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綱要(精裝典藏增訂本!最會講故事的歷史學家,傳授簡明透徹的中國通史!最受歡迎的國史公開課,民國大學通識教育無法逾越的高度。
定 價:39.8 元
叢書名:含章文庫
- 作者:雷海宗 著
- 出版時間:2014/1/1
- ISBN:9787214108555
- 出 版 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K20
- 頁碼:255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大32開
本書為20世紀30年代清華大學的中國通史教材,描述了中國歷史變遷的主要關節(jié),涉及政治、經(jīng)濟、軍事、宗教、思想等諸多領域。書中作者將中國古代歷史分為史前時期、封建時期和專制時期,顯示出他對中國歷史發(fā)展脈絡的獨特理解,成一家之言。本書語言精煉,邏輯清晰,內(nèi)容豐贍,對于初步學習歷史的人來說,是極好的選擇。
天朝的鏡像呂思勉說三國國學概論中國近代史 1、本書原為西南聯(lián)大的中國通史講義,內(nèi)容廣博且不失精細,無疑是一部開風氣之先的佳作。2、內(nèi)容通俗易懂,對于初步學習歷史的人來說,是極好的選擇。
雷海宗(1902~1962)
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芝加哥大學博士,先后任職于武漢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lián)大等高校。雷海宗在國內(nèi)任教期間,是當時少有的能同時講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學者,一直被學生稱為最會講故事的教授。他關心國家政治,針砭時事,并開創(chuàng)了盛極一時的“戰(zhàn)國策”派。
雷海宗著述不多,卻均屬上乘之作,代表作有《國史綱要》《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西洋文化史綱要》等。
目錄
第一章?地理與史前時代001
????一?地?理002
????二?史前時代——石器時代003
????三?史前時代——金石并用期004
????四?史前時代——宗教004
????五?史前時代——文化程度之不齊004
第二章?殷商政治與文化(前1300—前1027)007
????一?商代的王權(quán)008
????二?甲骨文010
第三章?封建制度與封建社會(前1027—前771)011
????一?封建政治012 目錄
第一章?地理與史前時代001
????一?地?理002
????二?史前時代——石器時代003
????三?史前時代——金石并用期004
????四?史前時代——宗教004
????五?史前時代——文化程度之不齊004
第二章?殷商政治與文化(前1300—前1027)007
????一?商代的王權(quán)008
????二?甲骨文010
第三章?封建制度與封建社會(前1027—前771)011
????一?封建政治012
????二?貴族生活013
????三?封建社會——庶民014
????四?封建社會——士族015
第四章?成周封建帝國之極盛(前1027—前771)017
????一?營建洛邑,封藩建國018
????二?開疆拓土019
第五章?成周宗教021
????一?宇宙觀與神祇神話022
????二?教?士023
????三?壇廟與祭祀023
????四?大武舞024
第六章?封建帝國之崩潰(前900—前771)027
????一?西周的衰微028
????二?平王東遷029
第七章?春秋列國之形成(前770—前670)031
????一?鄭之盛強032
????二?四強之興起033
????三?社會變化033
第八章?霸政時期(前685—前612)035
????一?齊桓公與管仲036
????二?宋襄公圖霸036
????三?晉文襄霸業(yè)037
第九章?晉楚爭盟(前620—前505)039
????一?晉楚消長040
????二?向戌弭兵041
????三?晉楚并衰與吳之興起041
第十章?春秋時代思想043
????一?官學衰敗,私學興起044
????二?周?易044
????三?孔子與儒家045
第十一章?吳越之爭(前505—前473)047
????一?吳國稱霸048
????二?越國后來居上049
第十二章?七雄局面之成立(前473—前362)051
????一?三晉田齊052
????二?秦楚內(nèi)亂與復興053
????三?越之亂亡與燕之漸興054
????四?諸小國之漸趨滅亡054
????五?周之喪土與分裂055
????六?新軍器與新戰(zhàn)術(shù)056
????七?魏之圖強與失敗056
????八?列強之拓土057
????九?社會革命058
第十三章?合縱與連橫(前361—前311)059
????一?商鞅變法060
????二?變法后之發(fā)展060
????三?秦霸天下061
第十四章?秦之獨強(前310—前272)063
????一?東帝與西帝064
????二?齊之一敗涂地064
????三?楚之削弱065
第十五章?戰(zhàn)國諸子067
????一?治國平天下之道068
????二?激烈的爭鳴069
第十六章?秦并六國(前271—前211)071
????一?大敗三晉072
????二?秦滅周073
????三?燕與三晉073
????四?末次合縱與最后努力074
????五?六國之單獨困斗與繼滅074
第十七章?專制一統(tǒng)之初試及其失。ㄇ221—前202)077
????一?秦始皇之一統(tǒng)政策與舊勢力之反動078
????二?秦?亡079
????三?楚漢之爭080
第十八章?漢代政治(前202—88)083
????一?官?制084
????二?兵?制085
????三?漢初所謂“封建”問題與外戚之患086
第十九章?漢代社會與經(jīng)濟(前202—88)089
????一?舊社會階級之破裂——氏與姓之混淆090
????二?舊社會階級之破裂——遷徙賜姓與變姓090
????三?新階級制度——大地主與農(nóng)民奴婢091
????四?新階級制度——商賈092
????五?新階級制度——貴賤貧富與社會改革092
????六?新階級制度——四民之并為臣妾093
第二十章?漢代武功(前202—88)095
????一?武功偉人096
????二?匈?奴097
????三?西?域098
????四?朝鮮百粵與西南夷099
????五?文化勢力之播及日本100
第二十一章?漢代內(nèi)政(前202—88)103
????一?帝制名實與皇帝崇拜104
????二?皇權(quán)與宦官幸臣105
????三?皇權(quán)與外戚106
????四?皇權(quán)與地方官107
????五?中興之治109
????六?聽天由命之消極人民110
第二十二章?秦漢宗教111
????一?神仙家與黃老學112
????二?儒教之成立——素王113
????三?儒教之成立——經(jīng)典113
????四?陰陽讖緯學116
????五?儒道陰陽糅合之國教117
第二十三章?秦漢思想119
????一?思想之學術(shù)化120
????二?儒道思想之結(jié)束120
????三?古代思想之總結(jié)束——王充121
????四?古代文化之總清算122
第二十四章?大漢帝國之末運(89—316)123
????一?政治制度之破裂——外戚與宦官124
????二?政治制度之破裂——國軍消滅與地方割據(jù)126
????三?政治制度之破裂——財政與一般政治之紊亂127
????四?天災人禍與人口之減少128
????五?亂亡經(jīng)過——羌亂129
????六?亂亡經(jīng)過——黨錮黃巾與十常侍129
????七?亂亡經(jīng)過——董卓與李郭之亂132
????八?亂亡經(jīng)過——曹操與三國133
????九?亂亡經(jīng)過——西晉與中原之淪喪134
第二十五章?末世之宗教與人生觀137
????一?儒教之凝結(jié)與衰頹138
????二?清談與隱逸139
????三?道?教141
????四?佛教之輸入141
第二十六章?五胡亂華(317—383)143
????一?背?景144
????二?中原淪喪146
????三?漢族南遷147
????四?南北分局148
第二十七章?南北朝(383—589)151
????一?南北互詆152
????二?南?朝152
????三?北?朝154
????四?門?閥155
????五?南北消長與混一155
第二十八章?新宗教之醞釀與成熟157
????一?新宗教之醞釀158
????二?辯?教159
????三?佛教之成熟160
第二十九章?隋唐政治與社會(589—755)161
????一?官?制162
????二?兵?制163
????三?均田與賦役164
????四?學校與選舉165
…………
一三晉田齊
春秋末戰(zhàn)國初,列國都起內(nèi)亂,推動內(nèi)亂的大半是封建殘余的世家。
三家分晉。春秋時期,整個晉國公室內(nèi)部為君權(quán)而不斷爭奪、吞并,晉獻公為鞏固君位,誅滅了桓叔、莊伯之庶族群公子,公族勢力受到打擊。時隔不久,公室內(nèi)部再次喋血:獻公寵驪姬,欲立其子奚齊為太子,逼殺太子申生,逐重耳、夷吾等群公子,這場內(nèi)亂喪亡殆盡,“自是晉無公族”。晉文公繼位后,鑒于數(shù)世之亂的歷史教訓,不再分封公室宗族子弟,政治上亦不重用公族,而是起用一批異姓貴族,這些貴族大都是隨他流亡的有功人員,如狐毛、狐偃、先軫、趙衰等。這就等于廢除了公室貴族世襲政權(quán)的傳統(tǒng)舊制,對后來晉國的滅亡埋下伏筆。
晉文公死后,趙盾專權(quán),晉靈公對趙盾不滿,曾兩次謀刺趙盾,后被趙盾昆弟趙穿殺死。晉悼公以后,公室徹底衰敗,已無力反抗卿族的專權(quán)。晉卿均出自范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魏氏,晉君形同虛設。公元前376年,韓康子、魏桓子、趙襄子滅智伯,三分其地,晉分為魏、韓、趙國,史稱“三家分晉”。
田氏代齊。齊國本是周初呂氏的封地。春秋末,呂氏政權(quán)被田氏取代,從此,齊國的主人由姜姓呂氏演化成媯姓田氏。過程是:公元前671年,陳國公族內(nèi)亂,陳公子完為避禍奔逃至齊國,至齊國后為齊國田氏之祖,(“陳”“田”本為一字)。公元前545年,田完四世孫田無宇與鮑氏、欒氏、高氏合力消滅當國的慶氏,取得公族與國人的支持。
公元前489年,田恒自立為相,田氏掌握齊國國政。
公元前481年,田恒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政權(quán),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
公元前391年,田和廢齊康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
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二秦楚內(nèi)亂與復興
秦、楚也都經(jīng)過內(nèi)亂,不過未被異姓所篡。
先說秦國。自穆公之后,秦國多次發(fā)生爭奪王位的內(nèi)亂,國力日衰,漸漸從中原諸侯的目光中消失。當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后,秦國甚至不敵魏國,被奪去了河西之地。這一局面一直延續(xù)到秦孝公嬴渠即位,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商鞅變法開始,秦國才走上強國之路。
再說楚國。楚惠王(前488—前432)在位時,楚國內(nèi)部發(fā)生了一場大的叛亂,太子建的兒子白公勝興兵作亂,自立為王,后來兵敗被殺,惠王復位,內(nèi)亂才平息。此時正是吳越爭霸的時期,楚國遭到吳國的侵略,一度險些滅國。越國滅吳后,楚國才得有喘息的機會。楚悼王在位時,吳起自魏國至楚,被任為相。他嚴明法令,裁撤冗吏,廢除了較疏遠的公族,把節(jié)省下的錢糧用以供養(yǎng)戰(zhàn)士。于是南面平定了百越;北面兼并了陳國和蔡國,并擊退了韓、趙、魏的擴張;向西征伐了秦國。楚國遂又盛強。
三越之亂亡與燕之漸興
越國的盛衰經(jīng)過,極不清楚。越王勾踐時,國家驟強,勾踐死后就又無聲無臭。越王無疆在位時,想要振作,于是攻打楚國。楚威王發(fā)兵迎擊越軍,大敗越軍,殺死無疆,占領吳越之地,越國因此分崩離析。
同時極北的燕國,此前與中原地區(qū)幾乎完全無關,現(xiàn)在內(nèi)部開始加以整頓,漸漸有心向南參加國際的政治。
四諸小國之漸趨滅亡
在春秋戰(zhàn)國之際的大混亂里,小國失去霸政或爭盟時代的保障,大多滅亡。公元前375年,鄭為韓所滅。戰(zhàn)國時,衛(wèi)國的領土不斷被強鄰蠶食,國君封號也由公降為侯,再降為君,領土幾乎全為魏國所占,僅剩濮陽。公元前487年,曹為宋滅。陳、蔡都為楚所并。小不足計而自稱夏后的杞國也被并于楚,時在公元前445年。春秋時代比較重要的小國,只余下宋、魯為七雄間的緩沖國。魯?shù)抗珪r,三桓強大,公室衰弱,魯君如同小侯。
五周之喪土與分裂
周室雖微,也同樣的經(jīng)過內(nèi)亂。土地大半喪于鄰國,所余的領土又分裂為東周和西周。西周仍都于王城洛邑,東周都于鞏。東西周各有君,天子即周赧王完全成為傀儡。東、西周時常爭水灌稻,此外并常起無謂的糾紛。至于在國際上,周已完全失去春秋時代的重要地位。列國稱王之后,周更無足掛齒,至多也不過是一個與宋、魯相等的緩沖國。只有那若有若無的九鼎還教人記得周曾做過天下的共主。
自春秋以來,周王室衰落,各諸侯開始覬覦九鼎。周定王時,楚莊王首次“問鼎之輕重”,被周大夫王孫滿駁回。后楚靈王一度也動心問鼎,因國內(nèi)發(fā)生叛亂,未果。
秦惠王時,張儀制定策略,希望能奪得九鼎以號令諸侯,楚頃襄王、齊宣王亦希望爭奪寶鼎。周赧王周旋于列國之間,令其相互制約,得保九鼎不失。
六新軍器與新戰(zhàn)術(shù)
國際政局日漸緊張,戰(zhàn)術(shù)與軍器也大見進步。這時開始有鐵兵,雖然銅兵仍占重要的地位。攻守的方法都較前精明,這一點從《墨子·公輸篇》中可以看出,公輸盤為楚造攻城的云梯,并與墨子推演攻守的戰(zhàn)術(shù),“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拒之”。除原有的戎車與步卒之外,騎兵現(xiàn)在成為軍隊中日趨重要的一部分。趙武靈王向北方少數(shù)民族學習,提倡胡服騎射,提高軍隊戰(zhàn)斗力。春秋時,田地都有溝界,且阡陌縱橫,不利于車馬馳騁;到了戰(zhàn)國,廢井田、開阡陌,戰(zhàn)車也變成了騎兵,軍隊機動性強,而防守更難了。不得已各國都開始修筑長城。長城的修建,足以證明當時的戰(zhàn)爭是如何的嚴重。
七魏之圖強與失敗
戰(zhàn)國時代內(nèi)部最早整頓就緒的就是處在中央的魏國。魏文侯時,魏相李悝主持變法,他選賢任能賞罰分明,打擊舊貴族,重用對國家作出貢獻的人;廢除井田制,鼓勵自由開墾土地;改革軍制,加強軍備,人民的生活與國家的財政都得到提高。武侯以下,魏暫時強于他國,因而想控制中原,甚至獨霸天下。魏的野心引起戰(zhàn)國時代第一次的天下大混戰(zhàn)。
魏惠王時,國家實力大增。周顯王十五年(前354),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援救。孫臏認為魏以精銳攻趙,國內(nèi)空虛,遂引兵攻魏都大梁。果然誘使魏將龐涓趕回應戰(zhàn)。孫臏又在桂陵(今河南長垣)伏襲,大敗魏軍,并生擒龐涓。孫臏在此戰(zhàn)中避實擊虛、攻其必救,創(chuàng)造了“圍魏救趙”的經(jīng)典戰(zhàn)法。
周顯王二十七年(前341)又發(fā)生馬陵之戰(zhàn),魏軍二度為齊軍孫臏所敗,齊虜魏太子申,殺龐涓。龐涓死后,魏國徹底衰落,最后的結(jié)果,魏抵不過列強的聯(lián)合攻擊,到惠王晚年魏就被降為二等國。
八列強之拓土
列強不只互相競爭,也向四夷的地域發(fā)展。偏北的燕、趙、秦三國占領了沿邊的東胡、匈奴、戎人區(qū)域。燕國發(fā)展到今朝鮮的邊疆。在南方,楚國的文化推廣到西南夷的地方。至此沿邊的夷狄多受中國控制,自古與華夏人雜居的內(nèi)地戎狄完全被征服與同化。
內(nèi)地外族的唯一政治自衛(wèi)方法就是自動的中國化。外族中能這樣見機而作的似乎只有中山的狄人。中山中國化的象征就是與列國同時稱王。同時在政治文化方面也都極力摹仿中國,中山的政治獨立因而能維持到公元前295年。所以中山可說是最后亡的中原夷狄。
九社會革命
與政治的激變并行的必有社會的更革?上шP于春秋末戰(zhàn)國初的社會變法我們所知甚少,雖然史料較西周末春秋初略為多些。各國的田制都起變化,土地私有漸漸普遍。田賦的制度因而也與前不同。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大見進步。長期政亂之后,世族的勢力消減。
國君專制,輔助他的是一些出身貴賤不同的文人。如策士蘇秦、張儀,均出身貧寒,蘇秦早年游說列國不獲重用,以致“形容枯槁,面目黧黑”,回到家中,“妻不下纴,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張儀游說諸侯,曾被人誤認為盜賊而遭毆打,張儀回到家中,問其妻:“視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張儀說:“足矣!
國君與卿相都極力牢籠士人,凡有一技之長的人就不愁沒有雇主。孟嘗君廣蓄門客,既有馮諼這樣的人為他經(jīng)營“狡兔三窟”,又有雞鳴狗盜之徒,在關鍵時候也能派上用場。手下被養(yǎng)的士人,文人雖居多數(shù),但也有少數(shù)以身命事人的死士或俠士,造出一種慷慨悲歌的風氣。如力士朱亥是魏國都城大梁的屠夫,他與看守城門的俠士侯嬴交往,以后又通過侯嬴結(jié)識了信陵君,他在前線錘殺大將晉鄙,幫助信陵君奪得軍隊指揮權(quán),完成救趙壯舉。聶政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刺客,韓國大臣嚴仲子與他結(jié)交,聶政決心報答他。后來聶政孤身一人去刺殺韓國國相俠累,替嚴仲子報仇。失敗后,為了不連累自己的姐姐,聶政毀壞面目,慘烈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