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惠洪是中國佛教史和文學史上一個不可多得的奇才, 其著述范圍之廣, 在兩宋禪林中可稱第一, 后世僧人也罕有其匹。其詩文集《石門文字禪》正是他整個撰述理念以及寫作內(nèi)容的集中代表, 不僅體現(xiàn)了佛教內(nèi)部禪教合一的傾向, 而且也顯示出僧人借鑒士大夫文學傳統(tǒng)而交融儒釋的自覺努力, 同時還提供了一個掙扎于出家忘情與世俗多情之間的詩文僧的絕佳樣板!妒T文字禪校注》集義理、考據(jù)、文法于一書, 是周裕鍇教授數(shù)十年研究惠洪及禪宗的集大成之作, 包含著獨特的治學理念, 代表著中國當下集部文獻及禪宗文獻整理的新高度。?敝休^多地使用了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注釋中, 廣泛使用傳統(tǒng)箋注古籍的慣用方法, 如考證以確定相關(guān)史實、人物生平、作品時間、創(chuàng)作背景, 注解字詞、典故以明詩文句意。除此之外, 基于《石門文字禪》出入儒釋、習用“今典”、好創(chuàng)偉辭等特點, 本研究尚注意運用疏解法以貫通篇章文意、禪宗法義、文法技巧; “觸類旁通”法以提示互文性, 指明《石門文字禪》書寫慣例、句法特點等。
《石門文字禪校注》集義理、考據(jù)、文法于一體,是周裕鍇教授數(shù)十年研究惠洪及禪宗的集大成之作,包含著獨特的治學理念,代表著中國當下集部文獻及禪宗文獻整理的新高度。?斌w現(xiàn)著周教授精審的學術(shù)功力;注釋不僅是對惠洪及禪宗文獻系統(tǒng)研究的結(jié)晶,也是周教授長期研讀唐宋詩歌、禪宗文獻的全面總結(jié),以惠洪作品為“點”,以唐宋詩歌為“面”,以中國詩學傳統(tǒng)為“線”,點面結(jié)合、點線串聯(lián),精彩紛呈!妒T文字禪校注》雖為基礎(chǔ)性文獻整理類著作,但其所蘊含的學術(shù)價值、學術(shù)理念,及其所呈現(xiàn)出的對中國傳統(tǒng)詩學、傳統(tǒng)文化的真切把握,又遠遠超出了單純的古籍整理。其所達到的學術(shù)水平和運用的學術(shù)方法,對當下的古籍整理而言頗具標桿意義!妒T文字禪校注》對字詞、文句、典故的注釋,以惠洪同時代之蘇軾、黃庭堅及杜詩宋注等為核心文獻,將注釋向“小”處落實,而不是向“大”處廣撒網(wǎng),這尤其能揭示古人創(chuàng)作時的文思情感,是箋注古籍的正確理路。
《石門文字禪校注》之注釋,達到了當下集部文獻整理的*高水準,這得益于周裕鍇教授對北宋士人群體、唐宋詩歌、禪宗史實“深入骨髓”的理解。這種*高水準表現(xiàn)為對詩文義法的大量揭示、史實文辭的梳理辨析、禪宗俗約的總結(jié)提挈等諸多方面。如對詩文義法的揭示,是將中國詩話、詩論中的批評觀念應用于具體詩作、詩句的校注之中,從而使得注釋包含有豐富的詩學理論;又如注釋中多用“此化用其意”“此借用其語”指明惠洪詩句之承襲淵源,尤能呈現(xiàn)惠洪的精微文思。
周裕鍇,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四川省學術(shù)與技術(shù)帶頭人。韓國東亞人文學會副會長;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蘇軾學會副會長;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常務理事;日本大阪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客員研究員;臺灣東華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已出版代表性著作有《中國禪宗與詩歌》《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禪宗語言》《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禪宗語言研究入門》等。
凡例
原序
卷一
古詩
卷二
古詩
卷三
古詩
卷四
古詩
卷五
古詩
卷六
古詩
卷七
古詩
卷八
古詩
卷九
排律
五言律詩
卷十
七言律詩
卷十一
七言律詩
卷十二
七言律詩
卷十三
七言律詩
卷十四
五言絕句
六言絕句
卷十五
七言絕句
卷十六
七言絕句
卷十七
偈頌
卷十八
贊
卷十九
贊
卷二十
銘
詞
賦
卷二十一
記
卷二十二
記
卷二十三
序
卷二十四
序
記語
卷二十五
題
卷二十六
題
卷二十七
跋
卷二十八
疏
卷二十九
書
塔銘
卷三十
行狀
傳
祭文
惠洪詩文詞輯佚
附錄
一、惠洪傳記資料
二、惠洪著述序跋
三、惠洪年譜簡編
后記
篇目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