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讎蒙拾 讀韓蠡解》一書由兩部分構(gòu)成。《校讎蒙拾》是作者任教于上海師范學(xué)院歷史系時,為古典文獻(xiàn)學(xué)專業(yè)的學(xué)生開設(shè)?睂W(xué)課程而編寫的教材。該書從“正名”、“馮依”、“體用”和“辨訛”等四個方面闡述在?惫偶畷r所應(yīng)遵循的原則和方法!蹲x韓蠡解》一文是作者校讀韓愈詩作的心得札記,主要就韓愈詩中的疑難字詞作考證和探討,此研究成果在學(xué)界有一定的影響。
《校讎蒙拾》本為大學(xué)?睂W(xué)教材,用文言駢體寫成,作者希望在教授內(nèi)容之外,讓學(xué)生多了解這種一般已經(jīng)不太常用的典雅文體,更可以從中汲取有關(guān)音律、對仗等知識。本書對于文字?闭吆桶姹狙芯空邅碚f,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專業(yè)參考書!蹲x韓蠡解》則為研究韓愈詩歌提供了更為詳實(shí)的依據(jù),有助于讀者更準(zhǔn)確地理解韓愈的詩歌。
江辛眉(1922一1986),原名文忠,號阮堂。嘉興新塍人。幼年從鄭之章學(xué)習(xí)詩詞古文。1939年入無錫國學(xué)專修學(xué)校,得名師王蘧常、錢仲聯(lián)指授,國學(xué)造詣甚高。解放前后執(zhí)教于上海南洋、育才、崇實(shí)等中學(xué)及東南醫(yī)學(xué)院。1978年冬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xué)語文系,翌年秋返滬,任上海師范學(xué)院歷史系副教授。著有《唐宋詩的管見》、《讀韓蠡解》、《詩經(jīng)中的修辭格舉隅》等。遺著有《阮堂詩集》等。
校讎蒙拾
卷一
正名第一
馮依第二
卷二
體用第三
辨訛第四
讀韓蠡解
睎紅
羊腔
酸骨死、醉魂馨
金粟
潼關(guān)四扇
臨泉窺斗龍
銀杯 校讎蒙拾
卷一
正名第一
馮依第二
卷二
體用第三
辨訛第四
讀韓蠡解
睎紅
羊腔
酸骨死、醉魂馨
金粟
潼關(guān)四扇
臨泉窺斗龍
銀杯
一日行萬里
古籍流傳,年時綿邈,火燒水轉(zhuǎn),蟫長蕓消。每于傳抄鋟版之間,一字奪誤,叢生舛午。再書而君臣易夢,三讀而帝虎成乖,讀書之道,不亦難乎?
○宋玉《神女賦》云:“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夜王寢,果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王異之,明日以白玉。玉曰:‘其夢若何?’王曰:‘晡夕之后,精神恍惚,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月色仿佛,乍若有記。見一婦人,狀甚奇異。寐而夢之,寤不自識。罔兮不樂,悵然失志。于是撫心定氣,復(fù)見所夢!踉唬骸疇詈稳缫玻俊裨唬骸,美矣!諸好備矣。盛矣,麗矣!難測究矣……’王曰:‘若此盛矣,試為寡人賦之!裨唬骸ㄎ!苯癜福骸墩滞ā吩疲骸跋赂嫔显环A白,同輩述事陳義亦曰白!苯褚酝醢子,殊失君臣體分。又王記述所夢,而復(fù)自問狀何如也,于理難通!巴酢、“玉”二字,當(dāng)有互易之訛。如“其夜王寢”一句,應(yīng)是“其夜玉寢”。其下“王異之,明日以白玉”二句,應(yīng)是“玉異之,明日以白王”!坝裨唬浩鋲羧艉巍倍,應(yīng)是“王曰:其夢若何”!瓣蜗χ蟆币欢文怂斡裼浭鰤糁兴,“王曰”應(yīng)是“玉曰”。于是下接:王問狀何如也,玉稱茂矣;王命賦之,玉曰唯唯,如此則怡然理順矣。李商隱《代元城吳令暗為答》詩云:“荊王枕上元無夢,莫枉陽臺一片云。”夢與神女遇者,當(dāng)是宋玉而非楚王,蓋“王”、“玉”二字形近而誤書也。宋姚寬《西溪叢語》辨之甚審,梁章巨《文選旁證》據(jù)而引之。馮浩《玉溪生詩集箋注》則深非之,是不諳讎校之故也!稹侗阕印ゅ谟[》: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
昔之碩儒,有鑒于斯。乃網(wǎng)羅舊聞,采摭善本,或比勘其同異,或厘定其是非,或繩正其踳駁,或彌縫其闕失,旁搜遠(yuǎn)紹,剔垢磨光。遂使學(xué)筏能杭,士林稱善,于是校讎之學(xué)興焉。
○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新錄》卷三《經(jīng)史當(dāng)?shù)蒙票尽窏l云:“經(jīng)史當(dāng)?shù)蒙票。今通行南北監(jiān)及汲古閣本,《儀禮》正文多脫簡!豆攘骸贰督(jīng)》、《傳》文亦有溷錯!睹姟吠葬屛幕烊搿多嵐{》!吨芏Y》、《儀禮》亦有釋文混入注者!抖Y記》則《禮器》、《坊記》、《中庸》、《大學(xué)》疏,殘缺不可讀!睹献印访空掠汹w氏《章指》,諸本皆闕!端问贰ば⒆诩o(jì)》闕一葉!督鹗贰ざY志》、《太宗諸子傳》,各闋一葉。皆有宋、元槧本,可以校補(bǔ)。若曰讀誤書,妄生駁難,其不見笑于大方者鮮矣!薄疒w翼《廿二史札記》卷一《史漢不同處》條云:“韓信擊魏豹,《史記》在漢三年,《漢書》在二年。韓信襲龍且,《史記》在三年,《漢書》在四年。諸侯會垓下,《史記》在四年,《漢書》在五年。項(xiàng)羽使海春侯曹咎守成皋,為漢王所擄,《史記》在劉、項(xiàng)同軍廣武之后,《漢書》在同軍廣武之前。徙王韓信于楚,《史記》在漢王即帝位后,《漢書》在殺羽未即位前。蕭何造未央宮,《史記》在八年,《漢書》在七年。黥布封九江王后,《史記》謂七年朝陳,八年朝洛陽,《漢書》謂六年朝陳,七年朝洛陽。二書紀(jì)年,每差一年!薄疱X大昕《潛研堂文集》卷三十五《答王西莊書》云:“訂為規(guī)過,非以訾毀前人,實(shí)以嘉惠后學(xué)。但議論須平允,詞氣須謙和。一事之失,無妨全體之善。不可效宋儒所云,一有差失,則余無足觀耳。鄭康成以祭公為葉公,不害其為大儒;司馬子長以子產(chǎn)為鄭公子,不害為良史。言之不足傳者,其得失固無足辨;既自命為立言矣,千慮容有一失,后人或因其言而信之,其貽累于古人者不少。去其一非,成其百是,古人可作,當(dāng)樂有諍友,不樂有佞臣也。且其言而誠誤耶,吾雖不言,后必有言之者。雖欲掩之,惡得而掩之。所慮者,古人本不誤,而吾從而誤駁之,此則無損于古人,而適以成吾之妄!薄疱X大昕《十駕齋養(yǎng)新錄》卷七《南渡諸臣傳不備》條云:“《宋史》述南渡七朝事,叢冗無法……蓋由史臣迫于期限,草草收局,未及討論潤色之故。如《錢端禮傳》末云:‘孫象祖,自有傳。’《王安節(jié)傳》云:‘節(jié)度使堅(jiān)之子!秴挝男艂鳌吩疲骸牡轮堋!清X象祖、王堅(jiān)、呂文德三人,本擬立傳,而今皆無之?勺C其潦草塞責(zé),不全不備矣。史彌遠(yuǎn)握權(quán)卅余年,威焰甚于京、檜,且有廢立大罪,而不預(yù)奸臣之列。鄭清之亦預(yù)廢立之謀,及端平入相,首議出師汴、洛,妄啟邊釁,遂失四蜀。宋之亡實(shí)肇于此,而本傳略不一言。至如趙范襄陽僨事;趙葵洛京覆師,傳皆諱而不書,何以彰是非褒貶之公乎?王堅(jiān)守合州,蒙古傾國來攻,憲宗親臨城下,圍數(shù)月不能克。宋季武臣無出其右者。為賈似道所忌,攻大賞薄,未竟其用。而史家又不為立傳,此可為長太息者也!”
稽之史乘,校讎之功,莫若西漢向、歆父子。窮二酉于秘閣,接太乙之神藜。焚膏繼晷,矻矻窮年。是故播名簡冊,固其宜矣。
○劉向字子政,本名更生,漢楚元王交四世孫。博識能文,精研經(jīng)術(shù)。宣帝時為諫大夫,累遷給事中,坐事免,復(fù)起,拜郎中,遷光祿大夫。元帝時為中壘校尉。時外戚王氏擅權(quán),向不得重用。所著有《洪范五行傳》、《新序》、《說苑》等書。子歆,字子駿,后易名秀,字穎叔。成帝時與向領(lǐng)校秘書。向卒,為中壘校尉。哀帝時,王莽舉為侍中太中大夫,遷騎都尉。嘗總六藝群書,撰成《七略》,《漢書藝文志》本之,為目錄學(xué)之嚆矢。王莽篡立,引為國師。后莽殺其三子,潛謀誅莽,事泄,自殺!稹对涂たh志》云:“大酉山有洞名大酉洞;小酉山在酉溪口,山下有石穴,中有書千卷,舊云秦人避地隱學(xué)于此!庇衷唬骸白杂舷毙惺嗬,與大酉山相連,故曰‘二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碧脐扆斆捎芯湓疲骸岸纤褋砻貦z疏!眲t“二酉”又為圖書典籍之代稱矣!饾h成帝河平三年,詔劉向、劉歆父子校書天祿閣!短接[》引《劉向別傳》云:“向校書天祿閣,夜暗,獨(dú)坐誦書。有老人,黃衣,植青藜,叩閽而入。吹杖煙然,與說開辟以來。向因受《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去。曰:‘我太乙之精。天帝聞卯金之子有博學(xué)者,下而觀焉。’乃出竹牒、天文、地理之書,悉以授之!薄妒斑z記》、《三輔黃圖》所載略同。今案:此說頗誕,所謂“卯金之子”,疑劉歆矯為是說以自高之也。
然《別錄》所載,覶縷校讎之法,望文生義,未盡尤當(dāng)。其辭曰:“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謬誤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為讎!比绱诵闻c學(xué)識?
○劉向《別錄》縷述校書經(jīng)歷,成《敘錄》多篇,今尚存《管》、《晏》、《孫卿》、《韓非》、《列子》、《鄧析子》及《國策》等篇。其中《列子敘錄》,清姚際恒劇論其偽,言之鑿鑿有據(jù)。故知《別錄》所載,未必盡可信也。
《易》曰:“何校滅耳。”又曰:“屢校滅趾。”刑人桎梏,校以肥瘠。故稱校者,其義申矣。
○《說文·段注》:“何、俗為荷。猶佗之俗作駝,儋之俗作擔(dān)也!薄皩摇薄③`履之謂。“!、《說文》:木囚也,從木作之如墻也。桎梏皆圍其手足,情事相似,故得校名。又云:“校者,連木也!兑住吩弧涡缍髓湟;‘屢校滅趾’,梏也。”二句均見《易·噬嗑》。引申而為比校之校。
然而讎字之說,未免鑿枘!对S書》解說,從言雔聲。夫短尾之鳥為“隹”,雙鳥并棲為“雔”,鳴聲相應(yīng)為“讎”,故猶應(yīng)也。讎字之義,亦通“酬”、“儔”。同聲相應(yīng),樂而倡酬,則怨家之說,果安在哉!
○《詩·大雅·抑》:“無言不讎。”《疏》曰:“相對謂之讎。讎者,相與用言語,故以讎為用!薄吨靷鳌吩疲骸白嚒⒋鹨!薄稄V雅釋詁注》:“讎、猶儔也!薄稌ふ僬a》:“讎民!薄夺屛摹罚骸白囎只蜃鞒辍!毙W囍白嚒弊,義具多端,非言語讎答所能盡賅。怨家之解,望文皮相,窺管一斑耳。
且夫校讎之際,一字相當(dāng),疑冰悉泮。書中跡蹲鳴之笑談,濠上悟知魚之樂趣。斟今酌古,而今古相答;得心應(yīng)手,而心手相應(yīng)。讎字之義,廣矣哉!
○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篇》:“江南有一權(quán)貴,讀誤本《蜀都賦》,注解:‘蹲鴟、芋也!藶椤颉。人饋羊肉,答書云:‘損惠蹲鴟!e朝驚駭,不解事義,久后尋跡,方知如此。”○《莊子·秋水篇》云:“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條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葑釉唬骸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是故義之不明,是非莫辨;名之不順,底蘊(yùn)焉窺。仲尼有言:“必也正名乎!”述正名第一。
○《論語·子路》:“子曰:必也正名乎!”又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