似乎有了一點讓-保羅·薩特的存在主義的味道,作者想必不是由此出發(fā)而下筆的,但人生即選擇,人通過選擇,實現(xiàn)存在,獲得本質(zhì),卻是書中時時能夠感覺到的。
作者的目力所及,都是些小人物,除了后來沖出小鎮(zhèn),走入歐洲,成為畫家的努南。這些小人物,個個面目清晰,鮮活靈動。書中對女性的描寫,也很精彩。她們的精明,她們的勇決,她們的刻薄,她們的溫婉,她們的懦弱……都讓人唏噓之余,生出對人世間諸般美好的眷念。即使是那位著墨不多的黑人大媽羅莎小姐,身處烏煙瘴氣的貧民窟中,出于信仰而多行慈善,也讓人過目難忘。
拉索的筆觸,細膩地描述了六十年間緩慢的小鎮(zhèn)生活和不變的人性,以及大西洋彼岸藝術(shù)家的醉生夢死和創(chuàng)作激情。我們今日的生活,已經(jīng)呈現(xiàn)碎片化的狀態(tài),能夠耐心坐下,慢慢讀完一本書,或許比讀電腦,讀微信,更多些別樣的收獲。而一部六百多頁的大書,在這個速讀、讀圖的時代,還能再版,還有人讀,對著譯者來說,當(dāng)是一件很值得欣慰的事。
賈輝豐
二○一七年二月
理查德·拉索,(Richard Russo),1949年出生,美國作家,與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居住在緬因州沿海。拉索善于描述被工業(yè)破壞的小城鎮(zhèn)和為生活所累的人們,他筆下的人物常常是那些個性幽默又往往不走運的人。他的作品包括:《格里芬教授的煩惱》、《帝國瀑布》、《莫霍克》、《危險池塘》、《沒有人是傻瓜》和《直率的人》等。他的小說《帝國瀑布》曾被《時代》評為年度*小說,并一舉羸得了2002年的普利策獎。理查德·拉索2002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妓女的孩子;及其他短篇》,以全新的角度關(guān)注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尤其《妓女的孩子》一篇是值得一讀的感人之作。
伯曼大院
全是蠕蟲
有固定路線的人
當(dāng)胸一擊
艾吉小店
分界街
訃告
愛情
表面價值
越線
鬼魂艾吉
回家
夢見了魚
嘆息橋
各色人等
勞工節(jié)
冬天的鳥
大教堂
激情曲線
愛情
藍色的門
家
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