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語正印》是一部明代產(chǎn)生的《孔子家語》的重要注評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明天啟三年(1623)怡慶堂余完初刻本!犊鬃蛹艺Z正印》由明代翰林院編修文震孟作序,禮部尚書顧錫疇注釋,孔子第六十三代孫、翰林院編修孔貞運評論!犊鬃蛹艺Z正印》對于孔子思想有極高的認識價值,在孔子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學術地位。其豐富的注釋、評語反映了明代孔子研究狀況,表現(xiàn)了時人對孔子思想的認識程度和闡釋特點。尤其是孔子第63代孫孔貞運的評語,是對孔子思想的進一步深刻闡發(fā),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和學術價值,在孔子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開拓意義。本書正文整理較為認真,并對文中部分引文、用典、人物作注釋,以便讀者閱讀理解。
《孔子家語正印》在明末天啟年間出現(xiàn),與時代思想密切相關,符合社會政治需要,符合明末清初從理學入經(jīng)學的學術思潮,其與士人精神相互促進,互為推動,孕育了明代士人的精神和氣骨,促使文人精神不斷傳播!犊鬃蛹艺Z正印》的刊刻還與明代書籍的出版印刷發(fā)展趨勢相合,因而具有極大的時代意義和價值。
顧錫疇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檢討。天啟六年(1626年),以東林黨人被削籍為民。崇禎元年起(1628年),升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遷右諭德,掌司經(jīng)局。次年,遷國子監(jiān)祭酒,請正十哲從祀位。歷任少詹事、詹事,崇禎十年起(1637年),為禮部左侍郎,皆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崇禎十一年(1638年),署部事,以忤楊嗣昌再被削籍。崇禎十五年起(1642年),為南京禮部右侍郎。弘光元年二月(1645年),被劾致仕。守父喪從唐王抗清,拜太子太師、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加督師銜,出駐溫州江心寺。隆武二年(1646年),因參劾總兵賀君堯被殺。孔貞運(1574年1644年),明朝大臣、詩文家,字開仲,號玉橫,江左池州府建德縣(今安徽省東至縣)人,孔聞敕次子。是孔子的第六十二代孫。生于萬歷二年(1574年),萬歷四十年(1612年)鄉(xiāng)試中舉。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成己未科莊際昌榜進士第二人(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天啟五年(1625年),充任會試考試官,充經(jīng)筵展書官,纂修兩朝實錄。天啟七年,升左春坊左諭德。崇禎元年(1628年),擢國子監(jiān)祭酒,進少詹,仍管監(jiān)事。崇禎六年,服闋,起南京禮部侍郎。后轉(zhuǎn)北京吏部左侍郎。崇禎九年,入閣,官至首輔,寬復社獄,不逮問張采、張溥。尋引歸。崇禎十七年(1644年),聞崇禎帝哀詔,慟絕遽卒。謚文忠。
目録
前 言……………………………………………………………
整理說明……………………………………………………………
家語正印敘……………………………………………………………
序………………………………………………………………………
卷一
相魯?shù)谝?hellip;……………………………………………………………
始誅第二………………………………………………………………
王言解第三……………………………………………………………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問禮第六………………………………………………………………
五儀解第七……………………………………………………………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觀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賢君第十三……………………………………………………………
卷二
辨政第十四……………………………………………………………
六本第十五……………………………………………………………
辯物第十六……………………………………………………………
哀公問政第十七………………………………………………………
顔回第十八……………………………………………………………
子路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入官第二十一…………………………………………………………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五帝第二十四…………………………………………………………
執(zhí)轡第二十五…………………………………………………………
本命解第二十六………………………………………………………
論語第二十七…………………………………………………………
觀鄉(xiāng)射第二十八………………………………………………………
郊問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禮問第三十一…………………………………………………………
卷三
刑政第三十二…………………………………………………………
冠訟第三十三…………………………………………………………
廟制第三十四…………………………………………………………
辨樂解第三十五………………………………………………………
問玉第三十六…………………………………………………………
屈節(jié)解第三十七…………………………………………………………
正論解第三十八………………………………………………………
曲禮子貢問第三十九…………………………………………………
曲禮子夏問第四十……………………………………………………
曲禮公西赤問第四十一………………………………………………
本姓解第四十二………………………………………………………
終記解第四十三………………………………………………………
弟子解四十四…………………………………………………………
附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