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成稿于1946年至1947年馮友蘭受聘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期間,為中國哲學史課程講稿,于1948年由美國麥克米倫公司出版。本書以二十余萬字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幾千年的中國哲學史,不僅一直是世界許多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更成為許多西方人了解中國思想文化的入門書。此次出版為英漢對照版本,中文譯文采用趙復三譯本。
1. 全新英漢對照版本,完美呈現(xiàn)馮友蘭先生的英文原文,趙復三先生的精準譯文。 2. 補充原英文版編者提供的有學術價值的參考書目,以及中文版譯者的譯后記。3.樸槿惠:在我困難的時期,中國著名學者馮友蘭的著作《中國哲學簡史》是我重回內心平靜的生命燈塔! 《中國哲學簡史》蘊含著正直、堅強的人類道義和戰(zhàn)勝這個混亂世界的智慧和教誨。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哲學家,哲學史家。曾就學于北京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28年起,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兼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校務會議主席。抗戰(zhàn)期間任西南聯(lián)大哲學系主任兼文學院院長。1952 年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等。論著編為《三松堂全集》。
AUTHOR’S PREFACE vi
作者自序
1. THE SPIRIT OF CHINESE PHILOSOPHY
中國哲學的精神
2.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PHILOSOPHY
中國哲學的背景
3. THE ORIGIN OF THE SCHOOLS
諸子的由來
4. CONFUCIUS, THE FIRST TEACHER
孔子:第一位教師
5. MO TZU, THE FIRST OPPONENT OF CONFUCIUS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對者
6. THE FIRST PHASE OF TAOISM: YANG CHU
道家的第一階段:楊朱\
7. THE IDEALISTIC WING OF CONFUCIANISM: MENCIUS
儒家的理想主義流派:孟子
8. THE SCHOOL OF NAMES
名家
9. THE SECOND PHASE OF TAOISM: LAO TZU
道家的第二階段:老子
10. THE THIRD PHASE OF TAOISM: CHUANG TZU
道家的第三階段:莊子
11. THE LATER MOHISTS
壹后期的墨家
12. THE YIN-YANG SCHOOL AND EARLY CHINESE COSMOGONY
陰陽家和中國早期的宇宙發(fā)生論
13. THE REALISTIC WING OF CONFUCIANISM: HS?N TZU
儒家的現(xiàn)實主義流派:荀子
14. HAN FEI TZU AND THE LEGALIST SCHOOL
韓非子與法家
15. CONFUCIANIST METAPHYSICS
儒家的形而上學
16. WORLD POLITICS AND WORLD PHILOSOPHY
治國平天下的哲學主張
17. THEORIZER OF THE HAN EMPIRE: TUNG CHUNG-SHU
漢帝國的理論家:董仲舒
18. THE ASCENDANCY OF CONFUCIANISM AND REVIVAL OF TAOISM
儒家興盛和道家再起
19. NEO-TAOISM: THE RATIONALISTS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學
20. NEO-TAOISM: THE SENTIMENTALISTS
新道家:豁達率性的風格
21.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BUDDHISM
中國佛學的基礎
22. H’ANISM: THE PHILOSOPHY OF SILENCE
禪宗:潛默的哲學
23. NEO-CONFUCIANISM: THE COSMOLOGISTS
更新的儒家:宇宙論者
24. NEO-CONFUCIANISM: THE BEGINNING OF THE TWO SCHOOLS
更新的儒家:兩個學派的開端
25. .NEO-CONFUCIANISM: THE SCHOOL OF PLATONIC IDEAS
更新的儒學:主張柏拉圖式理念的理學
26. NEO-CONFUCIANISM: THE SCHOOL OF UNIVERSAL MIND
更新的儒學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學
27.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Y
西方哲學的傳入
28.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MODERN WORLD
廁身現(xiàn)代世界的中國哲學
英文版編者引言
EDITOR’S INTRODUCTION
注釋
NOTES
BIBLIOGRAPHY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