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作者90多篇讀書筆記,共分5個欄目:“萬物靜觀皆自得”、“落花輕拍肩”、“伊甸園是無法到達的”、“河的第三條岸”、“煙波干凈”。
這本書,是作家龔靜的讀書隨筆。這些讀書隨筆*早寫于1995年(那些在大學時的讀書筆記均沒有包括,但其實正是這些大學時的閱讀給作者以后的讀書視角、視野、觀念和感知審美作了鋪墊),*近的就寫于2013年。**部分“萬物靜觀皆自得”主要談晚明張岱和現(xiàn)當代作家汪曾祺作品的一些心得(這個主題還在進行中);第二部分“落花輕拍肩”是一些人文類書籍的書邊隨筆;第三部分“伊甸園是無法到達”面對的是一些中國文學的文本;第四部分“河的第三條岸”則隨筆一些國外的人文(文學)作品;第五部分是針對高中語文課本中的具體文本鑒等
龔靜,上海嘉定人。1986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F(xiàn)任教于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作家協(xié)會理事。獲第三屆“上海文化新人”榮譽稱號(2000年)曾獲首屆朱自清文學獎(散文)(2006年)及其他文學獎項。出版有《城市野望》、《要什么樣的味道》、《文字的眼睛》、《上海,與壁虎一起納涼》、《上海細節(jié)》、《寫意——龔靜讀畫》(初版和修訂版兩種)等十多部散文隨筆集。作品被收入《上海五十年文學創(chuàng)作叢書.散文卷》、《繁華與落寞》、《上海作家散文百篇》、《你可以信賴他——2002筆會文粹》、《新時期嘉定作家群》(作品卷/資料卷)、《清澈的理性——科學人文讀本》等多種散文選集。作等
●書.生長——代自序
●萬物靜觀皆自得
●萬物靜觀皆自得——看汪曾祺的畫
●汪曾祺的聊齋
●“一個一個藍色的閃把屋里照亮……”
●還有
●一個人與一座城市的牽念
●尋訪的尋訪
●竺家巷9號
●別一個張岱
●張岱和陳章侯
●張岱琴聲
●張岱雪意
●《閔老子茶》及其他
●自開自謝得自在
●斗雞悟
●兩本《瑯?gòu)治募?br />
●
●落花輕拍肩
●重新與宗白華先生一起散步
●部分目錄
在銀閃閃的地方,有誰看到2013年二月號的《印刻》封面上的簡嫃近影,一愣,銀灰中式對襟衫,黑框眼鏡,一頭花白短發(fā)尤其顯眼,哦,可不,60年代初生人的簡嫃也逾半百了,白發(fā)是當然。從《四月裂帛》《漁夫》《水月》等的青春簡嫃到《紅嬰仔》的少婦簡嫃,這一次的簡嫃在說《誰在銀光閃閃的地方,等你》,融合了文本、社會觀察、個人體驗以及由之而生的思考探討,討論生命如何面對“老病死”。若面見簡嫃,一定與之擊掌,與之聊聊“老病死”。生老病死,雖說“生”領頭牌,老病死誰也無法豁免,當然“未知生焉知死”,老病死與生總是糾纏,但忌談死亡的這種傳統(tǒng)文化倒是沒必要闡揚,倘若一味地隱,該需要直面時就容易驚慌失措,不知如何面對,好像一直在假裝那個結(jié)局從來不會降臨一樣。不如就閃亮登場,面對面好好談談。其實,老病死也非瞬間空降的,它是一絲絲地來,在白發(fā)的銀光閃爍中不知不覺地來,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