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掌控演講 關(guān)鍵時刻 輕松表達 陳飛 著 ? 汪涵傾力推薦 奇葩說辯手熊浩 青年作家李尚龍力薦 演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技能,它應(yīng)用的場景很多:求職面試、崗位競聘、工作匯報等等,演講的技巧和修自行車的手藝一樣,是要學習的。光學還不夠,還要練習才行。 演講的目的是更順暢地溝通與合作,而非輸贏。作為全國演講大賽評委、演講培訓講師,陳飛老師在本書中提煉出演講能力訓練的33個方面,梳理了溝通的十個維度,系統(tǒng)闡述了提升演講力和溝通力的方法與技巧。 本書有兩大亮點:一是知識結(jié)構(gòu)化,多學科支撐,層層探明溝通機理,讓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是內(nèi)容場景化,覆蓋了90%溝通中常見的問題,讓每個人都能即學即用,成為高效溝通者。 【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演講】 這個時代,需要當眾表達的時刻太多了,一次講話就是一次機會,演講已經(jīng)成為個人成長核心技能。甚至連高考作文也要求寫演講稿,演講能力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掌握了演講技巧,就掌控了更光明的未來。 【你的問題,這里都有答案】 如何上臺不緊張,從容應(yīng)對各種當眾講話場景? 如何表達有條理,清晰傳遞自己的觀點? 如何調(diào)動場上氛圍和觀眾的情緒,告別臺上激情四射臺下昏昏欲睡的窘境? 從恐懼害怕到掌控全場,解決你在當眾表達時的核心痛點。 【學真本事,還是得看專業(yè)的】 陳飛老師常年從事演講教學,多次擔任全國演講大賽總決賽評委,學員遍布政府機關(guān)和企事業(yè)單位。在學習了陳老師的課程后,學員們的表達能力都得到了質(zhì)的飛躍,從容應(yīng)對大小場合。 自序 演講,你也可以 什么是演講? 我每次在我的講座里問這個問題時,收到的回答基本都是:一個人站在舞臺上面向眾人講話。這大概就是我們心目中所想象的演講的樣子吧。 我們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看到的演講就是這個樣子的。我們會自然地認為:演講里的“演”是指“表演”,演講是一種舞臺表演藝術(shù)。 但這卻是對演講最大的誤解! 其實,演講里的“演”并不是“表演”的意思,而是指“演 繹”!把堇[”是一種邏輯推理的方法,指的是從某一個前提條件出發(fā),通過推導,得出一個結(jié)論。 演講從本質(zhì)上說,是為了傳達一種觀念,以達到分享或說服他人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和朋友聚會聊天,我們常常需要針對某個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時候,我們其實已經(jīng)不經(jīng)意、不自覺地處于演講的狀態(tài)中了。 與日常說話不同的是,演講是一種有目的的說話行為。演講的時候,我們通常帶有清晰的目標,所以真正的演講更需要運用“思維”的方法,而不是運用“表演”的技巧。 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的演講沒有舞臺。比如,為了考入名校,為了求職,我們需要通過大大小小的面試;參加公司會議時,我們可能需要就某個問題發(fā)言;給客戶介紹產(chǎn)品時,我們需要讓客戶了解產(chǎn)品的優(yōu)點和亮點;在生活中,我們需要用口才為自己贏得愛情;和親友聚會時,出色的演講能力可以讓我們成為全場的焦點…… 演講早已不局限于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話,而是已經(jīng)成為我們處處可見的生活日常,成為每個人需要掌握的工具,就像人們使用計算機和手機一樣普遍。 2019—2020年連續(xù)兩年在高考作文中出現(xiàn)“演講稿”寫作,向我們傳遞出一個重要的信息:人才,不僅要會寫,還要能說。 這是一個劇變的時代。過去一個大型商場一年的銷售總額,今天一個網(wǎng)紅主播“雙十一”一天就可以實現(xiàn)。過去,主播是一個只屬于少數(shù)人的精英職業(yè);今天,打開抖音,人人都是超級主播。過去我們?nèi)绻雱?chuàng)業(yè),需要先籌錢;今天我們?nèi)绻雱?chuàng)業(yè),需要先學演講。 “碼頭工人哲學家”埃里克??霍弗曾說過一句話:在劇變的時代,學習者掌握未來。博學的人往往會發(fā)現(xiàn),他們熟悉的那個世界已經(jīng)不存在了。 作為演講教練,我常常為全國人大代表、勞模工匠輔導演講。在這個過程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這些優(yōu)秀人物,他們都是各行各業(yè)的杰出專家,他們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寶貴的成功經(jīng)驗,但是,如果不擅長演講,他們就無法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無法更好地參與重大政策的制定和決策。有的時候,一次好的發(fā)言能夠帶來的效益是巨大的。 說到這里,可能有的朋友會說:“老師,我也很想學演講啊,可到底怎么學呢?我就是一個演講‘小白’,能學會嗎?我也可以面對眾人,臉不紅、心不跳地講出自己內(nèi)心所想嗎?” 我想說的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 演講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你所看到的那些在演講臺上滔滔不絕的名人“大咖”,也都曾經(jīng)歷過演講時緊張、焦慮、無奈等糟糕的狀態(tài)。古羅馬雄辯家西塞羅在最初演講時,曾感到自己“臉色蒼白,四肢和整個心臟都在顫抖”;馬克??吐溫第一次站在臺上演講時,覺得自己“嘴里好像塞滿了棉花,脈搏快得像爭奪獎杯時的百米賽跑”;英國前首相迪斯累里曾說,他寧愿領(lǐng)一隊騎兵去沖鋒陷陣,也不愿在議院發(fā)表一次演講……但是,這些狀態(tài)并沒有阻止他們成為出色的演說家。 可見,演講是可以學會的,他們可以,你也可以。 但首先我們要做的是走近演講,了解演講,進而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語言重在思維習慣的訓練。這是我在武漢大學讀語言學專業(yè)研究生的時候領(lǐng)悟到的,那時我兼職給外國留學生上漢語課,也給大學生上大學語文的通識課。我曾經(jīng)在我的課堂上探索使用“演講”這種語言教學形式,我發(fā)現(xiàn)演講帶給人的,不只是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還有自信、樂觀等心理素質(zhì)的提升,演講帶給人的成長是巨大的。我在畢業(yè)論文中用大量的數(shù)據(jù)總結(jié)了這種教學模式和使用優(yōu)勢。對語言教學而言,演講應(yīng)該成為各個年齡階段學生的必修課程。 投身演講教育十幾年來,我一直致力于演講知識的普及與傳播。我的講座《演講的力量》走進了各政府機關(guān)、企事業(yè)單位、大中小學。不論是在全國、全湖北省的各大演講大賽中擔任評委,還是去參加全國省級演講協(xié)(學)會會長論壇,我都會提及演講普及化這一觀點。演講是一種基礎(chǔ)能力,如果能夠讓更多的人掌握這種能力,大膽展示出自己的才華,并因此獲得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我想這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 那么,學演講難嗎?很多人問我:“老師,你覺得我多久能學會?” 我會告訴他,只要你愿意下功夫,一個星期就可以有很大改變,前提是掌握正確的方法。很多人覺得,我在家里對著鏡子天天練,是不是就可以練成?我要說的是,恐怕這不是練習演講最有效的方法。或許你在課堂上舉個手,在會議上主動發(fā)個言,就能勝過你在家對著鏡子練習好多天。 演講能力,說到底就是一個人的思維能力。言由心生,你的心里想什么,你的嘴里才會說什么。思維沒建立,語言就出不來。所以,學習演講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思維架構(gòu),培養(yǎng)思維習慣,確立正確的演講目標;然后選擇適合自己的話題,學會提煉自己的觀點;接著根據(jù)你的觀眾去選擇不同的演講思維路徑,收集和整理演講素材,撰寫演講提綱;最后,認真地練習你的演講。 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步都有順序,每一步也都必不可少。這些準備工作其實也是在幫你訓練和培養(yǎng)一種思維習慣,告訴你在任何情況下,拿到任何話題,應(yīng)該怎樣去思考。只有做足準備工作,你才有可能成就一場精彩的演講。 實際上,很多時候人們害怕演講,并不是因為沒有膽量,而是因為無話可說。“天哪,讓我講5分鐘,我哪有那么多話可講。 边@種擔憂其實來自演講內(nèi)容的匱乏。 在任何時候,演講都要以內(nèi)容為王,有價值的永遠是內(nèi)容,人們想聽的也是你要傳達的內(nèi)容。好的演講可以在一分鐘內(nèi)征服觀眾,而失敗的演講可能講一個小時也是“雁過無聲”,這就是表達的有效性問題。演講所追求的境界就是有效表達,說一句是一句,邏輯清晰,沒有廢話。 所以,我們要從演講標題著手,在開場的“黃金30秒內(nèi)”抓住觀眾的注意力,熟練使用演講“三段論”結(jié)構(gòu),充分利用邏輯、故事、人稱、亮點、金句等,給觀眾送上一份有邏輯有力度、有情感有溫度、有說服力有感染力的演講“大禮”。 當然,真正好的演講所追求的境界,還包括外在形式和內(nèi)在思想的完美結(jié)合。充實的內(nèi)容固然重要,但也需要有美好的外在來呈現(xiàn),畢竟人也是一種“感官動物”。在我們站上演講臺的那一刻,我們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這就需要我們練就良好的臺風,能夠在演講過程中展現(xiàn)出既恰當又良好的姿態(tài)、禮儀、聲音、手勢、表情等技巧,讓這些外在形式更好地服務(wù)于演講的內(nèi)容。我們還需要了解臨場的各種應(yīng)變技巧,學會處理現(xiàn)場難以預料的各種突發(fā)情況。 學好演講,實踐很重要。演講者要有強大的內(nèi)心,敢于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線,到真實的場景中去實踐。演講就像游泳,你不親自下水,就永遠體會不到游泳是什么感覺。所以也別指望看了一本書、理解了一個理論、掌握了一種技巧,就真的學會了演講。 最后我想說的是,學習演講,“內(nèi)功”很重要。演講打通的是語言表達的最后一公里,也就是說,演講搭建的是一個思維架構(gòu),這就像一個衣櫥,你給每一件衣服都準備了一個空間,使用這個衣櫥能讓你更清晰、更快速地取放和搭配服裝,以應(yīng)對不同的場合。但衣服是你自己的,沒有的話,你需要自己去買。衣服可以去商場選購,而演講內(nèi)容卻需要你的真才實學!皟(nèi)功”怎么練?你曾經(jīng)讀過的書、你的經(jīng)歷、你的經(jīng)驗、你的感受,最終都會變成你的演講“內(nèi)功”,愛讀書、多積累是練習“內(nèi)功”最好的方法。 丘吉爾曾說:一個人敢面對多少人講話,就有多大成就。 一個擅于演講的人,也必定會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學演講,讓我們一路同行! 內(nèi)文 當我問你什么是演講時,你的腦海中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大大的報告廳、舞臺、燈光、大屏幕、精美的PPT,以及一個站在舞臺中央侃侃而談的人……這也許就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心目中所想象的演講的樣子吧。 但是,演講一定要有舞臺嗎?一定要有PPT嗎?一定要有演講稿嗎?到底什么樣的演講才是好的演講呢?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要先給你們講個故事: 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世界各地同時誕生了一大批偉大的人物,其中西方最著名的人物就是蘇格拉底。他貌不驚人,甚至略顯丑陋,既沒有藝術(shù)家的氣質(zhì),也沒有悅耳的聲音,更沒有任何著作,但是,他卻是一位真正的演講家。 每天,蘇格拉就站在雅典廣場上,以跟人閑聊的方式探尋哲學問題。他的思維獨特而犀利,常常駁得人啞口無言,而這種提問與探討式的說話風格被稱為“蘇格拉底式提問”,他的演講也常常引得路人駐足圍觀。久而久之,蘇格拉底所在的廣場角落形成了一個演講場,很多平民百姓、達官貴人都慕名前來,參與其中。后來,他的學生柏拉圖把蘇格拉底的思想和辯論進行整理編撰,我們后世人才得以了解了他的語言魅力。 同時代,在東方,印度誕生了一個偉大的人物釋迦摩尼。傳說他在菩提樹下悟道,創(chuàng)立了佛教,并帶領(lǐng)弟子四處傳教,用演講的形式傳播佛教思想,為苦難中的人們帶去精神慰藉。 而在我國,當時也出現(xiàn)了一位傳奇人物,他就是孔子?鬃铀鶆(chuàng)立的儒家思想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孔子膝下弟子三千,但他與蘇格拉底一樣,所有思想皆是靠對話、問答等口頭傳播形式,后人了解他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論語》。這部著作也是孔子的弟子根據(jù)他與弟子們的對話進行記錄和整理而成的,皆以“子曰”的口頭語言形式組成。 蘇格拉底、釋迦摩尼和孔子的語言傳播形式就是演講最初的樣子,從這些大家身上,我們也看到了演講的力量。這種力量大到可以凝聚人心,甚至可以推動世界的進步和發(fā)展。 既然演講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那么這種力量到底來自何處?作為一名普通的演講者,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演講更成功、給別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呢?簡而言之,什么樣的演講,才是真正優(yōu)秀的演講呢?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從這些先賢哲人身上尋找答案。從他們身上,我們至少可以發(fā)現(xiàn)好的演講具有三個相同點: ?? 強調(diào)交流性,有問有答,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 都是完全即興的,事先并無講稿; ?? 觀點新穎,思想深刻,言語精煉,發(fā)人深省。 這三個特點,就是讓演講成功的終極秘密。接下來,我就給大家進行逐條分析: 1.好的演講類似于聊天,但又不同于聊天 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印象中最出色的演講是什么?是喬布斯的演講,還是TED的演講?那些被人們無數(shù)遍點贊和傳播的演講又具有哪些特點呢? 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后就會發(fā)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時候,那些成功的演講者站在舞臺上就像是在與觀眾聊天。他們表情輕松自然,開口談笑風生,但卻能深深吸引著觀眾,讓觀眾由內(nèi)而外感受到一種思想的洗滌。同時,好的演講也必然會起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讓我們在聆聽之后有深深的感觸和啟發(fā),似乎無聲無息之中我們的大腦里就被種下了一顆思想的種子。 這種聊天就像蘇格拉底與眾人的聊天一樣,但很顯然,它已經(jīng)不是普通的聊天,而是演講?梢姡葜v有時看似聊天,實際上是形似而神異。 那么,演講與聊天有什么樣的區(qū)別呢? 兩者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是否具有明確的目標,這也是兩者的一個重要分水嶺。聊天一般都是漫無目的的,想到哪里聊哪里,想聊什么就聊什么,而演講的本質(zhì)是什么?是思想性和目標性。沒有舞臺,蘇格拉底站在雅典廣場的角落里也能演講;沒有PPT,用一個個提問來引導,一樣可以有邏輯。但是,演講卻不能沒有目標,不能沒有觀眾,更不能沒有觀點和思想。相比而言,那些富麗堂皇的舞臺、PPT演示,都只是一件“珠寶”的包裝盒而已。如果僅有“包裝盒”,里面卻沒有“珍珠”,那“包裝盒”又有什么價值呢?只有里面的“珍珠”所放射出的獨特光芒,才是演講者真正的思想,也是演講最珍貴的東西。 有人曾提出一種“7-38-55理論”,認為一篇好的演講,55%靠輔助表達手段,38%靠聲音,7%靠內(nèi)容。我認為這樣的理論是不符合實際的,它會把演講引入歧途。演講中需要考慮外在美和聲音美,但外形、聲音都只是外在形式,演講僅靠這些是不能取勝的。我不認為這些外在形式應(yīng)該成為評價一次演講優(yōu)秀與否的標準。 語言是一種工具,蘇格拉底、釋迦摩尼和孔子在演講時,從來沒有人在意,他們的外形是否好看,聲音是否好聽,普通話標準不標準,但這并不影響他們把自己的思想傳播給更多的人。這就說明,演講自誕生之日起,就是為了傳播思想服務(wù)的。 所以,演講和聊天的區(qū)別不在于表面形式,而在目的性和指向性。誰說演講不可以像聊天一樣隨意呢?演講就是紙老虎,掌握了演講的精髓,你隨時隨地都可以駕馭演講,無論是坐著還是站著,無論是在舞臺上還是在舞臺下,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上。 2.好的演講產(chǎn)生于即興,但源于內(nèi)驅(qū)力 什么是“即興”? “即”代表著即時、當下;“興”代表著發(fā)出、創(chuàng)造,因外部刺激而引發(fā)的內(nèi)在沖動。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演講幾乎無處不在,而且多數(shù)情況下都需要即興發(fā)言,有時候我們表現(xiàn)得好,有時候表現(xiàn)得不好。 比如,我們與客戶見面,向客戶推薦產(chǎn)品時;我們與家人圍坐在餐桌前,交流今天的收獲時;我們面對領(lǐng)導,匯報工作進度時……這些時刻,我們都是帶有目的地在說話,也都是在演講。恰恰是這種沒有舞臺、燈光、話筒的“演講”,能夠讓我們放松下來,隨性自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這才是最接近演講本質(zhì)的時刻,也是演講最本真的狀態(tài)。 但是,一旦我們把場景切換到舞臺上,事情就變得完全不同了:原本侃侃而談的人,可能馬上就變得無所適從、磕磕巴巴。當然,這一方面說明了這個人具有一定的演講潛能,同時也說明他對于演講場景的切換缺乏適應(yīng)能力。如果我們無視這個場景切換,在眾目睽睽之下也能找到與朋友輕松聊天的狀態(tài),那么我們就能夠解決演講中因為緊張而帶來的各種問題了。 事實上,我們看到的很多優(yōu)秀演講家都是這樣,無論多大的舞臺,面對多少觀眾,他都能找到與朋友閑聊的狀態(tài),輕松自然,談笑風生。所以,真正有吸引力的演講,就是要找到自己與人聊天時那種最自然、最輕松的狀態(tài)。 怎樣找到這種狀態(tài)呢? 就是“即興”,其中“興”又是問題的關(guān)鍵,它代表著演講者內(nèi)在的沖動與情感。這種沖動與情感可以是外界的刺激、話題的興趣,也可以是自己內(nèi)心澎湃的情緒、表達的欲望,等等。 馬丁??路德??金在街頭對著民眾吶喊“我有一個夢想”的時候,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他說:“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yōu)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里生活……”在講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的腦中浮現(xiàn)出來的一定也是這樣的畫面。 聞一多在得知李公樸被暗殺后,拍案而起,怒而發(fā)表了《最后一次演講》。在演講中,他用近乎顫抖的聲音怒斥反對派暗殺行為的無恥:“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xiàn)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過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他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 聞一多在講出這些話時,他的胸中燃燒著怒火,事情的發(fā)展已經(jīng)到了他不得不站起來發(fā)出正義之聲的時候了。 時至今日,從這些演講中,我們?nèi)匀荒荏w會到演講者或激動、或憤怒的情緒,這種情緒也一定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人。這些即興的演講,就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演講。 可見,“興”就是激發(fā)你演講的內(nèi)在動力。言由心生,人的語言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這也是語言真正的作用。正因為馬丁??路德??金對于種族平等事業(yè)的熱情點燃了他的情緒,才帶來了他的演講;正因為聞一多得知李公樸被殺的噩耗,胸中怒火奔騰,才作出了這樣一場演講。這些演講都是即興的,只有話題的熱情才能讓你真正有想說的欲望。也只有這種力量,才能誕生出最出色的演講。 3.好的演講要有正確的目標,那就是思想的分享與傳播 多年前,我曾參加過一次演講比賽。當時我很自負,因為演講一直都是我的熱愛和特長,在大學期間和工作后,我陸續(xù)參加過多次演講比賽,拿獎無數(shù)。所以對于那次比賽我是勢在必得,當時目標只有一個:拿第一名。 接下來,我開始認真準備比賽,不僅把演講詞背得滾瓜爛熟,每天還要進行多次訓練,要求自己表現(xiàn)得近乎于完美,不能有一丁點兒的閃失。 決賽那天,單位領(lǐng)導和我的家人都到現(xiàn)場給我加油助威,這既讓我感動,又給了我很大的壓力。我一直告訴自己:這次比賽只能贏,不能輸!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上舞臺的,我只記得,說完第一句話后,我就忘詞了,我的大腦一片空白……最終我的演講不得不草草收場。很顯然,我失敗了。 這個失敗讓我痛定思痛,也讓我開始認真思考:演講到底是什么?不得不承認,失敗總是能讓人清醒,更能讓人成長。經(jīng)過認真的反思,我也最終明白:好的演講絕不是為了表現(xiàn)自己,也不是為了某個功利性目標,而應(yīng)該源于一種真誠的分享。而我一開始就沒能為自己的演講樹立一個正確的目標和方向,只是奔著拿獎去的,最終也只能跌在獎牌之下。湖南省演講與口才學會的會長劉湘酃先生曾在一次比賽點評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演講是為了傳播自己的聲音,比賽絕不是演講的目的,如果為了榮譽的演講,你就會與演講的榮譽遠離。 一次好的演講,既不是為比賽而生,也不完全是為展示自己,演講的本質(zhì)就是一種思想的分享和傳播。不同的人,演講水平可能有高低之分,但演講內(nèi)容沒有,因為不同的演講者帶來的都是自己對生活不同的感悟和思考,這是演講者送給觀眾的禮物,應(yīng)該用一種分享的態(tài)度與觀眾交流。從觀眾的角度來說,他們更關(guān)注的是你會講什么,你的內(nèi)容是否有趣,你的觀點是否有價值,而非誰講得好、誰得第一名。一些演講比賽如果只為表現(xiàn)和競爭,其實已經(jīng)偏離了演講的初衷。 有一位名叫趙旭的高中語文老師,因為一次演講而爆紅網(wǎng)絡(luò)。她演講的題目為《文化基因的喚醒人》,其中有一段是這樣講的: “我所講的《詩經(jīng)》文化是之前高考從未考過的。但是,我要講,因為我知道,那個能影響人一生的東西從來就不是什么考試重點,而是有文化的教育。如果教育都能忘記初心,那么孩子丟掉的將是他們自己!學生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心底的波瀾,不知道自己將要成為這個國家新時代的主人,……他們只知道低頭學習別人教給他的考試重點,卻不了解知識背后的文化。他們生怕自己輸在起跑線上,卻一個接一個地倒在了終點線前……這不是我們要的教育!真正的教育,給人的絕不僅僅是知識,還要給你詩和遠方,還要給你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向往美的心靈和創(chuàng)造美的雙手。如果你是一位能將學生帶到這樣高度的老師,那么,你所做的教育,正是這個時代所呼喚的……” 所以,我們要如何評判一個演講? 沒有別的,就是讓人“想聽愛聽,聽有所思,聽有所獲”,這就是好的演講。 陳飛 湖北省演講協(xié)會副會長 《演講與口才》專家委員會委員 全國演講大賽總決賽評委 長江讀書節(jié)講書人大賽總教練 常年應(yīng)邀為各黨政機關(guān)、國有企事業(yè)單位、高等院校開設(shè)演講類專題講座,在武漢大學干部培訓基地專題講授領(lǐng)導公眾表達和溝通課程,多次擔任全國演講大賽的評委及教練。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